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墨韵 指间风流
2020-02-29 萧峻官网
 指画,汉族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绘画,是当今收藏界的一个特殊品类。

所谓指画,就是画家以自己的手掌和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不仅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画出来的作品还别具一番艺术风格。



关于指画之源起,有的说始于盛唐,时有画松名家、京兆少尹左庶子毕宏看见张璪用秃笔及手掌作画,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甘拜下风,从此之后,主动“搁笔”——大概是觉得再画下去,就没什么意思了。人家用秃笔及手掌随便弄弄,就超过你,你还玩什么玩呢?上述说法,由于没有作品传世作证,受到普遍的怀疑,公认的指画创始人是清代画家高其佩,过了一千多年,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大量高其佩的指画作品问世,指画正式现出端倪。


关于高氏的指画艺术,辽阳高秉在其《指头画说》中记载颇为详细。高秉乃高其佩的重孙,在他的《指头画说》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恪勤公(高其佩的谥号)八龄学画遇稿辄摸,积十余年,盈二簏,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备。而室中空空,不能摹仿,唯水一盂,爰以指蘸而习之,觉而大喜。奈得之于心而不能应之以笔,辄复闷闷。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信其大略,盖得其神,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职此遂废笔焉。曾镌一印章云‘画从梦受,梦自以成’。中年画‘推蓬画册’十二页,自题此意于道幅,伯史惠畴一室藏家画,以此为第一神品。”


以指代笔作画,画中一切景物的造型、赋采,均由手指作成,其技法和画面的艺术效果,与毛笔国画大不相同。以指代笔,无论画线、画面,都比用笔困难得多。指上蘸墨所含的水份太多,画到生纸上时,易于泛滥;太少,又易于枯竭。画一条线,也很难一气呵成,要一段一段地由短接长,不象用笔爽快利落。至于墨色,不能一次求得浓淡变化,不象用笔可以随意控制。指头画就是利用这种局限性,别开生面,成为传统绘画中的一枝奇花。


然而,这样一枝艺苑奇葩,自高其佩创始之后,近三百年间,长期缺乏继承名手,直到现代,潘天寿先生的出现。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国立艺专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形成一整套影响全国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还将指画发扬光大,终于使其独步艺林。据介绍,潘天寿的指画沉雄奇崛、大气磅礴,是现代高度继承和发展中国指画的杰出代表。他以指作画时,每一笔都精心推敲,一丝不苟。在“有常必有变”思想的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其画作题材平凡,如《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但一经他手,便能表现出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魅力



潘天寿之后,指画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逐渐涌现了一些优秀的画家。在福建省内,也涌现了一批擅长指画的艺术家,中青年画家萧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萧峻 1966年生于福建大田,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萧峻幼承文化世家熏染,5岁开始笔染书画翰墨,中学之时其作品被选拔省展、全国展。十八岁即于中专学校毕业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书画课程。萧峻一直致力于探索诗、书、画、印相融一体,其作品风格古奥清奇、醇厚飘逸、淋漓淡雅、意境幽深而大气磅礴极富文人情怀之诗意。



萧峻对指画情有独钟,在时人以为“指画为投机取巧之艺术”时,他坚持认为指画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其优势在拙、生、辣、浑,有大象无形之境、斑驳苍茫之美。劣处在不易精细,不易准确,易入野狐之道。”他的指画作品在尝试生宣晕化的自然中以指墨特点融入画面,也尝试重色点彩以显浑厚的墨色交融之美,被同行誉为“手指画重色点彩创立者”终于颇见成绩。萧峻艺术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兼容妆蓄。艺术评论人明君居士称,从继承中国艺术的角度看,萧峻作品“远追王冕、文长、八大、板桥之风”,既有王冕的风骨,徐渭的豪放,又有八大的冷峻,板桥的气节,而从吸收世界艺术的营养来说,他的作品中又有许多西方的元素和当代的精神,可以称之为既立足于传统又解构传统,既运用当代又约束当代,个性鲜明,别出心裁。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正先生评价萧峻的书画作品时称,“一笔一画、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深刻表现出艺术家萧峻对艺术的深刻感悟,寄托着艺术家对生活的向往。”,从风水学的角度看,其作品“暗藏天地之玄机,阴阳之奥密,画中有乾坤,画中存五行”,堪称佳品。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