> 资讯
资讯

佛教为什么造像?造像有什么依据?
来源:瀚望艺术网 发布时间:2020-6-12 11:02:00 阅读:6989
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发源于印度,最初流行于印度恒河的中上游一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很快得到流行。

佛教造像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在印度各地不断完善,之后才传向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在这漫长的传播过程中,造像随各地域的风格几经变迁,直到中华思想的融入,佛像在雕刻上才显现出灿烂的光芒,由此便产生了佛教造像艺术。


唐代造像之凉州瑞像(四川安岳石窟)


辽代造像之燃灯佛与十方菩萨(大同大华严寺)




造像,简言之就是塑造物体形象,或泥,或木头,或石头,或金属,抑或其他材料。但较之于普通造像或其他宗教造像,佛教造像有着相对而言更为精确、完善的造像标准,数量更多,艺术价值更高。可以说,佛教造像几乎是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艺术体系,是我国几千年

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观音菩萨与四菩萨四比丘二明王二天游神八伎乐(四川省博物馆)

那么,佛教为什么要造像?造像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要从佛教名词“相”与“非相”说起:

“相”,佛家指事物能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所认识的特性,也就是说,能表现于外,可以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而世间万物都可以描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世间万物一切存在都是相;


《造像铭记》(日本考古学会编,1926年出版)


“非相”就是诸法空性。从理性上讲,物体是无常的,比如我们看见一棵树,它枝繁叶茂,可实际上呢,它可能就是一堆木头,也可能是纤维、水分等,而纤维水分也有可能是灰尘和空气。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每个盲人对大象的认知是不同的。

再举个例子:苹果手机,在乔布斯眼里只是个能赚钱的商品,在王思聪眼里是可以随便买一堆送朋友的小玩意儿,可在国内某大学生小王眼里,苹果手机却意味着荣耀和逼格,以至于卖肾来换。


北周佛教造像之坐佛与胁侍菩萨及狮子和御狮奴组像(甘肃省博物馆)

佛教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所有事物都是和合而成、既不坚固、也不究竟的,因此佛陀才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更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论述(这里的“色”就可以理解为“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万历时期彩绘本)




问题来了——既然佛教讲究“不着相”,那为何佛教徒还要大量造像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从佛教的“法门”说起。法门,简单来说就是指修行的方法、途径。

不同的人条件不同,根器不同,学习方法当然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比如有些学生不好好学,老师用戒尺打两下手心就乖了,可有些学生越打越逆反,但是鼓励他“你真棒”就效果很好。


北宋宗教造像之金刚藏菩萨(四川安岳)

学佛这件事,本质上和学其他东西一样,佛陀及其后世弟子为了“相机施教”,研究、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方法,像玄奘这类高级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读佛经、学佛理的方式进行深造,可对大字不识的人来说,这个方法就不管用了,怎么办呢?有办法,每天念几千遍“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大明咒,现代汉语读音为:ōng mā nī bēi mēi hòng)”,保准一样有效果。


明代造像之上师跪坐像(日喀则地区纳塘寺)

佛教的学习方法非常多,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在表面上看,就产生了大量相互矛盾的“法门”。这些相互矛盾的规矩,常常被用作攻击佛教和佛教徒的理由,其实,根本没有哪种规矩是绝对的,只是不同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同而已。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运动肯定能使人健康,可大家都不爱运动,咋办呢?医生着急啊,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对女士,就哄她说“运动会使你美丽苗条”,对男士就哄他说“运动使你生猛如虎”,你为了美丽或生猛而运动,最终达到的却是健康的目的。


元代赵孟頫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造像拜佛,也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一。为何会有这种学习方法呢?有些人看到华美的道场、庄严的佛像,就能心生向往和敬意,会更认真、更专心地学习。这跟好多学生在家学不进去,非要跑到图书馆、自习室才能专注书本道理是一样的,自身定力不够,就需外力辅助。这种学

习方法的奥妙,其实就是先让你从“着相”入门。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学佛到一定程度,也还是要破除对“相”的虚妄执迷。对此,佛教有个比喻:当你乘筏过河后,筏子也就该丢弃掉了。造像、拜佛、念经、布施以及其他无数种修行方法,其实都只是这个筏子而已,迟早是要丢开的。




再来说说造像的事儿。在造像的时候,是否可以任意发挥呢?反正相也是非相,何必执着呢?其实答案就在上文中。既然造像的作用是为了使人生向往、起虔诚心,当然不能乱造一番,得有一定的规范,这和任何行业都有“行业规范”是一样的。佛教造像的行业规范有很多,最

