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 >
拍卖

石齐
来源:画悟艺术网 发布时间:2017-11-13 17:18:00 阅读:5371

18岁那年,来自福清的穷孩子石齐,刚刚考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现更名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就参加了那年举办的厦门市美展。

当时,他创作的一件表现工人炼钢的画作《钢》,被《厦门日报》刊登。那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刊登在媒体上,令他印象深刻。

今年,78岁的石齐,已经白发苍苍。

这两天,他再次回到阔别20多年的厦门时,觉得一切“恍如隔世”。

“与那时候相比,现在的厦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如此美丽,宜居,声名远播。”石齐无限感慨地说。

的确,石齐与厦门是深有渊源的。

他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把青春的美好五年,都献给了厦门。

他常说:我是厦门培养出来的。

后来,他从厦门出发,去到北京,拜名家为师,学习专业的书画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30多岁就已成名,业界称“70年代属于石齐”。他创作的《迎春》《泼水节》《活到老,学到老》等经典之作,奠定了他在传统中国画界的地位。

中国首富王健林,也是石齐的“粉丝”,据说收藏了他多张作品。

不仅如此,王健林还带动万达集团,助理等,一起收藏石齐的画作。

可以说,石齐已经成为从厦门走出去的响当当的“闽派”书画代表人物。

本期“文创鉴赏汇”,我们在厦门走近石齐,讲述他与艺术的情缘。

1母亲跑遍全村借到9元钱为他筹学费



石齐先生高中时期

现年78岁的石齐,出生于福清镜洋镇洋下村,丝毫没有翰墨诗书的家族背景。父亲石贤知、母亲郑香山妹均为贫苦农民。

不过,或许是天性使然,三、四岁的时候,没有老师,也没教材,他就迷上了画画——在那时候,还只能称为涂鸦。

那时,趁着放牛,他就拿着木棍,满地满墙地画。

念小学时,当地的剧团,请他去描绘闽剧《白蛇传》的布景。他便被小伙伴们冠以“小画家”的雅号。从那时候起,他就立志以后要当画家。

由于好画心切,石齐念高一时就自动退学,在家自学绘画。闲来兴起,还用油彩自制家庭壁画,显示出不走寻常的个性。

有一天傍晚,天正下着瓢泼大雨,高中一位要好的同学踩着泥泞的土路,来到石齐家里,浑身湿透,从包里掏出一张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后改为厦门工艺美术学校)的招生简章,嘱他赶快报考,马上就截止了。

因为时间紧张,母亲连夜出门,跑遍全村,总算借到9元钱,石齐就揣着这笔钱如愿考上了。

五年半的学习期间,他学得很“杂”,国画、雕塑、陶瓷、油画、素描、水彩、水粉,甚至刺绣,他都涉猎,但他最喜欢的仍是国画、油画。


2拜名家黄胄为师,70年代就已成名



石齐先生四十岁

1963年,石齐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二轻装潢设计研究室。

但骨子里爱画画的石齐,却对工艺美术设计丝毫不感兴趣,把业余时间都用来作画。他还常去故宫博物院临摹古代先贤的作品,或是去中央美院和师生交流,从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

那时,门卫看到石齐天天往故宫跑,对着墙和建筑涂涂画画,出来迟了,还会专门为他延长一会,算是对他勤奋学画的鼓励。

此时,石齐开始为自己寻觅良师。

1971年,他发现国画大家黄胄的新疆题材的作品别开生面,于是将8张速写照片寄给了黄胄。黄胄对他的速写很肯定,遂收他为徒。

就这样,石齐的水平,在良师指点下得以飞跃。



石齐 《迎春》

1972年,石齐创作的一幅《迎春》,反映知青养鸡的农村生活,被选入1973年首届全国美展,以明艳的色彩备受关注和好评,从此一举成名。

1976年,石齐调入了北京画院,开始更加勤奋地创作。

当年,他创作了一幅《活到老学到老》。画面上,董必武坐在沙发里,面带微笑,拂卷阅读。这幅人物画,当年参加北京画院迎春画展时,董必武夫人前往看画,曾感动得恸哭。




石齐 人人都在幸福中

1979年,石齐又创作了《人人都在幸福中》,又名《泼水节》,反映了1961年周总理参加泼水节的场景,参加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得银奖。

石齐说,当年为了创作这幅作品,他在云南足足呆了三个月,了解当地民情,收集素材,泼水节热烈欢愉的场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带回写生稿上百幅,历时6个月创作而成。

对于《人人都在幸福中》,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点评,在这幅画里,石齐努力突破传统人物画中人物安排的程式,克服传统笔墨色彩比较单薄的弱点,使画面有宏大感和厚重感。

