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开兰:雕塑装置作品《碣石新篇》创作纪实
2020-02-21 冯开兰官网

 作 品 名 称:《碣石新篇》

 作           者:冯开兰

 作 品 尺 寸:700x350x350cm 

 材料及设备:钢筋,水泥,丙烯,摄像头,投影仪 

作 品 简 介:《碣石新篇》的外型是一块巨石,双面刻绘抽象汉字绘画 ,  作品内部是洞腔,仿岩洞,洞壁绘有岩画,可供观众 穿行、探索、休息、欣赏。石顶安装有摄像头,实时将对面湖光 景色,通过设在洞内的投影仪投射在洞内的岩画上。


2017920,受山东省无棣鑫嘉源生态园区及smARTer大地美术馆国际田园雕塑艺节组委会之邀,来自美国、德国,爱尔兰、塞尔维亚、俄罗斯、朝鲜、中国及韩国的19位艺术家共聚在鑫嘉源生态园区,将要开始他们为期一个月的驻地创作活动。


组委会建议大家的创作应尽量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参考无棣的历史人文背景,创作出能够使当地百姓喜闻乐见、参与互动的作品。于是首先安排大家花一些时间去参观、了解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样貌。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

 创作团队游览碣石山后留影


创作团队参观无棣古城

无棣县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最北部,地处沿海。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自西周始,历朝历代都设行政管辖,历史上名人轶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秦始皇为了觅求长生不老药,派遣徐福征集1000名童男童女在这里东渡求药”,还有曹操曾登临此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毛主席也有一首《浪淘沙  北戴河》,其中那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更是被大家所熟悉。

褒斜道刻石
我的纸上作品是从汉字出发的抽象作品,因而对古代的碑帖多有临习。我喜欢各种碑文拓片透过刚劲有力的字迹及漫漶的边空所传递的博大的汉唐气象和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也喜欢石头,面对那些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普通石头,我总是会比身边的人更多地陷入遐思,产生敬畏。

  猎碣石鼓文

 冯开兰绘画作品 《丛林精灵》  2014

  冯开兰绘画作品  《浮图》  2012

冯开兰作品《洪远铭》  2013

因此,很自然地,在团队集体游览了碣石山之后,我就产生了要在一块巨石上进行我的汉字抽象艺术创作的想法。

但没有现成的石头,去采集肯定很费时又要花费巨资。所以在与工程人员沟通之后,决定用水泥塑造一块仿真石头。考虑到鑫嘉源园区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生态园区,作品应该能具有更好的互动游玩的功能,因而决定构建一个内腔,如山洞般可供游人穿越、探索。洞壁上绘制反映古人类生活的岩画。让更多的当地百姓能从更多的角度去欣赏这样一个作品。构思形成后,就绘制了草图交与组委会审核通过。



作品外部设计草图

作品内部设计草图

设计很快获得了批准通过,下面就要开始选择作品坐落的地址了。鑫嘉源集团的领导集体,非常的开明和友善,对艺术有着独到和深刻的见解。由于这个团队的艺术家许多来自国外,他们带来了非常新鲜、前锐的国际思路,作品的创意都非常当代、跨越。国内的艺术家也多是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艺术区宋庄的优秀艺术家,团队成员的作品都具有很深的思想性,许多地方超越了传统的雕塑概念而自成一格。园区领导们非常尊重艺术家的创意,所有作品设计未做任何批评修改,三千亩的偌大园区里,任由艺术家选取自己中意的地址。

听碣石山风景区的导游讲,相传碣石山下有一口古井,井水与东海龙宫相通,井水清纯甘冽,养育了附近几十代父老乡亲。鑫嘉源生态园区的中心处,是一片人工湖,湖中心坐落着一个大型的玻璃建筑,里面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联想到这个传说,就觉得那个玻璃建筑很像一座晶莹剔透的龙宫,我也很想让我的作品沾沾“龙气”。碣石山地处黄河古道,属于历史上的九河之域,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处。总而言之,碣石山的各种传说总是与水息息相关,于是我决定:作品坐落的位置就选在“龙宫湖”的南岸。


2017年10月1日,经过十天的前期调研、作品设计、及创作材料的准备,我的作品在人工湖南岸的选址上,开始挖掘地基。

 10月3日浇注水泥预制件。


 10月6日,预制件凝固,开始正式焊接骨架。

 从9月20日,我们来到无棣,天公就 一直配合我们美好灿烂的心情,一滴雨也没下,可是偏偏等所有都准备就绪,人人都想甩开膀子大干时,老天爷却无情地抛给我们连续四天的阴雨天。即使第五天天晴了,泥泞的工地也无法施工,工期只好又拖延了两天。

 10月13日,在松软泥泞的土地上铺洒上一些坚硬些的土块,希望能早日开工。

 10月14日,工人再次正式进入工地,开始焊接作业。


 10月16日,开始指导工人用弯曲的钢筋造型。



 因为天然的石头会有各种坑洼,所以要造出许多曲面,再加上作品双层结构,内部模仿岩洞,也有很多复杂的造型。由于园区内十几位艺术家同时开始创作,一时间电焊工人成了抢手货。在只有两名成熟焊工的条件下,工人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上千个焊点的焊接。



 10月21日,内层继续焊接骨架的同时,外层开始铺铁丝网。

  22日内层铺网的同时,外层开始铺第一层水泥。

 23日,内层开始铺第一层水泥。


 23日下午4点半,我们已经把外层的第一遍水泥全部铺完,当我回放这些照片,我真怀疑我看错了时间。是的,仅用两天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里外两层的水泥铺设,工人们也累并快乐着,好开心啊,我们合张影吧!

