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键,一个擅于表达自己深层次心理体验的女画家
2017-10-25 余键
余键,一个擅于表达自己深层次心理体验的女画家
童焱

余键说我了解她,让我给她写点评论。
了解?或许吧。很早就认识她,也听她讲了不少故事,什么小时候学习很好,因为喜爱画画,考取了美院附中,当时还是全省前三名。什么上了附中以后,就开始叛逆,开始玩,结果就玩到了浙美国画系。她说,当时觉得浙美国画是最好的,要考就要考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系。她和国画的关系是先结婚后恋爱,考进浙美以后,才开始找画国画的感觉,直到第三年,才觉得国画原来这么好玩这么有学问。再后来,就来了厦门,在鼓浪屿上的工艺美院当了一名专业教员。然后,又发生了一大堆事情,到现在,一切似乎都已风平浪静。说起往事,不论是顺心还是不顺心的,她都可以笑着说,像是在讲人家的故事。
我想,她说我了解她,应该不是在说这些,应该是说我了解她的画,知道她画画的心思。可能是吧,我喜欢心理学,直觉感受也还可以,又是学美术史出身,爱好文艺理论,看她的画,总归会比一般人看得深一些,细一些。看她的画,第一感觉就是她在借画画排毒。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纠结在一起,难以一下子摆脱,画画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抒发郁闷心情的方式,当然,她毕竟是一名专业画家,真正投入到画作中,会不知不觉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她的画是对个人情感世界中的一些神秘情结的表现。很多内容都似乎是和个人潜意识有关。看了,会让不少人感觉难受,甚至是恐怖。如果是一般人,这样的表达,肯定就会被人当成一个疯子,而她是画家,经过艺术化的处理,这些内心世界里的真情实感,就变成了一种可以为大家所欣赏的符号,即便是画中那些带血的东西,也能让人觉是一种另类的美的表现。这就是诗人波德莱尔所说的“恶之花”吗?或许是吧。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她画画是为了疗伤。在很多人眼里,她的画,本身似乎也有病。看起来怪怪的,不知该如何欣赏。我说,这样的怪,在艺术上就是一种美。就像是黑牡丹,虽然她是黑色的,但这样的颜色并不妨碍她的美丽,反而是给她的美丽加了分。
余键画画时很随性,才思像水一样借助毛笔流向画面,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自然得很。她自己也非常享受这样的创作状态,认为画画就该如此。这样的方式好吗?我曾经和她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认为,画画还是应该有所讲究,形式表现上要体现控制力。她似乎觉得我说得对,可是却依然我行我素,该怎么画就怎么画。后来,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我的观点是否代表了男性的审美立场呢?或许她这样画才是真正地体现了她作为女性画家的身份,是一种对于审美文化领域中男性话语的批判。想到这里,我对于她的创作似乎有了一种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是不知道她自己对这个问题是否也有同样的认识。
她最早的画,中规中矩,是美院训练的成果。到了厦门后,她就想走自己的路。把美院那套给丢掉了,另起炉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寻找风格,创立技法,更重要的事是通过这样摸索来重新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条路她一走就是十几年,社会上的不理解,她不在乎,同行间的批评,她也只是听听,听完了,结果还是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我认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理论上的讲述,只能是给点启发,真正的改变,必须是在实践体验中慢慢地发生。如果在实践中没有真实感悟,没有对一种观念形成自己的理解,轻易的改变,看上去态度好,实际上是浮躁,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的画受西方油画图式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毕加索的影子很重。色彩感觉,我觉得有四川画家身上共有的特征,有一种诡异之气。这应该是与四川那块土地上的自然、人文气象有关。我曾多次到过那里,感觉那里雾气重,丘陵多,阳光少,巫气重,容易让人产生种种想象和神秘感。生活在那里的人似乎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画出来的画,怎么看都有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那批东西的感觉。
最近,她的画风有些变了。从一种比较自我的状态走向了较为开放的状态,从一种自我挣扎,嘶叫、恐惧和梦魇的情境走向了平和、开朗和阳光的天地,她的生活似乎打开了一扇和社会交流对话的窗子,她的内心也似乎有了更多的阳光。艺术创作归根结缔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艺术生活的乐趣和残酷性也正在于此。在艺术天地里,艺术家就是君主,爱画什么就画什么,爱怎么画就怎么画,别人是无权干涉的。但是,艺术家这种偏于自我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招致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这时,假如一个艺术家还能够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这样的坚持是否值得坚持,起码态度是令人尊敬的,因为这才是一个艺术家在生活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假如一个艺术家动不动就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和周围人的议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去迎合时流或取悦于世俗,那么,这个艺术家的人格品质上就要打些折扣了。
我真的很了解她吗?每个真实的人其实都是一个迷。我对于她的认识应该只是局限在她的艺术表现上,我希望能通过这个点对她有更多和更深的了解。她是一个喜欢做白日梦的人,梦是创作的主题。有时在死本能的作用下,她画出了类似于17世纪西班牙画家格雷科画作中令人恐惧的景象,有时她也在生本能的作用下,画出了春天般的瑰丽和性感。最近的创作似乎更多明媚,我知道,她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2013/3/12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