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丁建南
2017-9-10
潮望艺术网
2015年05月18日
丁建南,男,1959年3月生,籍贯安徽省无为县,现定居厦门,系政协厦门市思明区委员会第五届、六届、七届委员、中国钱币学会会员、福建省钱币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厦门分会会长、闽台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收藏》副主编、《厦门收藏》总编。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名会长、福建省古玩商会高级顾问。
民族强盛,盛世收藏
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生活的快节奏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浮躁状态,怎么能让人潜心体会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古盛世兴收藏。如今国泰民安,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开始重新解读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古人的智慧以一种朴素而又亲切的力量,再现了人类亘古不变的期盼和追求,为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精神慰藉和文化依据。
长期以来,丁建南在福建收藏界,特别是在厦漳泉收藏界致力于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坚持以文化兴收藏、以品德树收藏,有效地推动了厦漳泉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收藏界和政府相前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丁建南热爱收藏、鉴赏和研究工作。专题收藏有中国纸币、国库券和公债券。现藏有民国四大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和福建省地方银行纸币、福建钱庄票、港币、澳币、台币等。并特别关注日伪政权时期各银行发行的纸币和公债券,用以更好好全面了解和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民族、掠夺我们民族财富的这段历史。现藏有“满州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中央储备银行”、“蒙疆银行”、“冀东银行”、“华兴商业银行”、“寿兴裕民银行”、“厦门劝业银行”等发行的纸币和公券债。同时收藏有新中国发行的人民币、金银币、纪念币等一万余种,其中珍稀奇品达百件。
潜心钻研,明志兴业
在收藏的过程中,丁建南自身也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对每个收藏品的年代、产地、质地、真伪、用途都要考证,界内不少人士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而他却说自己在收藏业只是刚刚上路。
三十多年的收藏经历,汇集了诸多荣誉。多次被评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优秀收藏家;被授予第四届福建省收藏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杰出贡献奖;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作为具有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审核的“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艺术鉴定师”,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估师”和福建省收藏家协会“鉴定专家”,受聘于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古玩、艺术品鉴定中收从事相应工作。
在实际的收藏品鉴工作中,政协委员丁建南发现与台湾同源的闽南古厝等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失,积极倡导保护海峡两岸闽南古厝建筑,于2014年向思明区政府提交了《关于发展“美丽厦门”文创产业,创意化与商品化保护“闽南古厝”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意化与商品化”保护红砖古厝,建议政府统一协助屋主系统开发“以房养房”工程,通过吸引两岸文化艺术界名人入住,例如办博物馆、开创创意产业工作室等,开辟台湾——金门——厦门“三门”闽南红砖古民居旅游、“红砖古民居溯源之旅”等。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带动厦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还能保护闽南古厝的原有风貌。收藏是人类保存和发展文化的一种活动收藏是一门大学问,它涉及的范围之大,程度之复杂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实际积累,才能逐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当然,在收藏的过程中还要有魄力和财力。
收藏家应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并能对自己的收藏品进行充分研究和利用,传承和保护好历史的文化财富,成为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近年来,随着收藏艺术的崛起,丁建南这个名字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熟悉。也正是从这位高擎现代艺术大旗的著名收藏家身上,人们感受到了收藏除了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其本质所表达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丁建南热衷于收藏品鉴的实践工作,同时也注重学术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在《中国收藏家》、《福建收藏》、《厦门收藏》、《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福建钱币》、《厦门钱币》、《财富经济》、《收藏快报》、《海峡导报》、《厦门晚报》和《海西晨报》等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受到省、市新闻媒体的专题采访和报道。他对收藏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正是丁建南对社会的那种责任感,才使他想去表现一些当代收藏人的所思所悟。慢慢的他发现,由于现代收藏行业生存空间发生改变,现代收藏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现代收藏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丁建南觉得这是很重要的社会使命感,这也是服务于社会,引导人们的文明进步一种体现,丁建南也认为,收藏艺术应该去表现当代人的思想,去服务社会引导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今的丁建南已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收藏家,丁老师对收藏行业的研究造诣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和推崇,但对于一些功名利禄却是看的格外的淡,因为在他看来,他就是一位对收藏艺术的执着追求者,用自己的研究经验服务社会、影响社会才是他永不止步的艺术追求。(作者:洪健养)
阅读(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