 铺完第一遍水泥,明天就要铺第二遍水泥了,我的刻绘工作就要在第二层的水泥上创作。由于水泥的可塑时间段是有限制的,最佳时间是在一小时到两小时之间。由于我平时在纸上创作,从来不打底稿,我非常享受那种无法预料结局的探险的过程。这次创作,出于安全的考虑,我已经在纸上画了几张设计稿。但我一点都不想用设计好的底稿,我期待意外,期待激情,期待驾驭那随时出现的不可预料与惊喜。正因为这些原因,还有工人的配置及工程进展的不确定性,使得24日的工作变得非常富有挑战性。我只能努力调整好自己,用积极的态度迎接明天的挑战。


10月24日清晨,我被一阵清澈的鸟鸣声叫醒。几只鸟儿在我居住的木屋外叽叽咋咋欢快地鸣叫,我觉得那就是在叫我,仿佛有什么关于我的事情正在发生。于是迅速地简单穿了些衣裳,就开门来到了屋外。十月末的滨州,清晨已经有很深的凉意,我环顾深秋中的木屋外的花坛、草地、还有小树林,绿叶上遍是层层的露珠,飒飒秋风中显得格外冷静和透明。在距离我的木屋十几米开外的人工湖上,正有层层薄雾轻纱般在湖面上弥漫、缭绕,烟波浩渺。我深感意外,没想到我天天路过的这片普普通通的湖水,还能展现这么神奇的景致。



 

因为我的创作有关碣石,所以我查阅了很多有关碣石、碣石山的资料。曹操的那首著名诗篇《观沧海》,我也早已记得滚瓜烂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河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兴奋得不能自己。 大自然给了我何等的恩典啊!我面前的这座小湖,虽不是涛涛大海,但你看它烟波澹澹,阔朗仙逸,不正是当年曹超眼前的辽阔沧海?我脚下的土地,虽然只是鑫嘉源园区的方寸一隅,但它也滋养着百草,丛生着树木,此刻也是深秋之际,我仿佛看到了魏武王当年眼前的景象:日月辉煌,星河灿烂,出焉入焉,时隐时现!感谢苍天给我示现了当年“碣石遗篇”的宏伟壮观。幸甚至哉!也正是此时我内心的最大声的呼喊!

我要把这份人与自然的爱之礼赞,全部融化进《碣石新篇》。

时光飞逝,日月流转。毛泽东主席也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慨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瑟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眼前,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的碣石山,已非昨日的碣石山;今日的无棣,也已非昔日的不毛之地,它处处展现着美好明媚的欢颜,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一起,谱写着新时代的日月新篇。

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感受变革,参与变革,讴歌变革,记录变革。担负历史与未来的传承,完成过去与现在的见证,这就是《碣石新篇》深情的歌咏!也是它应有的豪情!



 有了一个能量满满的美好早晨的,接下来一天的工作一切顺利。

 首先,我捕捉住了利用工人留下的偶然的痕迹的灵感,首先保证了作品的鲜活与灵动。


 其次,我尝试了将丙烯颜料加进水泥中,获得的效果既不失天然石头纹理的自然,又有着绘画般的明朗色彩。我即兴勾勒了草图,然后整个画面一气呵成。工人师傅中午11点给我抹完了整个创作面,为避免水泥变干变硬,我不敢也不想吃午饭,内心里满满的创作激情在鼓荡。我是第一次离开纸面,进行这样的创作,它既考验着我对新材料的驾驭能力,又考验着我的体力,也考验着我对画面的一次成型的控制能力。


 谢天谢地,当夕阳西下,整个画面已在夕阳的余晖里徐徐展开,它质朴豪放,温暖且明亮。我很欣慰:我所习摹的汉代石碑的纯朴大气,先秦篆刻的古拙灵动,都在这里隐匿而又无遗地展现。更重要的,它是全新的石刻艺术,全新的汉字艺术。这整个一下午的灵思奔突,整个一下午的挥刀代笔,整个一下午的杀伐决断,都随作品的渐露端倪而富有了特殊的意义。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刚刚诞下一名婴儿的母亲一样,力竭而欣慰,虚弱而幸福。我觉得自己用尽了洪荒之力,用尽了我十年间对汉字抽象艺术的朝夕浸淫所习得的美的创造的能力;用尽了我到无棣一个月以来的所有的准备与思索,所有的坚持与砥砺。


