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石齐
2018-1-20
潮望艺术网
《中国美术报》第88期 艺术家·时代人物
导读
文化自信与世界意识
Culture Confidence and Global View
超越中西
Beyond China and the West
新东方现代主义水墨的创造者
The Creator of New Oriental Modernism Ink Painting
石齐艺术年表
The Chronology of Shi Qi's Art
石齐 朝圣 纸本设色 55cm×193cm 1998年
Shi Qi Pligrimage ink and color in paper 55cm×193cm 1998
石齐 白蛇传 纸本设色 97cm×89cm 1992年
Shi Qi Lady White Snak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97cm×89cm 1992
石齐,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石齐画院院长。1939年生于福建福清,1963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曾任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主张绘画艺术形态三象(具象、印象、抽象)并举的理论,历经数十年探索创立了 “三象合一”画风。石齐中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皆精,从1972年成名至今,其作品深受社会赞誉,创办新中国画画家班,近十多年来培养学子逾千名。成立北京石齐画院,聘请画家100名,下设八个新中国画基地。在国内外出版画集30余种,举办个展30余次。其中包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主办的“石齐国画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主办的“石齐油画展”及万达集团主办的国内外11次画展。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和平奖,及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展金奖,建有石齐美术馆(烟台市政府建造),北京石齐画院美术馆(三里屯SOHO)。
Shi Qi, research professor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professional painter of Beijing Fine Art Academy, president of Shi Qi Academy of Painting. Shi Qi was born in 1939 in Fuq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He graduated from Fujia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in 1963. He had been vice director of Beijing Fine Art Academy’s Art Development Committee. His aesthetics is that means of Representational Art, Impressionism and Abstract Art should be simultaneous employment in an artist's creation. He has made his unique "big Visual" style through decades of years’ art exploration. Shi Qi is good at Chinese painting, oil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sculpture. His Art has gained him more fame and recognition since he became famous in 1972. He set up Shi Qi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the new Chinese painting class in 8 cities. He has taught hundreds of students.In China and aboard, Shi Qi has held solo exhibitions more than 30 times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30 kinds of painting albums, including Shi Qi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Shi Qi Oil Patinting Exhibition, and so on. Shi Qi was awarded the World Peace Prize by UNESCO and the Art Salon Gold Award by Louvre Museum. He built the Shi Qi Art Museum and the Shi Qi Art Gallery.
石齐 八风不动 书法
Shi Qi Nothing Could Move Calligraphy
文化自信与世界意识
Culture Confidence and Global View
中国美术报:20世纪70年代您创作的《泼水节》获得大奖,在美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请谈谈您的创作体会。
石齐:20世纪70年代,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家都用写实的表现方法。我画的《泼水节》加进了一点点写意的方法,在视觉上有一点突破,但是突破并不大,依然是传统的水墨风格。
中国美术报:您在大写意人物画的创作过程中,怎么处理写意和写实的关系?您如何理解用写意画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当代性?
石齐:二者是互补的,写实特别容易生硬,画中国画把写意加进去,画面就容易生动。我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二者统一起来。
石齐 人人都在幸福中 纸本设色 300cm×300cm 1979 年
Shi Qi Everyone is Happy ink and color in paper 300cm×300cm 1979
中国美术报:在中国画的现代性问题上,您如何看待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石齐:当初画家们对于理论都不看重,错误地认为理论就是空谈,理论由理论家去说,但是理论家缺少实践。我们曾习惯于评价某个人的艺术如何优秀,实际作品却平平,实践、理论无法对应,所以艺术实践与理论要齐头并进。
中国美术报:作为新时期最具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水墨画大家,将强烈的色彩融入到画面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您如何看待中国画的创新?
