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展讯|“土楼人家书画展”——特邀作品专辑

2016-1-16  潮望艺术网



展出时间:2016年正月20~22(新历2月27日~2月29日)
展览地点:诏安县沈耀初美术馆。
主办单位:诏安县文化广电体育局     诏安县客家文化研究联谊会
承办单位:福建省诏安福益食品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诏安县总商会、福建省公田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厦门华亿轩(酒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篆山书法社、广州客道车友队、广州市尚伯亿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特邀作者:(排序不分先后)
高继文
吴燕明
张秋桔
邱瑞坤
江水沐
沈亮光
林木炎
许伟林
沈逸舟
钟友明
吴建福
邱奕荣
王毅霖
参展作者:(以出生年月先后为序)
张 志
沈永喜
王辉演
陈章妹
江松璐
沈国影
沈其思
陈文才
谢镇平
许渊彪
沈汉波
王加养
张根宝
张一华
沈德林
黄向场
张翠娟
黄显霖

[ 序 ]:                                         
土楼人家礼赞
文/张元锦

       捧着书画集《土楼人家》细细品读,我被书中精致的书画所深深吸引。那一幅幅书画,是上乘之作品。那画作,展示了诏安客家土楼的风骨,描绘了独特的客家风情,体现了土楼人家的精气神;那书法,或笔走龙蛇,或端庄秀丽,给人以陶冶,给人以鼓劲。正是这些书画精品,勾起了我浓浓的乡愁,陪我回到那梦中的故乡,再一次与乡亲们谈心,再一次与黑土地亲近。
        客家土楼,是我生长的摇篮,如今想起,仍然是那么甜蜜,那么温馨。在那里,甘冽的井水犹如乳汁,哺育着我和我的父老乡亲。在那里,夜晚和小朋友一起,在晒谷坪上尽情地戏耍,常常忘了回家就寝。在那里,有我的笑声,有我的歌声,当然,偶尔也会眼泪涔涔,不过很快就“雨”过天晴。这就是童年,幸福满满的童年,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欢欣。
        想当年,故乡处处有我或深或浅的足印。在学校,或是认真听课,目不转睛,或是捧着书本,发出琅琅的书声;在地里,或是弯下身子,拔草除虫,或是吹着叶笛,传递心声;在河中,或是捕到的鱼虾,活跳活蹦,或是赤身游泳,任其浮沉;在山上,采摘野果桃金娘,边采边吃,染紫了嘴唇。这就是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甜蜜让我在睡梦中也笑声频频。
        在故乡,所有土楼人家都是我的亲人,他们也把我当作至亲,相见时,总是笑脸相迎。乡亲们的关照与呵护,饱含着融融的亲情和乡情,这好比是醇厚的甘露,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这一切,我铭记终生。
       日月穿梭行,昼夜织光阴。人生也如此,步履从不停。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慢慢长大,远离家门,到外面的世界去学习,以求上进。从此以后,我长期身在异地他乡,故乡却留住我的心。无论我走到哪里,土楼人家的性格与品行,土楼人家的崇尚与憧憬,总让我魂牵梦萦。

       土楼人家,睦族敦亲。乡亲们崇尚的古语是:“家和万事兴。”且推而广之,曰:“睦族万事兴。”乡亲们明白,无论是家族宗族,无论是左邻右舍,无论是姓啥名谁,都应该和睦相处,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这样,各项事业才能发展,才能兴旺,才能繁盛。正因为如此,乡亲们无论做人办事,都以这一准则为行动指针。探究一番土楼的布局,也是一个明证。
        土楼,是客家人的智慧结晶。其形状各不一样,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有的呈八卦形,有的呈半月形,有的甚至像孔雀开屏。形状各异,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户对户,门对门,家家正对着一个中心,围绕着一个中心。其寓意是:人人心往一处想,拧成绳索力无穷;户户劲往一处使,黄土也能变成金。
         在日常生活中,土楼人家,以诚相待,彼此关心,有福同享用,有难共担承。乡亲们有个信念:亲帮亲,邻帮邻,踩平坎坷,披荆斩棘,携手前行。前路即使遇到狂风暴雨,崇山峻岭,仍然是胆不颤、心不惊。众人背靠背,手牵手,心连心,勇于挑战,满怀豪情,最后露出胜利的笑容。
         诚然,提倡“睦族”,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一致,百分之百地遵守执行。有句俗语说得好:“一样米养百样人。”人与人之间,疙疙瘩瘩的事在所难免,总会发生。对此,或由邻里、或由长者出面多做疏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笑意盈盈,芥蒂得以消除,矛盾得以消融。当然,也有个别人不听劝解,激化矛盾,伤害别人,那也不奇怪,只能由法律去裁定。

