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美艺术高等教育峰会暨“东风西渐”艺术展

2018-3-9  潮望艺术网


峰会概况
首届中美艺术高等教育峰会暨“东风西渐”艺术展将于2018年4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主办,中美艺术交流协会承办,峰会时间为4月16-17日。“东风西渐”中国艺术家联展时间为4月16-21日。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也是世界顶级大学之一。中美艺术交流协会是注册于美国纽约州的非营利组织,协会的宗旨是为中美艺术家、艺术机构、教育机构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交流活动,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此次峰会旨在通过高等院校教师联合展览、交流演出和学术高峰论坛等,积极推动中美及其他国家的大学教师、研究生在教育项目,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及城市社区发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22教授与来自中国的22位教授和艺术家将就艺术理论、艺术创作及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实践等议题进行对话。同时,由策展人张健教授策划的“东风西渐”学术展将在宾州州立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左勒画廊举办,届时将展出中国艺术家们的水墨、漆艺和陶瓷等艺术作品。学术展取名为“东风西渐”,意在表达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交流的态度走向国际,以开放的姿态传递文化。展览配合峰会和工作坊,为宾州州立大学学的师生展示参展参会艺术家们在传统绘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创新之作。




上图: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主楼一层-左勒画廊

峰会展望
本次峰会暨艺术展开创性地将目光聚集到高等艺术教育方面,对此,策展人、组委会成员及承办方总监都表达了他们对峰会的期望,以及想要通过展览努力呈现出的中美艺术交流的状态。

策展人张健教授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2006-2011年期间独立策划了多项专业展览。带着策展人和峰会演讲嘉宾的双重身份,张健教授表示:“希望借助首届中美高等艺术教育峰会暨艺术作品展,为中美两国的艺术架设一座桥梁,为中美两国的艺术家及学者提供便利,为中美两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便利,为中美两国更深层次的艺术交融提供便利。也希望借助首届中美高等艺术教育峰会暨艺术作品展,进一步展示古老中国的艺术新貌。让中国的艺术新风,逐日西渐,跨越大洋,影响日盛。”

本次峰会有一大特色,将艺术史研究的新视角——女性主义——作为一大专题板块纳入了探讨范围。组委会成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理论研究室教师滕晓铂副教授也将在此次峰会上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和教授分享她近几年在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与见解,她说:“希望在这次峰会上就‘女性主义艺术史与设计史研究’这个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与美国学者展开交流,互相参考彼此的经验,并共同探讨在这一领域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法。”

作为沟通中美两方艺术家和学者的桥梁,中美艺术交流协会总监郭欣欣女士表示:“作为峰会的发起方和承办方,中美艺术交流协会希望通过每年的中美艺术教育峰会和系列的主题研讨会,为中美两国的艺术家、设计师、手工艺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

主办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们也为即将到来的峰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组委会成员、宾州州立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格瑞姆•苏利文(Graeme Sullivan)博士长期从事艺术工作,在专业领域有诸如教师、艺术家、研究者、艺术作家及管理者等多重身份,也是全国艺术教育协会(NAEA)研究委员会的前主席。针对此次峰会,格瑞姆教授表示:“中美高等艺术教育峰会致力于促进中美及其他国家的前沿艺术教育家之间知识、思想和经验的交流,以提升全球艺术教育的发展。在此次峰会上,这一切是通过平等对话、群展及专业发展项目和计划来达成的。”

组委会成员、宾州州立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同样也对女性主义艺术史颇有研究的凯伦•凯弗•博伊德(KAREN KEIFER-BOYD)博士表示:“中美高等艺术教育峰会将中美学者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他们在教育方案设计、研究、团体发展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优秀实践经验。同时,它还将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寻求合作的平台。”

