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鲁|我与梵高

2017-7-25  潮望艺术网




杨大鲁   YANG DALU

杨大鲁,1960 年出生于山东省,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工作于山东美术馆艺术创作交流中心。长期从事西画、国画的创作与研究。近十几年来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画展以及学术性展览并获奖,应邀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作品被国内外的艺术博物馆以及画廊收藏,并在国内许多重要刊物上发表。2004年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协会邀请,到欧洲多个国家进行艺术考察及参观访问。



挽歌
450cm×200cm
2008年

杨大鲁的欢乐挽歌
文/李可可
杨大鲁很操心梵高的生活,他把自己所能给梵高的,都在画布上作了安排——女人、朋友以及一个中国式的婚礼……他想让孤苦的凡高少些遗憾。这一切自说自话的后面,是两双眼跨越百年的真诚对视,是两颗心不期而遇后彼此取暖。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160cm×200cm
2007年

我在采访时数次忍泪,事实上,杨大鲁先生并未提及任何与悲伤有关的事。他只是指着那幅《欢乐挽歌》轻轻地说:“我送给他一堆女人,我在后面给他提着鞋,拿着衣服。”全世界都在讨论梵高的价值,赞叹他的色彩、感慨他的遭际,却少有人懂他、爱他本人。狂人离世100多年后,杨大鲁来到他身边,坐在他脚前、伏在他膝头,乐意和他一起骑车、住院、狂欢,一起画画、播种甚至自杀。《吃土豆的人》,杨大鲁把主人公换成了梵高、死神和自己,正如画中所示,生活本身——尤其艺术之路很可能要面对饥饿、孤独与死亡,这些,许多年前父亲就告诉过杨大鲁了。



被灼伤的大鲁
200cm×160cm
2008年



神的晚餐
200cm×150cm
2008年

1986年,杨大鲁被山东艺术学院破格录取。有趣的是,老师后来拿杨大鲁中专时的速写让他临摹。直到现在,杨大鲁扎实的速写功底依然为人称道,只是当初父亲带他去火车站,不画完50张不让回家时,他也曾非常抵触。父亲说,画画要付上代价,更要耐得住贫困和寂寞。

父辈的话,少年人当时未能领悟,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杨大鲁所付的代价已不仅是那每天的50张速写,不仅是虽然专业拔尖却连年“攻坚”央美和浙美(现在的中国美院)而不得的遗憾以及大学时期翻窗夜画的辛劳,与他相伴的,还有后来23年远居鼓浪屿的隔离感,连语言功能都退化、每每一个人带酒雇船出行、大醉方归的孤独,这孤独囚禁了他,也养育了他;压榨着他,也炼净了他。



200cm×1650cm
2009年



模特与向日葵
200cm×150cm
2008年



疯子的教诲
200cm×150cm
2008年



大撒把
200cm×160cm
2008年



带血的耳朵
200cm×160cm
2007年



播种
200cm×150cm
2008年

采访当日,55岁的杨大鲁坐在山东美术馆的咖啡厅里,不喝咖啡,偶饮白茶,一双单纯的大眼几乎眨也不眨地看着面前的人,不躲闪也不逼视,表明他和岁月之间纯属经 过,并未沾染。配上天生的卷发,杨大鲁像极了他的另一位“老友”埃贡·席勒。




自画像
100cm×80cm
2008年

杨大鲁有一张照片经常用在画册上,故意作出很不服、很厉害的样子,了解他的人看了会笑,因为真人版的他温文尔雅、轻声慢语,饭都吃得少。其实杨大鲁觉得自己蛮分裂的,冰与火都是他。

熟识杨大鲁的人,常常津津乐道于他放弃山艺本科,连续五年考央美和浙美,虽然总是专业第一而未被录取这件事,因为他英语不行。最后一次本来已十拿九稳——央美表示,只要不出乱子就破格收他。



追随(1)
200cm×150cm
2008年



追随(2)
200cm×150cm
2009年

杨大鲁永远忘不了考前那一夜的狂欢以及第二天命运的痛击——在中央美院地下室的草窝里,他睡过头了,错过了入场时间!虽然学院依然想留他,但是一张同学联名的大字报贴到了院长门口,违反考场纪律的事实无可否认,杨大鲁失魂落魄,把一块儿带去的学妹也遗忘在了北京,独自回山东了。