著名的就是《佛说造像量度经》。


《佛说造像量度经》中的释迦佛裸体之相

《佛说造像量度经》是收录在《大正大藏经》第二十一卷的藏经,此经先译为藏文,清乾隆七年(1742年),工布查布在北京将藏文译本译为汉文,并作了《造像量度经引》《经解》和《续补》,编在经文的前后,合为一部,称为“造像量度经三种”。经文中说,造像要遵从佛陀

所说的“精确量度”,否则造像者(佛具店、雕刻师、铸造师、工匠等)会遭受因果业报,如佛像中的眼、鼻、手指太短,或额颅、耳叶、胸膛狭窄,则造像之人出门必有不测,常遭大祸永不安宁。


《佛说造像量度经》中的释迦佛著衣之相



那么,具体到每个部位的尺寸,又该怎么操作?是拿着卷尺测吗?古代没有卷尺怎么办?

当然有的是办法,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18世纪的绘图画本《西藏造像量度》中,作者以白描绘画的形式收录了36幅详细绘图,文字注解为藏文,这大概是当时西藏或尼泊尔地区的佛像绘制参考指南。从图本中我们了解到,佛教造像的身材比例、面貌、姿态、装饰等等,都有

着严格的规定,它所用的尺度单位是以造像的中指宽度为基本单位,即“一指”。


《西藏造像量度》内页一


《西藏造像量度》内页二

也就是说,在实际造像中,他们不用尺寸量度,而是一边雕塑、一边用手指量度。这种方法既简易又巧妙,是一种造像的智慧。


《西藏造像量度》内页三




由此观之,造像是一件极其有讲究的事。事实上,佛教造像是中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尤其在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达到鼎盛,造像数量多而题材广泛,比较著名的如河北曲阳修德寺造像、河南荥阳大海寺造像、甘肃酒泉文殊山石窟的北凉造像等,在风格特征方面,佛

像的头部多为水波纹发譬,身着广袖通肩大衣。


弥勒三尊立像(曲阳修德寺)

在众多艺术门类里,宗教造像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佛的崇高慈祥,菩萨的和善端丽,天王的威严孔武,力士的强横暴戾等,无不是社会现实的艺术概括。

佛教造像也是一种修行。造像者在完成佛像的同时,也完成了在佛法上的收益,完成了一段修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精于佛教造像的雕塑大师,往往其身心气质与处世修为也很好,就是这个原因。


隋朝佛教造像之普贤菩萨(天水麦积山石窟)

近年,佛教造像的魅力一直在吸引着无数国人的视线,其不但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忙碌之余的人们带来难以值遇的精神境界,因此,无论我们是否学佛,是否研究雕塑艺术,都可以试着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理解造像的意义。


附一:《佛说造像量度经》原文(选节)

“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附二:《造像量度经序》原文(选节)

“乌朱穆秦部落。原任公工布查布。深通五明。精习三倚。心珠内含。慧月外照。悯夫世之造像者。离宗失迷。程式靡准。三会成咎。沦于极恶。致使如来妙胜……普示觉利。刹刹尘尘。蚩蚩蠢蠢。闻香触光。欢喜无量。自汉以来。至于 今日。范金铸形。搏土成像。俾诸眯

曚。同着只眼。岂非法界之明灯。果海之宝筏哉。若乃宿根明净。智慧通流。瞻奉慈云。大启正觉。循是有相。以窥无相。眼耳 鼻舌。如如空虚。人我众生。等无障碍。所谓以一茎草化丈六身者。逼塞遍满。随处涌现。我佛全体。于是乎在。譬如得鱼。自然忘筌。顾非是筌。

鱼何缘得。释经 功德。亦复如是。余乐其有善因也。为之订鱼亥。剃繁重。更付剞劂。流传四大。庶几四八庄严。随分圆足。八十妙好。放大光明。以是因缘……”


附三:《造像量度经引》原文(选节)

“夫造像之艺。其来尚矣。梵志阿思陀(二合)仙子所作像传曰。人寿十万岁时。南洲有转轮王。名尾亚舍。尔时有儒童夭殇。其父被哀迷乱。负尸号而奔阙。妄犯启 言。梵典颇载。轮王治世。民无非命。今臣息如是。其咎何归。速还吾子。莫污圣扬。如此缠绵不已。举朝无法

解慰。稍生不宁。即时大梵天帝。为护国王。特遣毗 首羯麻天子。授之以图画之术。物色儒童真容。而令活之。与其翁。上下俱得欢悦。梵天尝赞曰。山中妙高最。鸟中惟大鹏。人中如轮王。艺中是丹青。遂流传于世 间。以为像艺之通原焉。惟佛像之本……”


清代造像之绿度母、黄财神、财宝女神组像(辽宁海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