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如其人,文雅清心
2020-01-12 黄俊清官网
艺术家  黄俊清  

黄俊清
福建惠安人

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 流彩》  54X39cm  2013


洪瑞生

厦大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读之喜由心生,一份持之不变的艺术真诚,简单又丰富多彩的美,构成于天然又抒画于畅然,色彩常有精妙之处,透明而有层次与深度,可赞可贺可喜!心豁然而静穆,意隽永而俊清;保持人格之原态,君子务本,行之当高远。

秦俭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欣赏黄俊清画作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是,画家的创作灵感与行动都是在瞬间里产生的。画面一气呵成。所描绘的各种景物被赋予清新,飘逸,透气和明媚的气韵与质感。在水彩画里,画家对水的驾驭运用自如,使应物象形之法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在生成的过程:形于色在似与不似之间漫游,以偶发的状态来映现画家以敏锐和细腻的感受发现到的自然与艺术的并行之美。

在我看来,黄俊清的绘画魅力不仅在于他在眼睛和手的实践上达到的艺术高度,而更是他在精神层面上长期保持的一种心境,气质和态度使然。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黄俊清在绘画上进行的探索,首先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体验,并且能始终以一种阳光的心态感受生活与生命。
《瓶子与小花》 21×29cm 2014

丁一林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色彩构成突破了完型,笔法简练,不媚俗,趣味纯正。再积累数年,必有成果。  

《校园仙子》 21×29.7cm 2014

李肇瑜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平平淡淡的笔调,干干净净的美。真正切切的情怀,轻轻松松的作品。

我要为“漫无目的”点赞!它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艺术不就需要这样一种心态和境界么?对你的画最强的印象莫过于“多云”的气候所传递出的一种漫无目的的“闲”气,它既没有炽烈的阳光给人的亢奋和焦虑,也没有“多云转阴”给人的那种沉闷与憋屈。一切总是那么“正好”,平淡中见真切,波澜不惊中显稳健。这是对艺术情绪的有效管控,让它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

你的水彩像一杯绿茶,可以泡很久,而且越泡越有味。画面看不到你过多的激情,而有的是只在文人身上才具备的理性思考。无论是谁,只要停在你的画前都会平心静气,渐渐的就被带入那空旷无边的诗的境界。

《绿地》  2016

李全淼

厦门大学教授

黄俊清的水彩画,淡雅清新,不经意间透出了学识和修养。很好地发挥了水与彩两方面的语言特点,轻松明快简捷律动,渐具风格。

《校园小树》 18×25cm 2015

童炎

厦大艺术学院教授

画如其人,干净整洁,文雅清心。

俊清的画,和他这个人很搭调:干净、朴素、理性、稳重与平和。就画风而言,他的画概括力强,构图用色,都经过一番揣摩,显得比较谨慎。情调表现不温不火,气象娴雅,显示出都市小资们的审美情趣。

对于他这个经常坐办公室的画家而言,艺术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调剂,是放松心情,释放压抑情感的工具。这一点,很像是中国古代文人们的生活,他们在公干之余,忙里偷闲,在书斋文房里舞文弄墨,让个人的性灵不至于在日常琐事或名缰利锁当中消磨殆尽。

俊清酷爱音乐,尤其是喜爱西方古典音乐。平时为人也是不急不躁,态度严谨克制。这些都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他的画风中,让他的画作体现出了个人的特征:尽管是在抒情,但情却是被牢牢地被控制着。看他近来的作品,我感觉,他在画面格局上开始有些打开了,内容表达也细致了许多,艺术表现性也较以前有了更强的发展。

艺无止境,他是一个爱艺术,有修养,能思考的人,估计将来会在艺术审美道路上更加深入地发现自我,更加自由在水彩画上释放出自己的才情。

《礼堂西侧》 39×27cm

马百齐

著名艺术家

黄俊清的作品《瓶子和小花》手法新颖,巧妙地用点、线、面的处理手法,营造出了很别致的画面效果。敢用对比色,构图也很好,体现了作者很强的把控画面的综合能力。

吴锡安

著名艺术家

文图博系列副研究馆员

天津粉画协会终身艺术顾问

老师的作品是扎实的基础,敏锐的色彩感觉与睿智的思考的结果。整体感觉像萨金特,但是在画面构成上又比萨金特更现代,更宁静。

您很会用色彩,色调控制得很好。您特殊的干画法与大胆的笔触,将色彩的疏密关系,意境处理得很好。色彩纯度的处理很老练,既有清淡微妙而富有诗意的,又有强烈色彩对比的佳作,虽然不一定都忠实于对象,但是绘画性都很强,您的作品与其他水彩画家明显的拉开了距离。

林宗荣

BOLYMDESIGN INC创始人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今观俊清之水彩,或淡雅,或晴朗,或空濛,或激越,色感富有生命张力,简约且有印象之写意也。

品周棠之笔法,忽惊觉俊清水彩与之有相通之处!读“穆如清风”之意境,如悟诗经风、雅、颂。

欣赏黄俊清水彩,我觉得他对色彩关系的敏锐感觉与把控能力非同一般。笔法简练,一气呵成,颇有大家之气度。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俊清之画,不仅在于画艺,更在于画道也。

《碦纳斯归来》  56×38cm  2012


吴肖峰

旅加艺术家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结识俊清兄是在一次偶然的巧遇,因为彼此同道,聊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话投机往来次数也就多了,我们隔三差五就会邀几位道友把盏夜话,煮酒论道,常不觉东方即白,日子好生畅快…

时光荏苒,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过了有些年头了,其间与俊清兄在一起的时候聊得最多的是画道,在他的言语间我能感受到他对绘画艺术独到的见解及不倦追求。尤其是他的勤奋,在我周围的道友当中是少有,他几乎是每日笔耕不辍,着实让我既钦佩又汗颜啊!

