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沉淀需要多少时间——林兵:“流光的痕迹”
2020-11-05 林兵官网

“流光的痕迹”的主题虽是时间,但并非让观众准确了解每幅画的创作时间或是林兵先生创作的时间顺序。展览让真正的时间最终定格在画面之上——颜料被情绪反复地叠加,或是情绪在颜料的反复叠加中成了情感。

在展览现场与一位先生的交谈,他提出了“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情绪需要“时间”沉淀才能变成“情感”。不由得是我继续思考下去:一幅画所展现的是“情感”还是“情绪”不一定是看在这幅画上花的时间长短,而是捕捉那些突如其来的“情绪”,像猫捉老鼠一样的反复观察、捕捉、撕咬、吞咽、内化,才会有将“情绪”消化成“情感”的可能。而在这个“流光的痕迹”中,不大的展厅像是一个酝酿“情感”的场域,使林兵先生还有些来不及消化的“情绪”发出过分浓郁的口感。


林兵先生酝酿得最醇厚的作品,自认为还是柿子为主题的系列作品。那些热烈的红色与黄色,在画布上漫不经心地交融、旋转,仿佛勾画的不是柿子,是嗅过的最甜蜜的味道、是最放肆无忧的愉快心情、是再也无法回头的青春岁月。衬着红与黄的皆是蓝、绿、白、黑这些冷静的颜色:尤其是那绿,薄且轻盈,似那翻飞的叶子,来衬托柿子的浑厚、放肆——好像在此刻回首岁月,即使早已热泪盈眶也可以成熟地对待这份感情。




最具闽南地域质感,则是那些云气的表达。闽南多山地丘林,常年的风风雨雨,使得这个闷热的地方总是有种挥之不去得潮湿。而那几幅表达山间云气的作品虽然并非创作于福建,可那些云气的笔触利用了油与稀薄的颜料造成的轻薄质感,白中透着青或是红的颜色,使空调房里的观众都忍不住觉得鼻尖沾染闽南云雾的湿气。而白色的笔触也不是纯粹的流动着,有时紧促干涩地颤抖、有时流畅舒缓地游走——这些云气怕是也沾染上他情绪的浮动。这可能就是一个地域滋养一个人的方式,就是不知道究竟是滋养林兵先生多一些还是观众们多一些?




还有那些充满趣味的人物小品,不知道林兵先生在这些小画上倾注的时间是多是少,画面里人们暧昧的面目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些抽象作品没有诉说清楚的情愫。也可见他还是个勇于尝试之人,基本上现代主义的描绘方式皆有尝试。这般“玩”法,也展现了他想要惊喜的心理,就像毕加索晚年时说过:“绘画比我强大,它让我遵从它的意愿。”在此刻与毕加索相仿年纪,是否也开始担心被固有风格羁绊,所以才开始做这番挣扎?
 
在前言中策展人就将林兵先生作品的风格定义为一种温和的表现主义。这是在西方美术史语境里的定义,也是非常精准的归纳。这种温和还是传统的,毕竟他本人再次拿起画笔时早是知命之年,那些年轻时的凌厉和凶狠,可能早就消化成了现在每日在画室里的寂静。这些日复一日的情绪还要画多久才会沉淀为感情?林兵先生作为一名现代主义的追随者,在这个以创新为旗帜、个性司空见惯的时期,还可以继续保持存粹的脚步,能走多远走多远——在这条挤满追寻者的艺术之路上。

程曦
2018年6年4月晚

展览现场: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