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专栏

著名旅港中国画家沈默佳作欣赏
来源:瀚望艺术网 发布时间:2020-6-27 16:46:00 阅读:8311


沈默,原名沈耀琳,1938年生于福建诏安。
1960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4年赴李耕国画研究所学习。1974年移居香港,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画导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侨大学客座教授,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1999年于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举办沈默国画展。同年,《建国五十周年庆》和《一〇八罗汉图》两件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其中《建国五十周年庆》获优秀奖。
2004年作品《秋日胜春朝》获中央电视台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
2009年于香港云峰画苑举办“和谐颂•沈默作品展”。
2010年应邀为香港中联办创作巨幅作品《和谐颂》。
2012年应邀创作《和平盛世——繁华风采展新姿》参加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展,该作品被奥委会收藏。
2014年应邀回故乡诏安举办“沈默故乡行画展”。
2017年作品《春风点染大地新》参加香港全球水墨大展。
2018年于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举办“沉醉东风——沈默•香港荣宝斋画展”。
2019年应邀于漳州举办“桔红花香寄乡思——沈默漳州国画展”。

2005年《美术博览》为沈默先生做专题介绍,作品先后刊发于《美术》《国画家》《收藏天地》《美术界》《文汇报》《大公报》等期刊报纸。
出版《沈默人物辑》《沈默花鸟辑》《沈默旅途随笔》《沈默近作选》《和谐颂——沈默作品选集》《沈默画集》《沈默故乡行画展作品集》《沉醉东风——沈默•香港荣宝斋画展作品集》《桔红花香寄乡思——沈默漳州国画展作品集》等。





作品欣赏:

立於宣纸上的青铜雕塑
一一读沈默欧游新作


       沈默先生欧游归来,很快画出了威尼斯独立纪念碑和巴黎街头所见这两幅以雕塑为题材的国画。大有苏东坡"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的意味,在水城,在花都,文艺复兴与时代的流风餘韻令画家流连忘返。金属幽冷的光泽、青铜的瘢胝及其所包孕的历史的沧桑引起的画家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只是一管毛笔,直描横扫,倒捲反侧,在薄薄宣纸上晕染、堆垛,再现了女独立战士的飒爽英姿,勾勒出小天使一般优雅的儿童群像。       先看威尼斯独立纪念碑。


       翻飞的鸽群,缤纷的鲜花,甚至右前方的华灯都不是固有的实景。或者寄寓画家的尊崇,或为构画所需,或者用于色彩的对比。尽管着笔细腻,生意盎然,但欣赏者的目光还是被雄伟、坚实、厚重、有立体感、具金属硬度的雕塑所吸引。那高耸的乳胸,浑圆的臂肌,紧握尖刀的手,甚至脸上绷紧的肌肉,呐喊的口形,翻捲的旗帜,每一笔都蕴含着愤怒和力量,闪耀生命的光华。就连狮子头部奋张的鬣毛,也有肌理可寻。笔的力度、线的规范、色的重轻以及光暗、结构,都处于高度和谐之中,而铜像背后的柱子更隐隐透露出大理石的晶莹、温润。以宣纸、水墨、少量的色为物质材料,以毛笔为唯一工具,以国画技法为本,追求青铜的可触感,这才是画家的着力处,是画家的得意之笔 。


       另一副巴黎街头所见,则运用了明显的立体透视,将景深尽量拉长,巍然挺立的巴黎铁塔反倒成了小小的陪衬。这样,此件街头常见的雕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他彷若时光隧道的一个站台,占据了历史和现实的广阔空间;那几盏颇具古典格调的風灯用或浓或淡、或粗或细的墨线勾出,参差错落,华灯隐曜,显示了上乘的中国画的笔墨功夫。


       在中国画的领域里,倡言或者实行中西结合,当然不是为了证明国画能够穷尽西画的技能,画家借鉴西洋画的种种技法突现立体感、质感、造成多层次的效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当代欣赏者的审美要求,因此,很自然地也就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当沈默站在异邦土地上,为历久常新的杰作深深陶醉,也许,早就神往于这样一种艰难的挑战。


       就传统而言,中国古代的人物画,由色彩美丽的精工描绘到水墨线条的勾勒以至于墨色氤氲,元气淋漓,也经历了由色入墨的过程。沈默是一位有深厚修养的画家,他在这两幅新作中所做的尝试完全符合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轨迹。而其用笔用墨用色,讲究蕴藉、浑厚、和谐,迴避大面积的渲染,不采用随心所欲的泼墨,别有一种大巧若拙的韻味,弥足珍贵。


秦岭雪
一九九五年十月于香港


人物篇:

































山水篇:





写生篇:















花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