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觉醒
2017-7-20
潮望艺术网
艺术家王黎明极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夸张风格的人物绘画,刺激和挑逗着一直被情趣意识麻木的大众视觉,而另一位艺术家江海,则以深沉的社会思辨为入点,直逼现代人难以回避的价值取向……
这些,但并不仅限于这些,都将是今年9月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大面积涌现的艺术现象。这些现象严重而集中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追求人性和社会话题的立意正在发酵,而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社会文化的觉醒已成必然。
这次博览会有可能是对西方艺术观念大规模渗透中国文化的一次逆转,意义在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继续追求时代性、国际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融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基因,使当代艺术的主流概念更具多元化。因此,在这次展会上,除了更具现代意识的作品出现外,还将展示相当数量的更适合中国人审美的带有某种传统意味的当代艺术作品。
西方当代艺术已经存在了100多年,而在全球文化融合的今天,西方当代艺术一己独大的局面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瓦解,他们的当代艺术理念已经难以囊括所有民族艺术的智慧,而新兴经济体区域内涵括的古老文明,也远远丰富于西方文明的局限性。所以,寻求当代艺术的话语权,是中国当代艺术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王黎明
冬季
然而,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僵化的文化艺术观念,体现在一成不变的艺术表达和毫无争议的述说内容上。它的存在形式更像是一头不愿回头的犟驴,永远围着一盘老磨瞎转直到晕死在磨盘前。而许多僵化的艺术概念犹如一层隔模,本该野生的艺术果实被它捂熟后,经不起任何风霜雪雨的洗礼,保守和不思求变的伪艺术面临着萎靡甚至枯死的局面。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更具普世价值的当代艺术就可以顺利的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也并不意味着过度民粹主义的艺术观点就此能够与世界融合。因此,在各类艺术展会上出现的不与时代妥协、与文化觉醒势不两立的老腔老调仍旧乱糟糟地弥漫一地。
事实上,中国的当代艺术起初是对西方现代艺术囫囵吞枣似的引进和模仿,但受到当时革命现实主义美学的影响,现代或当代艺术在中国一直处于低潮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85美术运动,才为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打开了一扇真正通向世界的大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中国美术界,当代艺术依旧没能成为主流,并不是中国缺少具备当代艺术思维的国际天才,也不缺乏适合表达的当代艺术题材,而是僵化的传统观念和非己莫属的狭隘的虚荣观,阻碍了当代艺术的正确发展。因此,中国艺术界如若在世界当代艺术之林强势崛起,首先要解决影响大多数人价值观念的审美问题。
而事实上,在审美上谁引领谁的问题,是艺术界需要反思和讨论的深刻话题。艺术市场的诱惑,令部分艺术家主动放弃了本身应有的审美主张而随着市场的节奏摇摆和徘徊,但作为市场主体的藏家们却在审美问题上并不具备某种专业性,因此,以投资或投机为导向的艺术品创作源头,就已经偏离了正确的审美方向,久而久之,大众的审美认知被并不具备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迷惑和影响,这种蔓延的效应就像海水倒灌,颠覆的是正确,而错误却大面积弥漫。
干掉或者全面超越西方的当代艺术,不是一句空话,正如毛泽东所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绘画,不是做文章……,因此,必须寻找一批不愿意放弃自身审美主张的艺术家登临当代艺术舞台,使这些有抱负的人能够肩负起引领审美潮流的责任。
因此,有理由相信,在令人瞩目的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将会出现大量难得一见的、个性鲜明的、充满颠覆性的绘画、雕塑、装置、行为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可以认为,这届博览会将是引领审美潮流和拓宽艺术观念的一次运动,也是以自主意识为主体的当代艺术穿透历史迷雾和空间概念的一束曙光,是一个能够引发思考和关注的现象。
一直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缓慢的向更加沿海的广东外延。而作为当代艺术的顶尖展会,香港巴萨尔的影响力,也以更加强势的影响力向珠江三角洲渗透,受南北两股气旋的共同作用,广东的当代艺术已经或正在风起云涌起来。
阅读(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