参展艺术家和演讲嘉宾介绍
中美双方演讲的嘉宾将就艺术教育教学、艺术设计创新、艺术与设计中的女性主义、艺术创作与教学等议题分组进行对话。

参展艺术家名单:张夫也、郑学武、刘春杰、毕冠良、陈海影、林永潮、张秋桔、陈亦非、谷燕、徐建明、李云燕、况枢锋、谢秀秀、陈嫣、张瑜、陈明华

演讲嘉宾名单:张健、滕晓铂、袁园、刘秀伟、张明、郑学武、毕冠良、陈海影、林永潮、张秋桔、陈亦非、谷燕、徐建明、李云燕、况枢锋、格瑞姆•苏利文(Graeme Sullivan)、布莱恩•阿尔弗雷德(Brian Alfred) 、亚伦•尼诺克(Aaron Knochel)  、克里斯托弗•M•舒尔特(Christopher M. Schulte)、琼•桑德斯(Jean Sanders) 、邦妮•科卢拉(Bonnie Collura) 、克莉丝汀•米利特(Cristin Millett) 、汤姆•劳尔曼(Tom Lauerman) 、鲁迪•谢菲尔德(Rudy Shepherd) 、斯蒂芬妮•斯奈德(Stephanie Snider) 、凯伦•凯弗•博伊德(Karen Keifer-Boyd) 、旺达•B•奈特(Wanda B. Knight)、安•索斯特姆(Ann Shostrom)、罗伯特•雅伯(Robert Yarber) 、克里斯托弗•斯坦利(Christopher Staley)、丽兹•夸肯布什(Liz Quackenbush) 、保罗•奇德斯特(Paul Chidester) 、海伦•奥利里(Helen O'Leary) 、亚当•肖特(Adam Short)、郭欣欣

参展艺术家



张夫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学部主任。



《秋曲》,纸本水墨,69X46cm,2016年作



郑学武
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吉尔福德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访问艺术家,美国 Warren Wilson 学院访问学者,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吉尔福德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居纽约,担任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天舟》,纸上综合媒材,109X79cm



刘春杰
金陵美术馆馆长,南京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鲁迅-高贵的头颅》,版画



毕冠良
1964年6月出生,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画高级创作研修班毕冠良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文化部艺术考级委员会学术委员、高级考官,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委会委员,2017年以杰出艺术家身份移居美国。



《生命的狂欢》,纸本水墨,144X184cm



陈海影
任教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现》获2007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优秀作品奖, 作品《33°倾斜》获中国雕塑网2011年“上海浦宇杯”全国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大奖赛优秀奖,作品《37°夹角》入选“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2011年度获奖与入围作品展。



《37°夹角》,雕塑艺术作品



林永潮
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绘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并获奖。



《展翅》,纸本颜料



张秋桔
1993年毕业于泉州师范,现在福建省画院工作,漳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并出版有多本个人画册。部分作品被美术馆、万达集团、山东圣亚、英国邮轮设计公司等机构收藏。



《景阔任翱翔》,纸本水墨,100X300cm



陈亦非
1981年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任教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至今。创办陶瓷艺术公司,从事陶瓷艺术品的设计与制作,陶艺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在陶艺展评会中多次获奖,致力于闽南地域古陶瓷品种的研究,是汀溪窑珠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



《珠光青瓷卷草纹罐》,陶艺作品



谷燕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博士、釜庆国立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博士、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



谷燕作品



徐建明
1989年7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0年就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班中国画专业,现任教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专家评委,中国收藏家协会专家评委,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术委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美术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永恒的守护》,雕塑作品,73X35X36cm



李云燕
1977年生于福建长乐1999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漆画专业。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美协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漆画艺委会委员。



《花期》,漆画,40cmX60cm



况枢锋
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第二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香港雕塑家协会会员;美国加利福尼亚水彩协会会员;美国水彩协会会员。



况枢锋作品《北京故事》



谢秀秀
2011年7月,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漆画《穆若系列》获2013年中国(厦门)漆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并收藏于厦门美术馆;2014年漆画《遗 寂》入选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2016年受邀参加第六届韩国丽水国际艺术展。



谢秀秀作品



陈嫣
2015.9—2018.3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美术艺术硕士研究生。2016年作品《流光•素三彩八宝印泥盒》获得“第三届福建最具创意文化产品”优秀文化创意产品奖;2016年获得十项陶瓷设计作品外观专利;2016年获得四项陶瓷设计作品实用新型专利。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汀溪窑珠光青瓷”第三代传承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窑素三彩”第三代传承人。



《流光·素三彩八宝印泥盒》,漳州窑素三彩作品



张瑜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文学学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高级研修班结业。国家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IAI亚太建筑与室内设计师联盟专家委员。



公益图书馆设计作品



陈明华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福建省青年民间工艺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青年民间工艺大师、泉州德化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现任德化明华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



《东方之珠》,陶艺作品,90X26X90cm
演讲嘉宾



张健
“东风西渐”学术展策展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设计卷·设计理论篇》编委,《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福建省卷》主编,有多年独立策展经验。



滕晓铂
1998-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8-2010年任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助理研究员;2010年至今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理论研究室副教授,现从事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编著3本。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会艺术分委会副秘书长;中文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特约撰稿人;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民艺》杂志特邀编辑。



