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热催生假古董泛滥

2015-5-16  潮望艺术网


很多旧物如果不是相信它值钱,无疑就是垃圾,但值钱的垃圾在人们眼中就有了金光,实际是人们幻想的光芒对垃圾进行了美化



  吾友好收藏,凡字画、瓷器、玉器,青铜、石雕,家具、农具,金银铜纸各种材质的货币及徽章,招贴、海报、宣传画,地图、地契,老照片、留声机、老唱片、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电影放映机和胶片,还有美酒,除碑版、古籍有些深奥,他未收,市面上流行的收藏几乎都涉猎了。近得一块光绪二十二年雕版《大藏正教血盆经》,问余何处买朱砂、鬃刷?又如何拓印?余告知:术有专攻,传统手艺均为绝活。恰逢余返扬州故里扫墓,允诺做好事者,请广陵古籍刻印社印工刷印百份。为了少付工钱,余自带上好云母宣。友为何痴迷此事?不外以刷印经文讨当代书画家即书即画之利耳!此为会玩,何尝不可。于是余嘱印工不惜耗材,将经文置于宽阔余纸之中。朱红白地,隐约贝粉荧光,真是十分可人。



  我有时也戏谑这位朋友,除了不读书,什么都喜欢。确实这块雕版对于多数人只是一件古董,因为收藏热,遇到旧物都当宝贝,以为值钱。过去雕版一般选梨树、枣树木材,因为其材质细密,纵向木纹不明显,且硬度适中,便于雕刻,但果木易生蛀虫,也非硬木,刷印多了字口会模糊,年代久了版子会开裂、虫蚀。虽然在刷印前对版子已作专业清理,但印出的经文只是字形清楚,实际辨读已很不畅。其实多数人面对经文并不在乎能否诵读,也不需要明白它的意思,包括当今许多写经的书家,我相信他们都不是为了经文的内容。我有意促使朋友真的去读一遍经文,也想遂其愿帮他做成一件藏品,拟将经文工楷抄录一遍在侧。



  百度搜索,得知:《血盆经》“旧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不载于《大藏经》。谓妇女生育过多,会触污神佛,死后下地狱,将在血盆池中受苦。若生前延僧诵此经,则可消灾受福。”《佛学大辞典》说:“本经未见记载于诸经录中,而被疑为伪经。”明清以来诸多学者、佛学人士考证,其确实是一部伪经,不是佛教的经典,而是中国的特产,是古代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骗取钱财而伪托佛祖所传。如印光法师开示:此为利用女人家每疑生产有罪,而无知劣僧伪造。



  出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自我要求,仍将经文通读一遍,并逐句对照雕版刷印本,发现第九行中间“是以”下漏刻约100字,而全文不足500字。“是以女人受此灾难”连贯上下文,一点破绽没有。这也是晚清民国坊间刻书印书的恶习,常见一些话本小说,有的是书局故意简编,降低印制成本;有的是刻板、写版者以文本字数计酬,实际作业中故意偷工减料。这块雕版从内容到刻制,都是伪劣产品,完全没有收藏价值。



  很懊恼,自己为何不在帮朋友刷印前检索一下这东西值得与否呢?枉花了我的钱,糟蹋了我几十张宣纸,关键是帮助制造了收藏垃圾。传世文物和艺术品的财富效应,催生了收藏热,调动了人们积攒财富的积极性,很多旧物如果不是相信它值钱,无疑就是垃圾,但值钱的垃圾在人们眼中就有了金光,实际是人们幻想的光芒对垃圾进行了美化。我打电话给这位朋友,劝他不要拿这劣质经文去作践不明真相的书画家,应该销毁这种垃圾。我将原委认真写在经文旁,给他作一件收藏,并共同吸取教训。

阅读(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