央美事件显露了世界的真实面目:有机会也有竞争,有错过也有命定,更重要的是,当时因惜才而为他奔走的许多老师令他铭记——带他“违规”进考场的杨先让老师(当时是央美连年系主任),为他找关系争取最后机会的杨松林老师(当时是山艺副院长,在央美高研班进修),以及在他最难过的时候张开怀抱欢迎他回家、帮他进山艺的单应桂老师……
细细梳理,每一个始料未及都顺理成章,杨大鲁就在各样的意外转折中被打磨成了精金美玉,他越发努力也越发安静,因为心存感恩。



初春(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中国美术馆收藏)
190cm×160cm
2002年



鼓汉子  局部(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480cm×160cm
1999年



大辫子(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167cm×154cm
1994年

“到现在我都没有到中央美院上过学,教书的时候也曾争取去进修,但是没有成功。”

“遗憾吗?”

“不遗憾。这只是一个情结,年轻时总想去最好的艺术院校。其实我现在反而画出了自己。”

1980年,他的国画《新犊》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这件喜事后来被杨大鲁论断为“侥幸”。在展览中,观众都驻足罗中立的《父亲》前面,而杨大鲁上下跑了好几遍,才在一根柱子后面找到自己的画,“太平淡了,缺乏内涵,缺乏冲击力。”大受刺激的杨大鲁从此立下心志:“要么不画,要么就付上代价好好画,画外的东西更重要。”杨大鲁坦承自己在艺术上是走极端的,追求用线表达强烈的情绪。“要么哭,要么笑。”这个人沉静的面孔下有颗狂野的心。有的人之所以沉静,是因为能量都找到了适合的出口,杨大鲁的油画里,有他岩浆般炽热的灵魂,奔跑、呼喊、十字架……每一个符号都是我们身上的一枚碎片,某日碎片合一,人就立在了那里。



红丝带(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60cm×120cm
1994年



踏冬
146cm×114cm
1995年



霜(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0cm×160cm
2004年



放映
200cm×160cm
2006年



鼾夜
200cm×160cm
2011年



垂暮
400cm×320cm
2006年

杨大鲁深受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希望穿过外形直透灵魂,而扎实的写实功底让他在驾驭画面时更加游刃有余。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山艺,他如鱼得水。“我们和现在的很多艺考生不一样,我们是出于真心的热爱,不是被父母逼迫,也不是找跳板、寻出路。”那时校领导明令教学楼晚上要锁好,并派人把守,防止有些学生夜里进去通宵画画而太过劳累。杨大鲁们选择了翻窗而入。在接触到国外绘画大师的作品时,他们更变成了饥渴的干海绵,近乎疯狂地想要吸收和攫取。“要学就学最好的。”杨大鲁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艺术生,现在好多都成了山东画坛的中流砥柱,他们曾经共度了一段多么难忘的追梦时光!



初冬
120cm×120cm
2006年



暖冬
120cm×120cm
2004年



好雨时节
120cm×120cm
2004年



初寒
120cm×120cm
2007年



峨庄老烟屋
100cm×80cm
2007年

在最初苦攻速写时,曾经有人管杨大鲁叫杨采尔,因为他模仿门采尔达到十分相似的地步。后来他转换绘画语言,又完成了与席勒的不谋而和。广州美院的范博先生曾把杨大鲁和席勒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然而“太像了”这件事让杨大鲁有些不舒服,他在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学时,也更多地鼓励学生追求个性:艺术不是克隆,你和我不一样。“如果一个学生很像我,那我就太失败了。”杨大鲁说。

杨大鲁上学时没有学过油画,所以更能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其实之前,西方艺术的种子已深埋心中,所以他既有储存,又有眼界,既有基础,又有自由,抬笔就画。他的第一幅油画画在了包装布上,第二块画布是拼起来的旧窗帘,绷在一个大窗框上,没想到作品入选了中国首届油画学会展,这事儿连他自己都震惊。和《新犊》的待遇不同,该幅《大辫子》摆在展厅第二的位置上。《大辫子》是对一个淳朴时代的缅怀,“我的姐姐就扎这样的辫子,现在看不到了。”




进川藏的路
100cm×80cm
2008年




云顶村
100cm×80cm
2009年



村头
100cm×80cm
2008年




思秋
120cm×120cm
2004年



暮色
100cm×80cm
2009年

从1994年到2014年,杨大鲁的油画和漆画作品先后入选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有时甚至三幅作品同时入选,其他国家级重大展事也从未间断参加。然而杨大鲁并没有四处宣扬,他不想、也不会利用这些来为自己谋取什么。熟悉他的人——如山东艺术学院副书记王力克、著名画家梁文博、岳海波等给他的定义基本一致:含蓄内敛、低调老实、不善言辞、不逐名利、不入俗流,“他是个真正的画家——就是个画画的”,多么朴实、纯粹又高规格的评价啊!