石齐:中国画创新从来都是不容易的。我们觉得林风眠画得很有诗意,他是创新、独门的,但是他不太会运用中国画的韵味;尽管他是非常伟大的画家,但受西方影响比较大。他的画一看就似水粉画,所以有人说他的作品非驴非马,是有道理的。
石齐 辉光无限图 202cm×360cm 1994年
中国美术报:请您谈谈当代水墨画创作的创新问题。
石齐:中国画要求文化性、趣味性、书法性……当前有一大批人实际上是复古,而不是复兴。文化要复兴,中国画也要复兴,但是复古并不是复兴。真正的复兴就是创新。
有的画家画得非常好,笔墨技法都非常自我,但是不是中国画,要打问号。如果只是利用墨水在宣纸上做点特效,缺少中国的文化要素,就不是中国画。这样的创新70年代开始就有了,我国台湾、香港联合东南亚一带也搞过。创新要有继承性,起码有精神层面的继承。
中国美术报:您提出新中国画的定义:简言之,别于传统中国画的中国画是新中国画。您还讲到在中国画创作上,中国的元素要占到60%,请您再就此深入阐述一下。
石齐:西方13世纪以前,上千年,甚至两千年都是描绘自然,后来西方人觉悟了,也玩印象、抽象、具象,三者都达到了高峰;我70年代的作品还属于传统范畴,1980年之后,我一直走革新的道路。但创新不等于完全丢弃传统,如果把中国画用笔的韵味也扔了,那你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中国画?所以才需要留住60%的传统,40%任何艺术都可吸收,要给它消化掉,让它成为你血液的一部分,这叫吸收。但是我的同行一部分人一直在复古,这就是枷锁。
中国美术报:您怎么理解“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石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非常尊重作品有唯一性的艺术家,我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我的作品有自己的独特性,可与世界上任何大师比,作为一个中国的画家应该有这份信心,然后跟世界接轨。我们的责任应该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画。老传统尽管伟大,但那是爷爷一辈以上的事,我们不能依靠它到外面称王称霸。
中国美术报:您能否谈一谈具象、印象和抽象“三象合一”的观点。
石齐:如果“三象”能够统一,我认为那将是世界最美的画。
中国美术报:在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草图评审会上,您曾经直言只有30%比较好。您怎么看待当前美术界的创作。
石齐:我认为,中国国家画院代表国家执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题创作工程。画院邀请你来参与,画家就应该全心投入,尽自己最大能力完成。可是好多人并不是这样。也许画出来还可以,但是没有自己的风格。我们作为一个业内画家,有意见就直说。作为一个政治性的创作工程,你趁早别丢丑,丢国家画院的丑,也丢你个人的丑。要求严一点是很重要的。
中国美术报:请您谈谈石齐画院成立这一年的工作进展。多年来您不但从事着艺术创作,还一直在为美术教育作贡献。您的教学理念核心是什么?
石齐:画院成立,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推广新中国画,另一个是教学。
我们在全国成立了8个新中国画基地,意在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共同促进革新中国画。我的教学理念核心是“每个画家要点自己灯火”,创造出自己的唯一性。
中国美术报:在艺术界耕耘这些年,最让您印象深刻的经历是什么?
石齐:我的目标是走向世界,做世界认可的画家。万达给我在卢浮宫艺术沙龙办个展,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米歇尔·金赞扬道:“石齐先生把西方的元素和东方的艺术精神糅合在一起,我要让法国艺术家跟他学习。”别人告诉我,巴比松的市长说:“应该把这个画家请到巴比松来,让巴比松的画家跟他进行交流。”听到这些,令我感动。
中国美术报:最值得高兴的事是作品语言国际化。
石齐:别天天说传统,我也知道传统里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们要准备去树立新传统。你一份力量,我一份力量,人人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新传统不就有了嘛。我们要靠这份自信走向世界。
石齐 华夏河山 纸本设色 97cm×180cm 2007年
Shi Qi Huaxia Landscap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97cm×180cm 2007
超越中西
读石齐的绘画
Beyond China and the West
□ 张晓凌 ZhangXiaoling
对于近现代中国画家来讲,无论其持何种艺术观,进行什么样的艺术实践,都要面对这样的历史课题,即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对这个课题回答的优劣,已成为衡量近现代画家质量的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美术史家撰写近现代美术史时,也大都以此标准为写作的坐标。因而近现代一百年的中国画史,可以看作是一代又一代画家不断探寻中国画现代状态的历史。把石齐的绘画放到这个历史线索中看,其意义即刻显出来。
