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资讯

《美术》杂志2017年第十一期【美术月记】
来源:画悟艺术网 发布时间:2017-11-26 19:32:00 阅读:3609
用艺术建构当代世界文化丝路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
以“丝路精神与国际当代艺术创作” 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25日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隆重举行。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国际研讨会现场
一、古代丝路交往的史论研究
作为一位水彩画家,美国艺术家劳林•麦克拉肯对16世纪至17世纪中国与荷兰之间的海上丝路贸易史颇有研究,并从荷兰静物画的图像分析切入,展现了因商业而衍生的文化交流史。荷兰当时积极通过海上丝路发展同中国的贸易,中荷之间的商贸往来对荷兰当地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当时的静物画中找到线索。很多静物画中的桌面上都有中国物品的身影,数量种类庞杂。而随着荷兰人贸易财富的积累,画中精美物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此外,荷兰船只前往中国途中使用的导航表也在静物画中出现,这些都是两国海上丝路贸易繁荣的明证。


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陶勤与国外美术家亲切交流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惠明用严谨的研究成果引领听众回顾了一千多年来佛教艺术传入和变迁的历程。与佛教一样,源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沿丝绸之路向东传播历经了十几个世纪,横跨亚洲大陆,这其中主要涉及了佛教图像、画样及 其底本三方面的问题。现存丝路沿线的佛教美术遗迹表明:同一种佛教主题的图像经常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画样,它们又均有着各自的底本来源。这些图像在流传过程中被人为加入个人审美与想象而出现不同底本。所以,丝路佛教艺术的传播实际上也是一 个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相互交流的过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周建朋指出,西域的装饰艺术可以说与其多元的文化一样,吸收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中原和本土的绘画样式,形成了与外部既有关联,又保留自身特色的壁画装饰艺术,是处于人类文明十字路口的西域艺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冯少协《十八世纪伊斯坦布尔·远道中国归》油画  126cm×176cm  2014年(作品选自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二、丝路精神的当代理解
作为北京双年展的发起人之一和资深策委,王镛研究员对于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评价本届双年展特别是外国作品的艺术质量明显高于往届,这些作品围绕同一个主题,采用了从具象到抽象、从现实到超现实的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注重表现丝路精神——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尤其是表现当代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而不是对立冲突的精神。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展览作品写实与浪漫两种风格交织,趋同与求异两种倾向并存,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张力,促成了东西方艺术交流融合而又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象。


张及时《港口雄开万里流》油画  210cm×230cm  2016年
(作品选自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美国国际工作室杂志社副社长兼编辑、北京双年展国际策展人米格尔•安杰尔•贝纳维兹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丝路可以说是让世界变成地球村的最初的方式。指出丝路同今天的互联网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都是人们互相沟通、买卖货物、分享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的方式。 丝路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繁 荣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文化 交流。
三、丝路精神与当代国际美术创作
雷米•阿隆身为法国美协主席,在艺术领域有着较高的专业权威。在他看来,丝绸之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种跋涉,更是一条包容的共性之路。但是,在对话中,必须确保历史和传统所铸就的伟大文化的特殊性不被抹去,要像保护生态一样保护民族精神和可持续性。

参加研讨会的国外艺术家
来自加拿大的齐妮亚•贝尼沃尔斯基女士,在诠释自己理解的展览主题时,提出丝路这一最早建立的贸易通道同样也担负着互通互联、促进发展的角色,参与交易的各类物品本身就包含了来源地的各种属性,因而实现了通过商品交易使双方促进对彼此文化的欣赏和认同、传播思想观念的目的,这为欧洲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带来了启迪,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非殖民化的流通所促成的相互理解。 
伊朗艺术家法拉赫娜兹•阿扎拉巴迪哈对丝路十分推崇,她直言,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件伟大的作品。丝路上的行者们折服于其中的人文交流成果,这是丝绸之路最持久的魅力和遗产。从古时的荣光可以预知今天的丝路必将创造新的辉煌,它已成为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引擎,艺术也必将为丝路上的人们带去光明与和平,抚慰全人类的灵魂。

法拉赫娜兹·阿扎拉巴迪哈 Farahnaz Azarabadihagh(伊朗)
《梦想之路》综合材料  180cm×160cm  2016年
四、丝路主题作品创作感言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百重受中国美协委托,为本届双年展创作了大型主题中国画《海上丝路新篇章》,他在研讨会上把创作经历和作品内容与各国听众进行了分享。 作品把历史与现实题材相结合,将古今海上丝路沿线的亚、非、欧三大洲标志性场景艺术化、巧妙地并置于同一时空,表现从中国泉州港开始,沿“东方明珠”上海港一路向西,描绘出海上航运密布、东来西往如织的繁荣景象,艺术家以当代工笔重彩技法的运用, 传达出盛世青绿的时代精神,彰显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郑百重《海上丝路新篇章》中国画  300cm×600cm  2017年
越南艺术家阮民丹的作品在本届双年展可谓赚足了眼球,其作品主体部分被选为官方海报图案,并在各种宣传品上广为印发,这也是他第三次参加北京双年展。在他的作品《金色往昔》中,商旅驼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主体意象被置于中心位置,坚挺的驼峰幻化为蜿蜒的万里长城,扛起了中华文明繁荣进步的重任。白帆与罗盘,则为昏黄的大漠平添了一抹湛蓝,它不仅完善了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也象征丝绸之路珍贵的往昔,以及迈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阮民丹 Nguyen Minh Tan(越南)
《金色往昔》油画  216cm×212cm  2016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玉敏在工笔画领域多有探索和建树。在阐述丝路精神与当代世界艺术关系时,她提到自己曾经重走古丝路时的所见所闻,深深感受到丝路与人 类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并创作了中国画《哥伦布的海上之梦》。作品用中国画的造型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塑造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海上寻梦的特定瞬间,探索用东方艺术语言表现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毅、果敢,不畏艰难险阻寻求新大陆,坚持航海理想的人物形象。作品凝聚了她对丝路的理解和思考,力求融入当代艺术创作、文化传承、人的精神价值的回归本源。

孙玉敏《哥伦布的海上之梦》中国画  144cm×75cm  2014年
五、“他者”眼中的北京双年展
自由讨论阶段,在座听众纷纷登台发言,所涉话题也丰富多样,主题绘画作者之一阳小毛讲述了自己从留学法国时追随 所谓“当代艺术”到回归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的心路历程;奥地利艺术家埃玛•潘特纳说道,丝绸之路在悠久的历史中一直促进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次美术双年展以完美的方式让我们见证了这段历史。
本次研讨会学术主题不仅是对“一 带一路”国策的响应和践行,同时也为国际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而又颇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交流平台。在“丝路”与“世界文明”这一宏大叙事语境中,中外美术家们借助艺术语言相互沟通,探寻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脉络,拓展了双年展的学术视野。在北京双年展创办15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展览将继续坚守宗旨和特色,积极鼓励艺术家在形式语言方面的拓展和创新。
研讨会期间,组委会还专门向为本次双年展捐赠作品的作者集体颁发了收藏证书,以纪念、表彰艺术家们对中外美术交流事业慷慨无私的捐助。(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