之前,我在与梁文博老师的通话中稍稍质疑他“杨大鲁当时画得最好”这句话时,梁老师一着急,就开始了招牌性的结巴:“就、就是最、最好的!”岳海波更是赞道:“大鲁从人到画颜值都很高。”

像每一位经历过“生产之痛”的艺术家一样,杨大鲁把自己的作品看作孩子。每次参展完毕都把画要回来,并不想着再去参加什么宣传和推介,也不为失去了好多机会而遗憾,“我想通过作品释放和表达,想要追求更纯粹的艺术和人生,我已经努力了,也已经得到了。”他决定继续老老实实地创作,不用相机辅助,只用眼睛和心灵。

2007年春节刚过,一次煤气闪爆点燃了杨大鲁的居所,门窗震碎、物品熔化,他的头发瞬间烧光,但他没有立即逃走,只顾用手扑打油画上的火焰,试图挽救“孩子们”的性命。如今,头发已恢复茂盛,手上的伤痕依然清晰,有些幸存的作品被美术馆收藏,上面还带着烧灼的痕迹。也就在那时,他开始在画中与梵高同行,创作了《病友》等一系列作品——爱梵高,也出于慰藉同病的自己。



晚秋
94cm×67cm
2007年



鼓浪屿街道
120cm×90cm
2007年



傍晚
100cm×80cm
2008年




秋晚
120cm×120cm
2006年

“我们现在已经不同于梵高的时代了,我很想把他所没有的都给他。”《欢乐挽歌》就这样诞生了,正如本文开头所提,梵高被女人簇拥,杨大鲁甘愿给他提着鞋和衣服。事情发生在傍晚的田野,类似电影《苔丝》中的场景。杨大鲁在画中的一回首令人吃惊——他的目光很复杂,他和梵高真的都满足了吗?

他还给梵高操办了婚礼,轿中的新娘竟然怀抱小孩。梵高穿着陕北农民的衣服,胸带红花,斜倚花轿,偷偷地看着自己的良人。“他已经很满足了。”杨大鲁说。

他把毕加索、梵高、席勒、达利这帮疯疯癫癫的画家——当然还有他自己,放在梵高的《囚徒》里。社会往往禁锢艺术家,但心不是囚徒,杨大鲁向往蒙克的那种呐喊,像《铁皮鼓》中奥斯卡一样呐喊,喊碎这个世界,喊醒沉睡的魂灵。在人海中,在黑夜里,在空无一人的旷野上,我们听见自己喊痛、喊饿、喊一息尚存的快乐,我们展示伤痛,从此不再惧怕伤痛。

《病友之二》是杨大鲁很重要的代表作:割耳后的梵高和烧伤的他同处一病室,疗伤的药液是调色油。手枪和子弹散落一床,梵高怀抱象征死亡的骷髅笔筒。他们各怀心事,却有一种同生同死的悲怆。仿佛一切都很阴郁,但是二人啊,何不看看两床之间,向日葵正盛开呢?



晨曦初上
94cm×67cm
2007年



鼓浪屿老宅
100cm×80cm
2008年




鼓浪屿三一堂
120cm×120cm
2004年

如今的杨大鲁,已经从福州大学回到山东美术馆,他很感恩能有这样适宜的工作环境。由于曾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了解年轻人的缺乏和需要,也痛心许多学子盲目散漫、不懂珍惜的现状,所以很愿意承担培养新人的责任,并相信未来更美好。看他的国画,人们很容易怀疑:这和那个画油画的是一同个人吗?这么轻松、诙谐、幽默、充满童趣呢!就像画家梁文博所说:他把小时候干的坏事儿都坦白了。往事不可追,初心莫相忘,用油画哭,用国画笑,一生哪怕再困窘,至少还有许多欢乐可翻阅。梵高、席勒、门采尔、德加在这里和中国民俗相见欢,油画、国画合为一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杨大鲁。

阅读(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