近日灯下翻阅石齐的作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恍然回忆起十几年前两人邂逅于朝内小街,兴致盎然地辩论中国画前途的情景。当时石齐已名满天下,其作品《迎春》《人人都在幸福中》几乎妇孺皆知,但在谈话中,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不可遏止的继续变革的欲望。现在回过头来看,石齐不断探寻、实验、超越的艺术实践,几乎是二十多年中国画变革史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意义上,许多美术史家、批评家将其列为当代开拓性的中国画大家。我认为,这个荣誉石齐是受之无愧的。
石齐 打粮图 纸本设色 200cm×200cm 1989年
Shi Qi Harvest Grain ink and color in paper 200cm×200cm 1989
石齐的变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人会对此保持疑义,理由是当时是革命美术时代,但事实的确如此,石齐1971年画的一幅山水,完全可以看作当代中国山水画变革的滥觞。画面的结构、光色、笔墨大幅度地从传统样式中解放出来,自成一体,充满着新生的朝气,对此后中国画的变革提供了启蒙性价值。当时的石齐并未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他进行变革的唯一原因,可能源自他作为一个变革者内在的天性。
经过30多年的艺术实验,我们可肯定地说,石齐已成功创造出中国画的一种现代状态。这个判断可以从两点上见出:其语言的现代性和意境的现代性。石齐进行语言形态的变革具有良好的基础:深厚的写实功力,娴熟的笔墨技巧,对油画、装饰画、版画、现代设计、舞台美术等样式的掌握,对西方现代美术的理解,均使其可以自由地调配各种元素,不拘一格,不择手段地进行语言形态的实验。在石齐的语言世界中遨游,我们既可以领略笔墨变化的神奇,亦可观赏到光色交融的魅力;既能在线条诡奇的变幻中体味传统的遗韵,又能在大墨色的冲撞中感受表现主义的力量。
石齐 喜玛拉雅的主人 纸本设色 240cm×240cm 2003年
Shi Qi The Owner of Himalaya ink and color in paper 240cm×240cm 2003
说石齐的绘画语言具有观代性,是因为他不仅大大地扩展了中国画的语言,而且也和西方现代绘画语言大相径庭。在超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石齐式的语言形态来,才是石齐绘画语言现代性的要旨所在。
石齐绘画的境界和传统文人画境界相去甚远,和林风眠绘画中境界孤傲、冷寂也完全不同。石齐所追求的,是通过对人性之美好的描绘,对个性的弘扬,来体现人文关怀意识,因而其境界博大而热烈。
作为敢为天下先的先行者,石齐的探索仍在继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石齐的新作品必将在美术界引起新的争论、激发新的思考……
石齐 英雄老去心犹壮 纸本设色 136cm×68cm 1976年
Shi Qi The Old Hero's Heart Will Go On ink and color in paper 136cm×68cm 1976
新东方现代主义水墨的创造者
The Creator of New Oriental Modernism Ink Painting
□ 陈老铁 Chen Laotie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全球化文化环境中,应建立新的水墨标准,今天的艺术大师一定是具有国际文化特征的,是融贯中西的,具有强大震撼力和陌生性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当代,石齐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石齐的作品具有新的立体主义特征,既体现了深厚的中国画笔墨功夫,又有现代艺术的元素。在20世纪70年代石齐早期的《养鸡图》,人物裤子玩的笔墨色彩让人很过瘾,这还是人们不太敢尝试的课题,作为黄胄的学生,石齐并没有被老师的光环遮住光芒,他从思路上就先行黄胄一步,大胆地从中西两个方向进行突破。20世纪70年代,石齐已开始使用色与墨的对比。表面来看,石齐不是个疯狂的人,可是在画中却透出抵挡不住的一种自我的、非理性的,甚至是疯狂的因素,这引出了画面的结构、笔墨、色块、语言、表现等深层次的大创造,这和他深厚的笔墨功夫密不可分。石齐同时把几种矛盾的看似水火不容的因素巧妙融合,把色彩、结构和中国传统笔墨这两大冲突激烈的体系整合在一起,这是个艰难的过程。无论是李苦禅的“借古开新”,还是李可染的“西为中用”,从枯笔、润墨这些技法上说,只是协调性元素的延伸,石齐则是在中西结合上进行创造,他把中国的、西方的,造型的、色彩的元素糅在一起创造出奇迹。
石齐 霸王别姬 纸本设色 175cm×245cm 1987年
Shi Qi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75cm×245cm 1987
石齐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看不惯中国画老一套的东西,希望创造和变革,他本身具有深厚的笔墨基础,再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创了这样一个可喜的局面。其次,从中国水墨历史的发展来看,跟西方也明显不同,中国画笔墨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化和农业文明的产物,而石齐则是把这种传统的东西进行了转化和升华。石齐是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格局的人物,他充分地把时代的观念和文化进行变革,成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水墨经典。时代造就英雄,石齐的画永远有新鲜血液在流动。
