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40年

2018-3-21  潮望艺术网





2018年3月20日,“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幕。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中国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的一次盛会,几代设计名家名师济济一堂,25位海内外设计和设计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两天的会期围绕“战略·决策”、“文化·选择”、“城市·创造”和“教育·未来”四个板块发表演讲,并在每个板块的发言之后特设圆桌讨论环节,共同探讨中国设计的未来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林东伟,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首席副校长、教务长巴非特,日本株式会社喜多俊之设计研究所社长著名设计师喜多俊之,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王明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希拉,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原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托尼·布朗,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张冬燕,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台湾师范大学设计系荣誉教授林磐耸,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等嘉宾出席研讨会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致辞

范迪安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中国设计发展的历程。他谈到在进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盛会,其宗旨是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脉络,深入总结历史经验,交流探讨中国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未来之路。改革开放的中国催生了中国设计,中国设计界的改革探索精神也折射出改革开放时代的观念转变。40年来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既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从小变大,由微变强;二是从吸收外来经验到适应本土发展;三是从设计本体走向广义的设计社会学。

结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发展,范迪安谈到,1990年代,老院长靳尚谊先生倡导建立了设计学科,使得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科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进入21世纪,时任院长潘公凯先生推动成立了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和城市设计学院,使中央美术学院“大设计”教学结构得以发展壮大,也与国内外设计教育机构和同仁建立了密切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新科技发展和中外文化新的碰撞、交织与交融的新时代,范迪安希望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国设计大有可为,一方面不仅要继续面向世界,研究和吸收国际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新的经验;另一方面更要瞄准中国需要,研究中国问题,服务国家建设,面对民生现实,弘扬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上要更着眼于培养具有全面素养和优秀创作才华的新型人才。



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在开幕式致辞

靳尚谊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设计学科4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实用美术系的设立到设计学科的大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无不密切关联着国家的发展繁荣,“经济发展了,国家发展了,设计也就发展了,不同时期国家面临着发展与转型,设计在学术上也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更多的思考与转变。”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在开幕式致辞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中国设计40年,,留给我们很多经验,值得再研究、再推广、再发展。”常沙娜先生在致辞中谈到,设计学科未来的发展,尤其需要重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设计,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ico-D09年世界设计大会的志愿者代表代为宣读贺信

ico-D世界设计组织联合会主席格罗兹曼(Grossman)为本次研讨会专门发来了贺信,贺信指出,国际间设计文化和设计教育的交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设计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计界与国际的交流愈加频繁,期待国际间的共同努力,让设计学科发展越来越好。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的重要学术活动, “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展开为期两天的学术活动,与会专家将通过主题发言与圆桌讨论等环节,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脉络,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更是为了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思考和探索中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未来之路,研讨会最后将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北京共识》。

“为中国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成果展”同期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值此百年华诞之际,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为中国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成果展,目的在于展示新中国以来特别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立设计学科之后在设计实践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是为了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谱写“为中国设计”新的篇章。展览共设12个单元:“国家形象设计”、“奥运设计”、“国家重大庆典礼品设计”、“重大国际国内活动设计”、“重要标识设计”、“重要邮票设计”、“重大主题海报设计”、“重大获奖书籍装帧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系列”、“建筑与室内景观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展览遴选的作品折射出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设计领域的领军地位。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中央美术学院不仅为历史立碑,为时代造像,更“为中国设计”。 本次展览将展至4月25日。



嘉宾合影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接受媒体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波接受媒体采访









“为中国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成果展”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部分)

国家形象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
(张仃、周令钊、张光宇、高庄、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周令钊、张仃等设计,杭海等修改规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勋章设计(周令钊等)

奥运会设计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

2008北京残奥会会徽设计(刘波)



 2008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



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林存真)

国家重大庆典礼品设计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纪念礼品设计(刘波、孙聪、徐彤、付爱臣、陈超、黄炜俊)



庆祝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纪念礼品设计(刘波、孙聪、王颖生、付爱臣、赵婉俐、陈超等)



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夫人宴会用瓷设计(黄春茂)

重大国际国内活动设计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设计《清明上河图》(潘公凯、黄建成等)



2010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标识设计(刘波)



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新媒体节目设计(范迪安、费俊)



香浮动》为葡萄牙总统席尔瓦夫人设计和制作的首饰(藤菲)

重要标识设计



三江源国家公园标识设计(孙聪)



中国文联标识设计(肖勇)



中央电视台三台台标设计(宋协伟)

重要邮票设计



1957纪45《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周令钊)



1980猴票设计(黄永玉)



      2005《乙酉年》“富贵大鸡(吉)”特种邮票截图(吕胜中)

重大主题海报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设计
(设计学院第八工作室)



十九大海报设计(设计学院)

重大获奖书籍装帧设计



《乃正书 昌耀诗》书籍装帧设计(宋协伟)



《辨象》书籍装帧设计(何君)

公共艺术设计系列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参与草图设计:吴作人、彦涵、王式廓、艾中信、董希文、李宗津、冯法祀、王琦等;浮雕创作:刘开渠、曾竹韶、傅天仇、王临乙、滑田友、萧传玖、王炳照、张松鹤)



青岛M2地铁“空间一体化”设计(王中、崔冬晖、李震、郭立明、熊时涛、禄龙、王哲、王伟东、王威宇、陈立博、张楠、邵旭光、俞勤远、谭诗语、刘飞飞、尚雨桐)



北京新机场公共艺术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

建筑与室内景观设计




  国家博物馆楠木厅砖厅室内设计(张绮曼)



板万村梦想家小学改造设计(吕品晶、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室内设计(中央美术学院与矶崎新工作室联合设计,建筑总设计:矶崎新,室内与展陈总设计:黄建成)



    故宫宝蕴楼室内设计(梁建国)

工业产品设计




北汽集团B80V汽车设计-中央美院



C2共享型充电桩设计(刘玉杰)

新媒体艺术设计

《韩熙载夜宴图》IPAD应用程序(费俊)
《低头人生》(谢承霖)



《美丽的森林》(杨春)

阅读(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