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阶段性成果评审会召开

2017-12-11  潮望艺术网



《中国美术报》第93期 封面

封面作品:【乌克兰】奥巴林斯基 桑葚树

为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启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旨在为国家建构全球文化的新秩序贡献力量。项目实施四年来,国家画院坚持以创作为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保证工程有序的推进和高水准的创作质量,评审委员会专家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针对收集到的草图分批次完成了20余次的汇看会议。

为了给明年的收官之战打下坚实基础,11月29日,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草图阶段性成果评审会在该院召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名誉院长龙瑞,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张晓凌、张江舟、赵卫、曾来德、纪连彬,党委副书记张兵,院艺委会秘书长刘建,创研部主任何加林、副主任杨越、赵培智,以及各专业院负责人和研究员薛永年、李延声、杜大恺、张祖英、刘曦林、梁占岩、曾成钢、代大权、于世宏、郭北平、于文江、赵奇、田黎明、陈鹏、何洁、王辅民、乔宜男、张楠等50余人参加了预审会议,会议由纪连彬主持。



评审会现场 傅梦妮 / 摄



258个选题贯古通今,书写丝路精神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地位和成就,自不必赘言。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博弈的时代,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更成为讲述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这项由中国国家画院主持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举中国国家画院五年之力,目前到了选择要留下哪些优良的种子最终长成果实的关键阶段。该工程在启动之初,即经过近百位专家的研究,制定了258个选题,以“江山多娇”“历史风云”“驼铃声声”“艺文灿烂”“丝路风情”“今日新貌”六个板块,将丝绸之路中外古今的历史相勾连,形成了创作的基本框架。据纪连彬介绍,目前,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各专业院推荐画家、社会招标画家共233人,收到草图338件(组),申报选题198个。其中研究员138人共申报选题140个,社会招标46人共申报选题39个,各专业院推荐49人共申报选题36个。此外,还收到了来自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埃及等42个国家的146位艺术家共200余幅草图。

此次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阶段性成果评审会,对项目启动四年来所有参与选题创作的作品进行了集中汇看,工程整体性的初步成果在此次会议上呈现出来,专家一致认为,从当前的草图数量与质量来看,整个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凸显,体现出四年来中国国家画院在组织院内、院外,国内、国外优秀艺术家集中参与该项目,通过数次的采风写生、项目研讨、作品汇看,所凝结的表现在目前创作成果中的巨大努力。

与此同时,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创作成果的深度与内涵,以确保最终入选项目的作品真正体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与会专家更是重点针对目前工程显现出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学术观点直言不讳。这些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选题申报的重复问题;二、创作题材与创作形式的表现问题;三、国内与国际艺术家入选作品的比重问题。

从宏观上看,杨晓阳认为,目前许多作品内容的分量与历时五年、需深度挖掘的主题性绘画并不相称。他谈道:“在选题的范围里类似风俗画的比重太大,因此,要在没有申领的题材文本中,那些重点的、有代表性的选题,再组织合适的作者来完成。”同时,刘大为等多位专家指出,目前在选题上出现了同一个选题多人申报的情况,这需要根据作品质量提前与艺术家沟通,避免选题的大量重复。对此,张晓凌也表示,主题性创作是研究性创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这不仅取决于作者的艺术功底、造型能力,还取决于作者对人文知识、历史文化的理解。如果一人申报多个选题,对艺术家而言,无论从时间还是创作能力上看,都很难胜任。并且,在他看来,开拓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曾出现的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如玄奘、汉武帝、霍去病、张骞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功臣,需要大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挖掘、研究和塑造,最终这一项目要有能够为美术史留得下、记得住的经典形象。



评审会现场 盛鸣 / 摄

主题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缺一不可

主题性和艺术性、题材和语言如何统一历来是历史题材创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的艺术家长期受现实主义的影响,画历史题材往往注重内容而忽略了形式。国外艺术家的加入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形式活泼的作品,也带来了解读丝绸之路的不同视角。但与此同时也经常出现形式新颖却偏离主题的现象。从此次提交的草图来看,专家们普遍认为,国外艺术家比国内艺术家的创作投入要大。杜大恺感受到在形式语言方面,国内艺术家的作品还是以叙事性为主,而国外艺术家更多地突破了叙事性语言,这一点很值得国内艺术家借鉴。在刘曦林看来,国外艺术家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解多是精神性的,富于想象力;而国内的作品多为直白、叙事、写实的。两者之间应该互相补充,将主题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在这一观点上,张晓凌认为,叙事性仅仅是美术作品的一种表达方式,中国艺术家具有较强的叙事能力,这反而是中国艺术家的专长,并非缺点。他说道:“叙事性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抽象也可以叙事。现如今,整个当代艺术的大势走向就是趋于叙事性,每个人都在试图讲述本民族的故事给别人听。因此,大家不要排斥叙事,好的叙事作品能把中国的文化推向全世界。”