石齐是表现型的大师,在他的画面中墨已经不是传统的“墨”,而是一种个人生命力,利用纸、墨、色彩,把这种力量物化成为语言、境界。石齐表现出来的东西和自己心境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石齐本身就是一个猜不透的谜,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变化、绚丽,跟生活中的人是合不起来的。石齐是一位国际文化型的水墨画家,是中国当代水墨画创新型画家的典范与风向标:中国传统的水墨实际上是本土农业文明的产物,他打破了几千年来农业文明的桎梏,跟世界文明、现代文明接轨,形成了一种中西方都认可的形式,这个成就的产生以及文化定位跟李可染是不一样的。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一定要看他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历史意义必须是原创的,石齐的作品正如此。
石齐 独尊图 纸本设色 97cm×89cm 1997年
Shi Qi Uniqueness ink and color on paper 97cm×89cm 1997
石齐的作品充满了力量,(《独尊》)即使挡住了画面的某一部分,还是会有张力、冲力,这是形式的力量,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很具象的东西,仍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无法遏制的冲击力,下意识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性文化”。这种力量很奔放,这种视觉冲击力来自结构的坚实,别的画家是根本无法做到的。齐白石借用八大的笔墨来表现生活情趣,没有文化转型的意义。石齐的作品则具有深刻的文化转型的意义,在视觉力度、结构刚性、画面厚度、当代文化的观念、语言矛盾的复杂性冲撞性与矛盾的化解能力等方面,都超越了齐白石。
我们可以把石齐放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来比较,把他与波洛克、米罗放在一起,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抗衡力,当石齐从地域文化中脱颖而出进入国际文化,他的艺术价值已经不能仅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来评价,而是可以把石齐的作品摆在世界范围内评断。石齐大量使用了弧形的、紧急的激烈的线丝,这种线有时用色线、有时用墨线,线的性格不同于黄胄的速写线,不同于米罗的趣味线,而是石齐样式线,在画面中起到了阻击体块、提亮画面的作用。这种不规则灵动的线与坚实的体块形成了对抗与冲突,成为一种视觉样式,表现了石齐的视觉风格特征。
石齐的水墨由20世纪70年代柔性的、封闭的状态,向20世纪90年代开放的、刚性的水墨框架进行了有力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石齐的国际化具体表现在:抽象性与具象性并置,彩色块体线型较多,还表现在石齐作品的开放性和富有张力的画面格局中。石齐较多使用了紧张的、猛烈的、强劲的线、块、体,这些因素反映了他内心的某种焦虑、心态与心境,生活中的压力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释放。从这点看,石齐国际化的主要元素是表现主义,这和石齐本性有关,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表现在水墨作品中。
石齐是一个富有激情的人,这种本性的发挥注定了他要从写实走向写意,再从写意走向抽象,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石齐 莺边日暖 124cm×124cm 2012年
石齐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笔墨为主体,吸收了吴昌硕、李可染、徐渭的东西,如吴昌硕的雄浑、大气,李可染的屋漏痕,徐渭的奔放。笔墨是石齐作品的文化根基,如果把笔墨元素抽去,他的作品价值会大打折扣。石齐的主要价值在于中西的交融与碰撞。中与西单独搁置,不是石齐的最高境界,所以谈石齐不能回避他早期的笔墨发展。石齐笔法刚中有柔,画法奔放而力透纸背,泼墨大黑中见通透,润泽而丰富;石齐笔法豪迈而大气,墨色淋漓而畅快,淡墨丰富色阶,重墨黑且亮;石齐作品的墨白灰色差把握极好,再加上强色,这使得他的画远观冲击力很强,这就弥补了中国画外弱的毛病。
石齐学习吴昌硕、李可染、黄胄,但创造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笔墨,石齐的气质使得他的笔墨风格呈现出雄辣野浑松的特色。石齐在经历了早期水墨文化积累后,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综合期(整合期)。李可染当年称赞石齐画面中用多种语言表现,这说明李可染独具慧眼。尤其是90年代后的作品,画面表现出一种紧张的令人呼吸急促的画面现场感,有一种让人心理上感到压抑的、紧急的形式。水墨宣纸的平面作品让人感到这样一种材质感、空间感、涩糙感,十分不易,也前所未有。20世纪90年代后,石齐作品出现了较强的种硬、毛涩、苍茫的风格,这种硬板有着很强的综合材料倾向,水与墨的因素被大量消解。因为它跳跃在水墨的边缘地带,正在远离传统意义的水墨,但又保持了笔性,气势、苍浑、劲健的传统水墨文化专有性,使得它的文化属性还是东方的,是中国水墨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新创造。界定中国画的标准不一定非得是水味、水性,缺乏水性的形态,只要保留了中国画的气势和笔性,就不会跳到西方去。