袁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哲学流动站出站博士后。现就职于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与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出版合著一部,二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国际、国内多个学术会议论坛以及CSSCI、核心期刊;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获得多项教学、科研奖项。



刘秀伟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全国委员。北京印刷学院品牌与广告设计研究与应用学术带头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获得者,并编著了多本教材。




张明
2003-2007年就读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201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2017年至今任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助理研究员,主要领域为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助理策展人。中文设计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编辑、特约撰稿人。近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译著1本。



格瑞姆•苏利文(Graeme Sullivan)
宾州州立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主任、教授。2010年至今,格瑞姆教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成为了该学院的主任。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格瑞姆教授的研究就集中在调查基于工作室的研究实践上。



布莱恩•阿尔弗雷德(Brian Alfred)
独立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专业副教授。1997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艺术学学士学位,曾在缅因州的斯考希根绘画雕塑学院学习,后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绘画与版画专业继续深造,并于1999年获艺术学硕士学位。



亚伦•尼诺克(Aaron Knochel)
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副教授。2011年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艺术教育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其研究聚焦于批判媒体素养、软件研究和艺术教育领域。



克里斯托弗•M•舒尔特(Christopher M. Schulte)
宾夕法尼亚大学获艺术教育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副教授、本科督导员。《国际教育与艺术》杂志编辑、美术教育研究研讨会(SRAE)前主席,亦同时担任多家杂志的特约和客座评论员。



琼•桑德斯(Jean Sanders)
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其作品涉及瑜伽哲学和版画艺术。



邦妮•科卢拉(Bonnie Collura)
邦妮•科卢拉工作室所有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获艺术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



克莉丝汀•米利特(Cristin Millett)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教授。本科毕业于肯特州立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雕塑系。研究领域:视觉影音艺术。



汤姆•劳尔曼(Tom Lauerman)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南卫理公会大学梅多斯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目前从事雕塑、手工艺和设计工作。



鲁迪•谢菲尔德(Rudy Shepherd)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副教授。鲁迪•谢菲尔德最近的作品试图通过绘画与雕塑媒介来探索邪恶的本质。这种探索甚至还涉及到对犯罪分子和受害者的调查。



斯蒂芬妮•斯奈德(Stephanie Snider)
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研究生进入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其作品通常以绘画、油画和雕塑的艺术形式,通过虚构的建筑和设计镜头,处理个人记忆和历史,以及社会和文化空间。



凯伦•凯弗•博伊德(Karen Keifer-Boyd)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教育与女性研究专业教授。俄勒冈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博士,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研究和讲授领域包括艺术教育及女性和性别研究。2015年获全国艺术教育协会(NAEA)艺术教育与科技杰出研究奖。



旺达•B•奈特(Wanda B. Knight)
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及女性、性别与两性研究专业助理教授。为多家教育组织、商业企业和世界500强公司的专业咨询顾问,任职于美国艺术教育政策研究委员会。



安•索斯特姆(Ann Shostrom)
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出生于芝加哥,本科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纽约伊丽莎白•哈里斯画廊签约艺术家,现居纽约和宾州两地。



罗伯特•雅伯(Robert Yarber)
宾夕法尼亚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家。1948年出生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画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特聘教授。1971年于库珀联合学院取得艺术学学士学位,1973年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取得艺术学硕士学位。



克里斯托弗•斯坦利(Christopher Staley)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特聘教授。曾被评选为宾夕法尼亚大学2012-2013年度杰出教授。近年来,米尔顿大学又将艾森豪威尔杰出教学奖授予克里斯。



丽兹•夸肯布什(Liz Quackenbush)
宾夕法尼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学教授。陶艺艺术家,其陶艺作品的装饰性意象通常来源于自然和家庭传统。



保罗•奇德斯特(Paul Chidester)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副教授。本科阶段于波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后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绘画专业硕士学位。



海伦•奥利里(Helen O'Leary)
艺术家,出生于爱尔兰威克斯福德郡,曾在爱尔兰国立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后赴美,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深造(1987年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还曾在斯考希根绘画与雕塑学院学习。



亚当•肖特(Adam Short)
拥有里德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和布莱恩特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与基金关系办公室副主任,中美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郭欣欣
中美艺术交流协会总监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美国百森商学院MBA.

峰会时间:2018年4月16-17日
展览时间:2018年4月16-21日(开幕酒会 2018年4月16日5:00-7:00P.M.)
展览地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左勒画廊
媒体联络:hi@chinaartslink.org 刘翕然   

阅读(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