然而作为一位有一定高度的艺术家,光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养“心”和养“气”。心顺了,气也畅了,画道亦是如此!画如果不走心,自然也就肤浅了。可喜的是我们常常可以在俊清兄的画作当中找到那股平静、自然之清气……实属难得!也许这就是源自他本真的生命之气……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他的为人为艺一直是在一种平静、自然状态当中延展……


叶七

兰泊湾艺术汇馆艺术总监

乙未初秋有幸结识俊清兄,每每相聚,皆以茶代酒论道品艺。俊清兄为人处世谦卑得体、儒雅洒脱。平日切磋,便是意见相左,也无面红耳赤之态,谈吐之间,见文人风骨。令我深感敬佩之处,是其繁重教务工作之余,尚能潜心专研水彩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与追求,是多年来俊清兄对水彩画赋予的极大热爱,以其对于艺术独特理解、厦大导师们多年熏陶,加之综合学科优势影响,令其在水彩画艺术上独辟蹊径,其水彩画有别于常人,画风脱俗,固守本心。“酒香不怕巷子深”,先天超凡的绘画天赋加以后天持之以恒的勤奋,俊清兄的画终散发出艺术芬芳,沁人心田。

观其画,轻描淡写之间,尽显从容不迫;清新淡雅,又似春风拂面,清风徐来,又或是暖冬朝气,透彻心扉;方寸之间,微中见著。

《红土坡》 25×18cm 2013

Arthub:你的作品大多以风景、静物为主题,都是写生作品吗?是否跟你的自身经历有关?

黄俊清:我的这些作品,真正现场写生的很少。因为我留校后承担的一直是学生工作的任务,连节假日都比常人少,很少能抽时间外出采风。但也正因如此,我对这个朝夕相处的依山傍海的美丽校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也通过摄影收集了不少校园主题的风景素材,这些成为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Arthub:你的作品风格自然洒脱、纯净通透,跟你的创作状态有关系吗?  

黄俊清:首先谢谢这样的好评。美术作品的鉴赏者们越来越相信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作品的信息一定折射画家作画当时的状态。这么多年来,本职工作驾轻就熟,下班后,我就开始缓慢的切换状态,浏览各类素材,有作画的冲动时付诸思路,酝酿在先,胸有成竹才落笔。作画时人的整体状态自然放松,作品自然就舒坦和通透。

《暖绿》 18×25cm  2016

Arthub:你觉得水彩画这个领域对你创作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黄俊清:画水彩的人近些年多了起来,而真正能把水彩运用及表现得好的人少,它挑战一个画家的修为及学养。画家不但需要有用色彩结构画面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取舍、应对及把控的能力,这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磨练,我也如此。

Arthub:对比早期较为具象的作品到意象的构成,再到重回具象的创作,在你的创作中有什么延续和转变?

黄俊清:这个问题非常好!几乎在每次画展后的创作分享会,我都谈到这部分。应该说,大学毕业之前的十多年里,我都在打基础,接触和摸索的艺术门类也多,那些时候的画面表达是传统而严谨的。毕业后,开始研究欧洲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同时涉略非洲艺术,我凭借当时为数不多的油画创作进行深入探索,一步步清晰艺术理念,至2000年前后基本成熟,也成就了一批重在分析画面结构的色彩精品。 2012年以来我更多的创作常人所喜闻乐见的风景和静物,虽表面写景写物,结构理解却深含其中,加上水彩的灵动性,画面便存在于更耐看的具象与抽象之间了。

《群贤二公共教学区》  18X25cm

Arthub:能谈谈近期的创作吗? 

黄俊清:2012年以来的高产和学界的充分认可,是我不懈的动力。我近期考虑再补充养分,回归理性思考,让感性和理性更好的协同,服务画面。另外,这个暑假我将随同带队指导学生们外出水彩速写,希望新的教学体验下能产出新鲜别样的作品。

Arthub:未来会尝试其他的艺术媒介吗?

黄俊清:近期我会再尝试一阶段探索性油画,而当我年老时,一定会铺开宣纸寄情于中国水墨,那同样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八月落叶林》48×38cm 2016

其他作品欣赏

《新疆一路之4》 25X25cm 2012

《礁石海岸》  21X29.7cm  2014

《午后的校园教学区》    18X25cm 2015

《海边的午后》 39X27cm  2014

《村口》  30X40cm   2014

《鸟鸣涧》 2016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