石齐像毕加索一样不断变化和喜新厌旧,纵观他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三十年的艺术创造,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勇敢的探索者,反感一成不变的人。他的作品空间格局大气,画面上留了适当的气眼,满而不死,丰富通透;他使用的方形体块在画面中,既加重了画面的板硬感,又使得空间向更深层进行渗透;石齐使用了不规则的符号去破方硬的体块,在空间结构上大虚大实,大松灵大坚实,各种不同倾向的符号在互相挤压、冲撞、对抗和相生相克,石齐作品的形式难度已经超过了吴冠中。吴冠中处理的形式基本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而石齐则是在四维中打拼。石齐的高难度形式处理的文化动力,一是来自笔墨传统,二是来自西方油画艺术,三是来自他个人宝贵的直觉。吴冠中没有笔墨传统,所以他是在宣纸上画油画,石齐的处理难度要明显高于吴冠中,因为笔墨与非笔墨的厚色厚线的矛盾更难调和。困难大则矛盾尖锐,解决了矛盾,才呈现出更高的艺术控制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所有艺术本体以外的光环被淡化后,艺术本身的学术价值将成为人们判断艺术成就的唯一标准,我相信石齐的三象主义(具象、印象、抽象)的创造,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艺术光芒。
石齐 孔雀 纸本设色 96cm×180cm 1982年
Shi Qi Peacock ink and color in paper 96cm×180cm 1982
石齐艺术年表
The Chronology of Shi Qi's Art
我画中国画和油画50年,深深地认识了中国绘画艺术是世界绘画艺术最闪耀的主体,它的优越性,世人尚未体会到,未来中国画必然在全世界绽放最美丽之花。
点线面艺术元素人人皆知,但世世代代被人忽视。
张大千大半辈子是靠临仿石涛作品为生,漂洋过海多年,到老了,悟到泼墨泼彩中国画,他将中国传统山水画推向现代。
20世纪30年代
●1939年,9月13日生于福建福清,父母为贫苦农民,祖母在其出世后,为减轻生活负担,捆棉被自焚。
石齐先生少年时期
20世纪40年代
●1945年,为放牛童,满山满田满墙画神话故事。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应邀为东张剧团绘布景。小画家名号从此开始。
●1958年, 考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中国画《钢》第一次参加厦门市美展,发表于《厦门日报》。开始自学油画。
石齐先生高中时期
20世纪60年代
●1963年,福建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大专班毕业。分配到北京二轻装潢设计研究室。
●1965年,创作巨幅《家乡变江南》《巡林》等作品。
●1969年,下放北京印铁制罐厂劳动七年“改造世界观”。
20世纪70年代
石齐先生四十岁
●1970年,开始专习中国画。
●1971年,拜黄胄先生为师,笔墨大进。
●1972年,《家乡变江南》《迎春》等参加北京市美展,一举成名。
●1973年,《迎春》参加建国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4年,遇李可染时,他说:“头一回见到你的画,吃惊的好。”
●1975年,受中国历史博物馆之托创作《红袄军》。
●1976年,调进北京画院为专业画家。7月28日下午报到,当晚唐山大地震。
巨幅创作《期望》《活到老,学到老》参加画院迎春画展时,董必武夫人前往看画,恸哭。
《风雪大别山》巨幅创作参加全军画展。
●1977年,同画家周思聪、万青力一同接受军事博物馆任务。
拜访林风眠、陆俨少。
●1978年,应邀参加中央文化部组织创作组,在友谊宾馆持续作画八个月。友谊宾馆同期作画的还有:李可染、李苦禅、白雪石、吴冠中、许麟庐、刘继卣、谢瑞陛、李琼文、王子武、周思聪、刘汉、王学仲等。友谊宾馆收藏《葡萄架下》等20多幅作品。
拜访石鲁。
●1979年,接文化部创作组任务创作周总理1961年参加泼水节,历时6个月创作巨幅作品《泼水节》。
《泼水节》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十年间创作多幅作品在社会上较有影响,被誉为“70年代是石齐的年代”。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巨幅创作《极乐图》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主办全国性画展。
198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拜刘海粟先生为师,刘老赞许:“你的画和我的画是同一风格,画极好,线有力。”
受国务院“一招”邀请为其绘制巨幅作品《草原风》。
●1982年,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为人物画研究生班授课,刘大为、王迎春、聂鸥、朱振庚、史国良、李少文、杨刚皆在此班。现场作画《澜沧江畔》。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李琦先生称为“色墨统一的大师”。