针对国内艺术家作品,田黎明表示,内容与形式要同时兼顾,中国的艺术要在本体上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探索的一个全方位的水准。这样中国艺术在与国外艺术相比较时,以及该项目在海外巡展时才能体现出当代中国的智慧和艺术高度。而就国外艺术家作品而言,代大权则认为,国外艺术家对于工程的重大题材其实并没有理解,他们更多地本着自己的真诚与对艺术的理解来画我们的题材。虽整体看来效果还不错,但关键在于画面如何深入,让他们在与我们理解不一样的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作为习作或是游戏之作。


广泛团结,统一标准

基于历史的丝绸之路和当代的“一带一路”,中国国家画院在设计该项目初始,即赋予了这一工程不同以往的更为宽泛和高度的国际性视野。那么,既然是国际美术工程,该工程理应凸显充分的国际性。为此,对于该工程国内与国际艺术家入选作品的比重问题,与会专家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看法。

卢禹舜表示,此次工程涉及国家的范围要广泛,但同时还是得考虑艺术标准的衡量问题。在张江舟看来,国外艺术家的草图很精彩,相对中国画家的作品显得更为鲜活。他认为,“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包含了政治的因素,团结更多的海内外艺术家来共同参与工程的创作是从侧面证明了该工程本身的政治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议扩大国外艺术作品入选的比例。

目前,“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已经到了需要冲刺的阶段。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推进,刘大为强调,在现阶段需要在抓紧的同时再抓实,建议在后期草图审定之后制定一份具体的时间表,以督促艺术家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创作。而针对现在所面临的选题重复、一人多张、创作进度慢、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等问题,张祖英表示建议艺委会成立5—6人的核心队伍,细致研究,协调工作。

此次预审工作由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实施,艺委会顾问、委员针对目前收到的所有草图进行了汇总预审,对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5个专业综合进行,根据征集到的国内外创作的选题作品草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根据票数多少对作品草图进行排序,审票票数由高到低进行统计,预审出进入终评的作品。据悉,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草图终评工作将于2017年12月中旬召开。



评审会专家合影 盛鸣 / 摄

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阶段性成果



冯远 汉武帝经略边疆与开通丝绸之路



冯远 汉武帝经略边疆与开通丝绸之路



张江舟 郑和下西洋(局部)



卢禹舜 敦煌



纪连彬 喀喇昆仑




杜大恺 雍梁行之二



刘建 真理终将胜利



杨越 丝路漫记



项金国 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修建妙应寺



邢永川 天竺僧人洛阳译经弘佛造像碑



欧阳波 库车 - 磐陀




胡永凯 青花瓷西传



董小明 雅典卫城



于承佑、沙永汇 麦加朝觐—虔诚



陈树东 左宗棠收复新疆



王琨 历史风云 - 文成公主




王学辉 慧远邀罽宾国僧人伽提婆入庐山弘佛



巫卫东、吴江 敦煌研究院



【英国】欧尔 香港



【美国】丛志远 纸币西传,凤鸣波斯



【土库曼斯坦】米拉多 集市



【印度】尼仁 丝绸之路:旅行,战斗和信仰



【阿根廷】豪尔赫·麦基 丝绸的时刻



【乌克兰】巴利 寻道



【约旦】莫哈默德·加鲁斯丝绸之路





【乌兹别克斯坦】阿兹佐夫·迪尔绍德·艾斯可基丝绸之路



【土耳其】塞尔玛·顾尔布兹 水上丝路 1



【印度】尼拉德里 来自丝路之沙



【法国】艾瑞克·德玛泽尔 想象之城



【美国】简·迪克森 嘉绍大桥



《中国美术报》第93期

阅读(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