 当我一个人悄 悄收拾完所有的工具,准备离开工地,夕阳也正悄悄地返回故居。此刻,我的心像这夕阳一样幸福饱满,安静恬然。


 25日,完成洞内的第二遍水泥铺抹。

 26日,完成另一面的外壁刻绘。



这面的创作与前面的稍有不同,因为这面朝湖,我取了曹操《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河灿烂,若出其中。”的字义。保留了一些更完整、可辨认的字形。如“星“、“河”、“日”、“月”,画了简笔的太阳,简笔的月亮、简笔的星星。在画面的下部,我想到了鲲鹏在湖海之上扶摇千里的形象,在整个画面的下半部画了大大的翅膀。也祈愿鑫嘉源生态园区能展翅翱翔,有一个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27日,用一天的时间,与来园区办事的客串艺术家小黑合作,把洞内岩画整体铺了一遍。效果也很出乎意料。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画抽象,实在不知道这把握巨像画面的能力也在与日俱增。

 

10月 29日,将举行本次田园雕塑创作活动的闭幕式,经过几天的全力冲刺,我的作品有望按时完成了,还剩明天最后一天,要给这块巨石一个漂亮又合理的自然纹理。所有这些,都是没人做过的,但愿我们的尝试能一切顺利、完美、成功。




一切顺利,又是用这仅有的一天,顺利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衷心地感谢所有在我的工地工作过的近二十名工人师傅,是你们帮我一切胜意地完成了这紧张、复杂的创作工作,帮我踏上了艺术旅程的一片新天地。

 这次驻地创作,我不但创作上有了大胆的突破。在与诸多的艺术家的沟通合作中也获益良多。

 工作的间隙,艺术家们也经常到工地互相观摩、共同探讨。

 来自爱尔兰的瑞莲是一位热情严谨的艺术家,她对汉字有很多问题要问,沟通中增进了对彼此作品的理解,我也顺便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来自美国的伊莱莎,一个非常富有灵气的艺术家,主要用纤维创作装置作品,本次由于条件限制,用了玻璃钢的材料,作品依旧打动人心。

 德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从事雕塑创作四十余年,作品分布在德国,荷兰、中国等世界许多地方,他说英文慢条斯理,是我最能沟通的老外艺术家,我们经常就宗教,灵性等话题进行探讨,使我受益匪浅。


 韩国雕塑艺术家金生花,广州美院教师,温暖友善,由于工作繁忙仅在无棣工作十天,却让大家非常留恋,难以忘怀。

本次活动总策划祁天极先生与塞尔维亚艺术家高山林

祁天极是著名品牌策展人也是smARTer大地美术馆发起人。他为许多品牌做策划,能非常好地兼顾商业与艺术,让艺术真正地走进生活,走进民间。


邱天,本次活动艺术总监,负责所有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年龄不大,却出色地策划指导过许多商业及艺术活动。本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指挥协调这么多人完成众多大型作品,能力及付出都令人敬佩。

来自上海的艺术家老羊,总钓鱼给大家吃的开心伙伴。也是多次雕塑活动的策展人。我们的作品离得不远,每当我的材料不够用时就得跑到他的工地上去拆借,他总是从不拒绝。在此说声谢谢啦!

来自美国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郭祯。我们是住在同一个木屋的室友,有机会对彼此关注的艺术主题进行非常深刻的交流,她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对女性艺术的独到见解令我印象深刻。


还有朝鲜籍艺术家孙国娟、来自中国的王井、何继、李建章、蓝京华、陈云贵、刘立波、雪琴子,以及俄罗斯的安娜、艺术家兼翻译习拿 ,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在本次驻地创作中,大家的创作都满血生发,精彩连连。


这是园区给我们安排的吃饭的蒙古包,刚好能把团队的所有人员容纳下。每天,我们都边吃边聊,沟通彼此的创作,闲聊彼此的生活。这是一个温暖有爱、互助合作、彼此促进的有品质的团队。全体队员的高效协作和高水平发挥,以及这样的其乐融融的场面,将在每一位队员的生命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感谢园区领导对我们的生活及创作提供了最大力度的支持与帮助。感谢邱景作董事长、李文祥总经理、王海勇总经理、付海清副总经理和向日葵集团的李玉荣女士。感谢园区的所有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员工。


 开幕式上向观众介绍作品


 观众进入洞内欣赏作品

洞外景象投影到洞壁岩画上的效果图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九个国家的十九位艺术家参加,所有作品完工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每一位艺术家都全情投入,放下了很多其他的事情,为自己也为鑫嘉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的艺术,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国界。

愿鲜花记住每一次挖掘的轰鸣

愿白云见证每一朵电花的闪动

愿湖水还能悄悄回忆起我每一次灵思的升腾,

愿小鸟认真地传递我对大地的深情

▪▪▪▪▪▪▪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