●1983年,巨幅创作《飞雪迎春》参加全国美展。
●1984年,应中国外交部邀请为中国两驻外使馆作画。
●1985年,与李可染先生会面,就长时间研究思考“多种风格合一于画面”的重要问题认真请教,李可染先生说:“很难,如果能够统一在一起那是最好的画。”此高深见地两人不谋而合。
《佛道茫茫》等十幅作品参加北京、香港“三山五岳”美术作品联展,画风迥异以往,争议颇大,褒贬均存,李可染当场观看赞其新颖。
●1986年,天安门收藏巨幅创作《红梅》。
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为本科班授课,现场作画《红衣白眉罗汉》。
●1987年,巨幅创作《霸王别姬》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北京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画展”。
●1988年,论文《寻找中国画的面目》在《中国美术报》发表。
●1989年,应集古斋邀请,赴港举办个展——“石齐中国画展”(李可染题)。
巨幅创作《打粮图》参加建军美展。
20世纪90年代
●1990年,为毛泽东纪念堂创作巨幅《梅花·正气篇》。
北京画院举行“石齐美术观摩会”,艾青、贺敬之、陈再道等出席,中央电视台专题新闻报道。
●1991年,“石齐,美的变奏”个展在云峰画苑、台湾绮丽画苑相继展出。
应新加坡邀请,“石齐画展” 在新加坡文物馆展出。
应厦门文化局邀请赴厦门举办个展。八幅作品当天被盗,厦门警方设专案组全力组织侦破。
●1992年,巨幅创作《辉光无限》参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北京画院建院三十五周年大展”。
中南海收藏《鸡鸣图》。
●1993年,《画家——石齐》专题片,由北京电视台摄制,赵忠祥主持。
石齐 藏女 油画 100cm×80cm 1993年
Shi Qi Tibetan Girl oil painting 100cm×80cm 1993
●1996年,香港云峰主办的“石齐的艺术世界”在香港举行。
●1997年,历时两月创作巨幅作品《颂长城》。
“石齐中国画展”在新加坡举办。
●199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和平奖”。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齐画展”,赵忠祥主持开幕式。
世界和平奖
21世纪00年代
●2000年,历时一年创作巨幅《丽人行》。
在辽宁博物馆、大连艺术馆、旅顺博物馆举办“著名画家石齐画展”巡回个展。
●2001年,历时三个月完成巨幅中国画创作《朝圣图》。
《颂长城》参加“全国画院双年展”。
参加“中国画首届双年展”“百年中国画展”。
●2002年,成立“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
在山东博物馆举办“著名画家石齐画展”。
●2004年,历时三个月完成巨幅创作《三英战吕布》,同年完成巨幅创作《喜玛拉雅的主人》 。
石齐 祖祖辈辈皆信佛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07年
Shi Qi Buddhist for Generations ink and color in paper 68cm×68cm 2007
石齐 乌镇 纸本设色 144cm×184cm 2006年
Shi Qi WuZhen ink and color in paper 144cm×184cm 2006
21世纪10年代
●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笔墨现精神 融汇与革新——石齐绘画展”,展览由文化部主办。
“中国风——石齐油画展” 由中国文联主办,北京画院承办。
央视科教频道《大家》栏目播出《石齐——求新唯真》专题节目。
●2011年,“墨彩华章”精品展在济南、青岛举办。
带领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50名画家参加电影《画圣》拍摄 。
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新中国画先行者》专访。
创作8米× 8米巨幅画作《丽人行》。
石齐 秋山起狂飙 185cm×144cm 2011年
●2012年,参加由万达主办的“墨彩华章”精品展(上海)。
烟台“石齐美术馆”开馆 。
接受凤凰卫视《生命色彩》采访。
●2013年,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展并荣获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奖金奖。
北京宋庄新中国画画家基地建成 。
荣登纽约时代广场播放《中国国宝级大师——石齐》。
法国卢浮宫金奖
石齐 醉瑶台 油画 130cm×160cm 2013年
Shi Qi Drunk in Jade Terrace oil painting 130cm×160cm 2013
●2014年,北京三里屯石齐收藏馆开馆暨石齐《三美神》雕塑作品揭幕 。
《石齐书法集》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石齐》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5年,北京石齐画院成立。
●2016年,“淋漓墨境——石齐彩墨画展”在台湾举办,万达集团主办。
8米×8米巨作《锦绣东方》亮相上海万达瑞华酒店。■
《中国美术报》第88期 艺术家·时代人物
阅读(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