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资讯

馨香浓淡总相宜
来源:瀚望艺术网 发布时间:2019-11-2 21:42:00 阅读:4421

午后醒来,拉开窗帘,把外面灿烂的阳光放入进来。阳光以极温柔的姿态,轻抚窗台上那盆绿绿的的万年青,万年青用自己雅雅的绿,应和着阳光的温情。我用惺忪的睡眼,看着这场美好的相遇,一种浸透内心的舒适油然而生。手握一杯淡茶,呷上一口,翻开馨宜的画册,悠悠地读起她的画来。读着读着,一种与当下情景极为应和的感觉扑面而来。

绘画是要画客观世界,还是要表达主观性情?这一个难解的美术哲学难题,让众多美术流派争论纠结很久。有的人索性采用折中之法,提出“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之说。庄子在《材与非材》的典故中,教导弟子要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正所谓“不滞于不滞,才可乘万物以游心”。万物的存在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状态,只有充分尊重这种个性状态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表达。从绘画的角度来看,绘画也应该回归本源,要用绘画本身的内在规律,来表现万物的本质。绘画中技法的表现,画者主观性情的表达,应该在创作过程中随着创作的展开,顺应创作的需要,顺应创作情绪的发展变化而自然变化,达到绘画技法自然表达、绘画内容自然展现和绘画思想自然渗透的相互自然融合,让作品呈现出顺应自然的舒适美感和情感流露,在这一过程中,绘画者能充分享受到自由表达的愉悦,并通过作品传递给作品的欣赏者。刻意地去追求某种思想,只会被思想所奴役,会被囚禁在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囚笼之中,“画什么”的“哲学”问题,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囚笼,而馨宜,却是一个在囚笼之外自由生长的人。

馨宜的绘画功底厚实,绘画技法娴熟,但在绘画创作中,她从不刻意地去表现自己的“技”巧,从来都是技随意走。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很常见的景致,在馨宜的笔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画中的每一个物像都是那么从容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生长,恣意地舒展各自本有的性情。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花该开的自然开放,草该长的从不落寞,就连路旁的老树,也在淡定地看着身旁的一切,看着看画的你我。画中的线条自由舒展,没有刻意的做作,却都透着生命的张力;色彩雅致丰富,没有迎合的媚俗,却有着生命的热烈。一切都是恰到好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自然随意的表达看似有些稚气、拙气,但却没有匠气,保留了画中物像难得的生气,一种自然舒展的生气。

馨宜是个很有思想的青年画家,她的创作从不迎合,从不拘泥于人性和世俗的桎梏,她尊重和顺应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和自己内心从容自由的精神追求,她顺天地万物自然之道,用自然的笔调描绘自然之境。馨宜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但尊重绘画物像的自然规律,也尊重中国绘画的本质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她总能根据绘画内容的不同和时代发展变化而对传统进行创新。道法自然,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进行创新,也正是顺应事物发展而进行的自然变革。沉下心来,细细品读馨宜的作品,能感觉到作品中微风向你拂来,湖面温润的水汽透过纸张,沁人心脾,仿佛自己就在湖畔的沙堤上徜徉,与老树相遇,听落叶婆娑……让不同的物像在画中自然相遇,物像的错落安布和谐随意,似乎他们本该就是站在如此的位置上相互守望和呼应。然后,用传统的绘画技法,将这种境界进行提炼、概括,并把自己对万物存在规律的理解融入进去,让画中的物像灵动起来,唤醒它们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之态。不知不觉,一种舒适惬意与作品共振起来。

看似闲庭信步的表达,看似随意的线条和色彩,背后却是馨宜对绘画技巧娴熟的驾驭,却是馨宜对绘画、对美的深刻理解,却是馨宜对自己思想性情的准确把握与表达。这些让人看后满心舒适的作品,其实正是馨宜绘画技法和思想表达的完美融合。馨宜的创作过程,充分尊重万物的客观存在,从纷繁的物像个性中发现和提炼其原始自然的规律,用中国绘画传统质朴的手法进行表现。馨香浓淡,丹青厚薄,皆顺自然之道,馨宜用绘画的本源之法呈万物本质之貌,营造出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独特“适域”。

不知不觉,一杯淡茶已被喝完,茶香和着读画之后的这份感悟透过喉咙弥漫全身,看着阳光和生命的相遇,恍然间感觉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似乎成了馨宜笔下流淌出来的一幅作品,一幅散发着舒适和自然的作品。

其实,她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如此!(陈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