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途径:余键绘画小议
沟通的途径:余键绘画小议
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的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中国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西文化的沟通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将是中国学者在未来百年中的一个主要任务。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因素的中国绘画,当然也是如此。如何沟通西方绘画以及如何实现中国绘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今画家的一个刻骨铭心的问题,成为他们绘画创作的一个挥之不去的背景。可以说,有无这一问题意识和创作背景,乃是衡量当代画家之“当代性”的一个重要尺度。1970年出生的当代女画家余键,也敏锐地把握到了时代的脉搏,积极将时代的背景纳入自己的世界,以一种极为个人化、女性化的方式,将时代问题转化为艺术创作问题,并且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个人的画风,探索着中西绘画沟通的方式。
余键绘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个性,与传统绘画风格和流行画风都大不相同:比如,⑴它们一点也不冒充高雅,一点也不虚情假意,它们具有高度真诚的品质;⑵它们并不刻意玩弄技巧,并不卖弄笔墨功夫,它们试图直接表现心灵;⑶它们也不太服从古人的创作规则,不盲目跟随古人的审美趣味,它们是典型的现代绘画。
余键把她的绘画网站名为“心灵之梦”,可谓十分贴切。的确,她的绘画世界的非现实特征一目了然,人物变形、扭曲、纠缠、运动,色彩夸张、强烈,形象被切割、破碎、图式化,空间虚虚实实,飘飘渺渺,很不实在,纯粹想象,宛如梦境。余键的绘画题材和绘画对象是梦境。如弗洛伊德派的见解,艺术本来就是在现实之外的一个“白日梦”。只是做梦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世界也可以视之为梦境,它们是中国传统文人在现实之外的精神寄托,是全体传统文人的共同的梦。表现这样的梦境,艺术家的自然个性就不是特别重要的了,甚至是被要求隐匿的;山水画中“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就是这个原因。余键的梦境却完完全全是属于个人的。她也常常使用一些中西传统艺术的意象,如古埃及艺术中经常出现的眼睛,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鸟和花,但是她所表现的并非什么“集体无意识”,而恰恰就是她个人的潜意识世界。
严格说来,表现民族的梦,其实并不是“梦”,“共同的梦”是不存在的,因为正如所有的死亡都是个人的事情,所有的梦境也都是仅属于个人的梦境。梦境的根本特征就是“不可分享性”。然而艺术的根本特征正是“可分享性”,所以直接描绘个人的梦境的艺术作品是不合法的,必须使用一些被公认的意象或符号,这正是余键绘画被误以为画的是“集体无意识”的原因所在。然而在我看来,余键绘画具有明显的私我性质,它们是个人内心激情的宣泄与告白。她对窥视内心的奥秘持有极为强烈的兴趣,以至于近乎病态,如中邪魔,不由自主地一张又一张地画呀画呀。我以为,一个从未试图窥探内心隐蔽的艺术家,绝不是合格的艺术家。
还有一个极易引起误解的是,余键绘画的主题是性。大约人们一说起弗洛伊德,马上就联想到性。而今既然余键以潜意识世界为对象,那么进一步推出她的绘画表现性,似乎顺理成章。不过我想,余键对性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她确实比较痴迷于男女之间关系的探索,欲望的主题也确实有之,然而其中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迷茫,是困惑,是不安,是冲突,是对于人类世界的两级无法沟通难以交流的一种近乎绝望的呐喊。
因此,余键绘画较为缺少的品质就是宁静。躁动不安乃是她的常态,仿佛内心的热情在每一个夜里如火般燃烧着,烘烤着她,使她坐卧不安,辗转反侧,使她幻象丛生,乃至使她偶有噩梦降临,于是她的一幅幅绘画,恰如心灵被燃烧后所冒出来的一股股青烟。如果不画画,不释放热量,余键似乎将被活活烧死。
心灵冲突,是心灵存在的一个证明,是心灵被发现的一个证明;一个从未感受过心灵冲突的人,乃是没有灵魂意识的人。然而假如我们不使心灵的存在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趋于和谐、安宁和清明,我们必将在冲突中沉溺其中,陷入困境,不可自拔。召唤心灵同时也是召唤魔鬼,如同养虎为患,我们需要具有伏虎的法力。人心是个无底的深渊,窥探心灵要付出代价,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超人的力量。余键自己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但她以为宗教可以拯救这种状态,她相信艺术的终点是宗教的起点。不过我以为,作为艺术家的她并不能借助于宗教的力量,或者说,即使借助宗教力量,这力量也要在艺术中得到现实化。她不能逃避,她需要在艺术领域去尝试,去超越,在艺术领域实现心灵的和谐。
余键的绘画很真诚,始终忠于自我,因而很有个性,但这种自我或个性还没有展示出它的真正面目,因为它似乎还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它被赋予了生命,但是还不擅长开口说话。它左冲右突,它以呐喊显示其存在。所以余键的绘画形式也在冲突,尚未达到和谐状态,还不具有较为稳定的个人面目。她的绘画形式感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绘画。
表现个体心灵是现代绘画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从西方的艺术理论从“雄霸欧洲两千多年”的模仿说转向20世纪初期的表现说便可以看出。因此,探索中国画的现代化,与探索中西绘画的沟通,实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时下流行的大量中国画让人感到当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似乎还停留于中世纪的状态,试图突破这种状态的余键,自然而然地把眼光瞄准了西方绘画。总体上重表现的西方现代绘画,成了余键灵感的主要来源。她对西方现代绘画诸多流派都很有研究,毕加索、马蒂斯、达利……,都是她的老朋友了。她的绘画图式,我以为主要就是对西方现代绘画图式和中国民间艺术图式加以融合的一种尝试。从余键前两年的作品看,外在拼凑的痕迹,还比较明显,尚未达到内在的沟通和融合。
沟通和融会中西艺术并不是不可能的,其前提是,必须找到沟通的途径。惟有发现了一个比它们更高的东西,才能把它们真正地融会贯通。这个更高的东西,只能是画家的真正的自我。你自己是如何理解绘画艺术的?你自己有没有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你有没有觅得从心灵到表现之间的通道?你有没有寻到仅属于自己的形式感?一旦发现了真正的自我,中西差别和中西冲突几乎就不存在了。根据辩证法,两个互相冲突和矛盾的东西,在更高的层次上将达到统一。
因此,绘画意象或造型元素,可以来自东方的或西方的传统,但造型图式必须仅属于个人的,否则只是模仿或拼凑而已。学习传统和学习西方都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学。譬如林怀民的“云门舞集”的舞蹈,可视为沟通中西艺术的一个成功典范。林怀民是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的亲传弟子,受过正宗的西方现代舞训练,而他代表作如《竹梦》、《水月》、《行草》等,以中国的题材,大量吸收了中国的或东方的动作元素如太极拳、中国戏曲、印度雕像等,最后的效果,既是地道的中国舞蹈,又是真正的现代舞。但林怀民的创作之所以成功,并不是靠这些元素的拼凑和堆积,而在于他发现了东方舞蹈动作的根源所在。纲举目张,水到渠成,所谓风格,所谓表现手法,便自然而然地随着这一发现而到来了。
余键很有希望。因为她的绘画始终瞄准了心灵,因为她知道心灵是艺术的源头,只要她对个体心灵的领悟达到更高的层次,并且寻觅出心灵和表现之间的隐秘通道,从而探索出中西绘画沟通的独特途径,那么她的绘画艺术必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