        土楼人家,推崇农耕。乡亲们深深懂得,农耕,是生存之基,是立业之本。无农,将会啼饥号寒,筋疲力尽;无农,将会心慌意乱,寸步难行。农耕,它在乡亲们心中的分量何止千斤!
        农耕,全赖于土地,因此,土楼人家对土地格外情深,不离不弃,相依为命。乡亲们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保护、保养,都那么用心。对于贫瘠的土地,乡亲们下更大的功夫,精心打理,使其容貌焕然一新。抓一把泥土捏一捏,会滴出油来,其品质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不言而喻,农耕极为艰辛,头上烈日晒,脚下泥水浸,狂风打在脸,暴雨泼在身……一切的一切,乡亲们等闲视之,从无怨声。大家只想,任何艰难困苦,也阻隔不断自己对土地的亲近,对土地的敬畏,对土地的深情。当然,土地也从不吝惜,大大方方,捧出的稻谷黄橙橙,捧出的棉花像白银,捧出的果子甜蜜蜜,捧出的蔬菜脆生生,一句话,捧出了乡亲们期待的丰收年成。
        土地还有一种品质:它无私奉献,却默默无声。诏安客家地区的土地,与其他地区的还有所不同,对此,乡亲们以往从不知情。如今才发现,那里的土地富含一种微量元素,那就是“硒”,这可是乡亲们亘古未闻。由于土地富含硒元素,它所生产的粮食、果蔬,所养殖的家畜、家禽,以及蛋品,经专家化验,在它们身上,都含有硒元素,这怎不叫乡亲们又喜又惊?
        那么,硒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简单地说,适当补硒可健身。这可了不得,引起了外地人的关注与光临,到客家地区购物的,人潮汹涌,热闹异常,热气腾腾。一时间,客家地区农畜产品的身价大大提高,价格节节攀升。……
       望着最亲不过的山野,乡亲们对农耕更加推崇,对土地更加崇敬。

       土楼人家,敦厚热情。诏安客家地区土楼之多,难以数清。土楼,黄泥垒成的墙体,褐色瓦片盖成的屋顶,显得是那么质朴,那么厚重,那么沉稳。这恰似土楼人家的品格,敦厚、真诚、热情。
        乡亲们敦厚、老实,许多人甚至不善言辞,可是与人交往,却最讲诚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己做出的承诺,绝不食言,也绝不反悔,而是在行动中不折不扣地践行。“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对这一谚语,乡亲们严格遵循。土楼人家还信奉“相送不论,相借算分”,其意思是,赠送的,就不用去论多少钱,借来的,却绝不含糊,一分一毫都要算清。因此,客家地区回荡着的民风是多么纯正。
        提起土楼人家的热情,也是远近闻名。有谁要是到了那里做客,无论是来自邻近还是远方,也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对客人,土楼人家都一视同仁,以火热的情怀,盛情款待来宾。餐桌上摆上的菜肴,是那么的丰盛,有鸡呀、鸭呀,鱼呀、肉呀,香肠呀、荷包蛋呀……香气袅袅上升,让人食欲大增。还有那珍藏十年二十年的酽酽客家老酒,更不能“缺阵”;不停地斟满,不停地劝饮,发出觥筹交错的响声。那老酒,开头似乎平平淡淡,没想到,却有十足的后劲,往往让客人“招架不住”,喝得微醺……
        土楼人家热情待客,是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蕴藏在客家人心灵深处的基因。这基因,还将一代接着一代地延续、传承……

       土楼人家,教育兴盛。诏安客家地区,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兴盛。在乡亲们眼中,教育事业最为神圣。大家深深懂得,办教育,可开心智,明道理,言行举止,温文尔雅,更加文明。人们有个共识,教育兴盛,百业兴盛,家业兴盛。因此,即使家里再穷,也要送子女跨进学校的大门。
        兴办教育,需要资金的支撑。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是乡亲们同德同心,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多少不论,先后不分。自古至今,各地建立形式多样的教育基金,不少乡亲慷慨解囊,一掷千金,一掷万金,一掷数万金,一掷数十万金,甚至一掷数百万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办起了学校,敞开了校门,贫困家庭子女也得到了资助,圆了上学梦。在校园里,学子们认真学习,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决心为国家、为社会、也为家庭好好打拼。
学校的老师,最受乡亲们的仰慕与尊敬。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极为浅显,那就是:哪怕只当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把老师作为父亲那样地敬重。对此,不仅是莘莘学子,就连同他们的父母,都对老师恭恭敬敬。
        诏安客家地区人才辈出,与重视教育密不可分。教育兴盛,学风炽盛,学子们吸吮知识营养,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直上青云;走上社会之后,人人满怀憧憬,吃苦耐劳,富有闯劲,勇于创新,事业有成。虽然岗位不同,工作各异,有的成了栋梁材,多数做了螺丝钉。这都很正常,无高下之别,更无贵贱之分。大家目标一致,心愿共同,那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献出智慧,捧出一颗颗活蹦活跳的中国心。
        客家地区,有着旖旎的风景;客家土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土楼人家,有着魅力无比的风情。这些可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能震撼艺术家们的心灵。希望也相信有更多的书画家到客家地区、到土楼人家去采风,创作出更多更为精美的《土楼人家》,并跻身于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林。
【特邀作品】:

《山水》
高继文,1930年出生,诏安书画院院长、名誉院长


   《桃源行》
    吴燕明,中国书协会员,诏安书画院院长。


《浮凤呈祥》
张秋桔,中国美协会员,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首都博物馆画院专职画家,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书法》
   邱瑞坤,出生于诏安秀篆,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雄视》
江水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孟浩然诗一首》
沈亮光,中国书协会员。福建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长城书画院理事。



《土楼人家》
林木炎,号澄源、林泉居主人,1973年生于福建诏安,先后修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画院、国家画院等。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美术书法艺委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书法对联》
     许伟林,中国书协会员,漳州市书协副主席,诏安县书协主席。


《梦里几度客家山》
沈逸舟,福建省美协会员、福建省书协会员,诏安县美协主席。




《书法对联》
 钟友明,中国书协会员。南粤红色文化书画院副院长。



《印象惠林之一》
吴建福,1979生于福建诏安。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师从林容生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师。



《土楼韵、客家情》
邱奕荣,诏安客家人、福建省书协会员,居福州。



《草书条幅》
王毅霖,中国书协会员,福建省书协理事

阅读(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