当年,《人人都在幸福中》展出后,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被誉为“70年代是石齐年代”,此画展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3退隐画坛探真谛,开创“三象合一”的创作理念



石齐 辉光无限图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沿着70年代的传统老路走下去,石齐会轻松续写自己人物画的成功与声望。

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充满挑战的探索之途。

“艺术家不应该关注市场,应该给后人留下更多优秀作品。”石齐说,“有些画家注定要孤独和失去。”

早在1980年,石齐在《中国美术报》就提出了绘画艺术形态有三象——抽象、具象和印象。三象各有优点,要真实就具象,要似与不似就印象,画面没有物象的就抽象。从此,他致力追求“三象合一”的新意境,且一发不可收。

进入80年代,石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整整5年,他都在和自己较劲,不再画传统的中国画,每天除了信手画15幅连环画外,就是在宣纸上把原来的画拆散、改装、分化,从多方面寻找水墨与色彩的融合之法。

这时候,他已经领悟,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生活的表象,而在于个性和鲜明的表达。

当然,石齐也曾一度迷惘,想过放弃,特别是遇到好友、同行的不理解。但在关键时刻,骨子里的傲气又展露无遗,“我告诉自己,福清人闯荡世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不做出一番成绩,绝不回家乡。”

上世纪90年代,石齐热衷于装饰和表现主义的艺术特点,兼作油画、雕塑、书法。而改革开放后,西方艺术被大量引入中国。毕加索、米罗、波洛克等人的作品,把他朦胧的变革思想给激活了。

同步地,这种摸索也是到了90年代以后,才逐渐开始清晰,他顺势提出自己“三象合一”的完整理论体系。其学术价值在于把传统水墨笔法与现代派色彩相结合,丰富了中国画的语言,并强调个性化的风格,成为当代中国画创新型的样本——他把这定义为“新中国画”。

1994年,石齐回福建老家的海边写生,回来后创作了反映惠安女劳作场面的画作《辉光无限》,画面中变换、交错、融汇后所呈现的大视觉效果,正是石齐所追求的。这是石齐向现代艺术迈进的重要一步。



石齐 白蛇传



石齐 朝圣

之后,石齐渐渐把自己的创作理念融入与创作之中,并创作《独尊图》《白蛇传》《罗汉宫》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作品。

进入21世纪,他的创作更加自由。他把中国传统的笔墨第一转化成结构第一,作品中越来越忽视主题,忽视所谓的内容与意义,而更注重视觉的表达和意境的抒发。

他成功了!2012年,石齐6个不同时期创作的50多幅油画及中国画在法国卢浮宫展出,得到权威认可后名声大震,其作品的收藏价值也水涨船高。

4在变革中继承,开班培育新中国画接班人



石齐 华夏河山

进入新世纪以来,石齐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虽然他历经跋涉开辟了一条自己的新中国画之路,但他更愿意看到,现代中国画的百花齐放。

石齐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不断创新、刷新和引导审美,一定是超前的,而不是跟着他人的意见去绘画。

为此,他从2009年开始办新中国画班,希望更多的画家在中国现代水墨领域走出自己的路。

他每期招收30-50名学员,年近八旬的他亲自授课、示范,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三象合一”理论推广到实践中去。

同时,他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不断从题材、构图、色彩和笔墨技法上追求突破,在各方面为中国画注入新鲜元素,同时又将这些新鲜元素不断整合、消化。



石齐 打粮图

对于新中国画的底线,石齐有着清醒的认识。

“无论怎样借鉴西方,‘新中国画’作品中,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要占60%以上,其他艺术形式最多占40%,这个尺度一定要把住。”

事实证明,石齐的新中国画得到越来越多中青年画家的认同。目前,他已经开办了15期培训班,每次全场几乎座无虚席,画班实行终身制,迄今为止有1000多名学员,遍布全国各地。

石齐笑着说,以往画班吃饭的时候,往往都要摆上个十来桌。后来,有人嫌这样吃饭不够讲究卫生,因为有的学员即使生病也坚持前来听课。从那以后,画班吃饭便改用盒饭。虽是个小插曲,却也从侧面反映了画班受欢迎的程度。

2016年7月30日,“北京石齐画院”在北京琉璃厂石齐艺术沙龙(汲古阁)成立。

石齐在现场表示,画院将长期致力于创新与公益,积极与同僚一道“拉着传统往前走”,“打造中国画新传统”。

为什么要办个新中国画班?石齐把目光投向窗外,缓缓地说,“现在改革中国画的人还是太少了,成果也少,所以我再忙也抽时间来办这个班,中国画的花非常美丽,可要发扬光大必须要有新中国画。”

他坚定地认为,通过数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新中国画必将成为引领世界艺术潮流的旗帜。




石齐 喜玛拉雅的主人



石齐 霸王别姬



石齐 独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