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 论自然美学精神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作者姓名: 余键
学号: 15130200008
专业: 美术
研究方向: 中国画创作研究
指导教师: 唐勇力
所在院系: 中国画学院
完成日期: 2015 年 年 4 4 月 0 10
目录
版权声明 ............................................................................................................................. I
学术规范声明 ................................................................................................................... II
关于学位论文和毕业创作(设计)使用授权说明 ....................................................... II
学位论文电子网络出版授权使用授权声明 .................................................................. III
摘要................................................................................................................................... IV
ABSTRACT ....................................................................................................................... V
绪论...................................................................................................................................... 2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2
第一章自然主义美学观 ..................................................................................................... 4
第一节自然美学精神的渗透 ....................................................................................... 4
第二节自然美学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 5
第三节自然美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启迪 ................................................................... 6
第二章时间与生命的隐喻 ................................................................................................. 7
第一节介绍拉斐尔前派风格及代表画家罗塞蒂 ....................................................... 7
第二节我的创作对罗塞蒂绘画风格的学习与借鉴 ................................................... 9
第三节我的创作对壁画构图形式的学习借鉴 .........................................................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 15
致谢.................................................................................................................................... 17
学术成果统计- - 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 18
学术成果统计- - 展览及获奖 ............................................................................................. 18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对自然与社会的感悟。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成熟很早,因而人们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也涵盖了自然主义的美学观念,这套观念一直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在自然与社会发展失衡的今天,重拾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我创作了这幅《时之翼》,不仅是表达我对于时间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理解,也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吁,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我的创作采用的是写意性工笔重彩画的表现形式,厚重细腻又不失自由灵动,不拘泥于形,着意表现神彩气韵。本论文是与毕业作品紧密结合的,在论文中将作品的思想与内涵诠释地更加细致、全面和生动。
二、 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自然美学的著作及论文不少,例如魏士衡的《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赵安启,胡柱志主编的《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等,但是以此入手,并且把作品与理论紧密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中尤以邵金峰的博士论文《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对本文启发最大,这篇论文对画论中体现自然及生态美学的几个范畴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崭新的解读,将中国古代画论著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并以具体的绘画作品为例进行说明,只是对于作品的分析并未细致地展开,因而整体而言,在理论与作品实践的结合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也正是本文努力的方向。而在绘画对于时间的表现研究方面则有刘悦笛的《中国绘画审美的“时间意识”》,兰友利:《绘画的时间性》,黄洋:《视觉艺术的时间之维》和占跃海:《绘画造型的时间结构》,相对而言多是探讨绘画中表现的凝固的时间或者是瞬间的动态,对于展现生命过程的相关研究则少之又少。另外我的毕业作品有借鉴
英国拉斐尔前派,尤其是其先驱者罗塞蒂的风格,所以在本文中对罗塞蒂作品风格内容及象征意义进行了分析。而对于拉斐尔前派和罗塞蒂的研究,目前的成果并不多,而且多数都属于介绍性和描述性的,在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至今为止研究最为深入细致的是王金玲的博士论文:《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罗塞蒂绘画的时间景观》,她以时间和绘画的关系为核心和线索,在收集了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了对画家时间意识和作品内涵的详细分析考证,对于本文的后半部分有很大的启发。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文献学与图像学的方法,通过对古代画论的梳理与分析,以及与作品结合进行阐释的方式展现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观念的发展过程与现实指导意义,再加上对比研究,深入地揭示时间与生命的隐喻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第一章 自然主义美学观
第一节 自然美学精神的渗透
在科技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问题已经愈发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因而环境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与人类自身发展的深刻反思。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美学又重新崛起,并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自然美学精神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已然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又会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和追求中,影响着我们的艺术理念和生活态度。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广袤、复杂而又优越的地理环境也是形成古代自然美学的基础条件。此外,我国的农业开始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农业文明已经趋于成熟,古代的一些重要自然环境思想也是在这时期建立的。“道然”,“天人合一”都是对农业生产经验的反映和总结。同时,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精神的产生与发展也与中国传统的注重整体与和谐,讲究辩证思维,崇尚道德与伦理的特色分不开。 1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思想才得以在中华文化中发扬光大,并在国画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1 赵安启,胡柱志主编:《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 8 页
第二节 自然美学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以中庸之德为至极,标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同时突出艺术的内在的精神层面。“中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是古人饱含生态意识的存在之思。
图 1 郑板桥《四君子图》
2 中国古代哲学家又长于辩证思维,讲究对立统一,平衡互补,因而从未把人与自然对立,而是强调二者同根同源,互相依存。既主张“天地万物一体”,又主张对待自然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而自古以来占据主导的儒家哲学体系始终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讲求“仁民爱物”,重视道德修养,进而要求“仁及草木”,“恩及禽兽”,使古老的伦理道德思想带有了现代自然与生态伦理的一些特征。反映到具体的艺术中,传统的“岁寒三友”、“四君子”题材历久不衰,以松、梅、竹、兰、荷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这种重视人的节操的传统也是来自儒家,以物拟人,赞花品即颂人品。种种例子,举不胜举。图(1)和谐也是中国画学一直追寻的至高境界,这不仅包括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生命的和谐。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的“疾伪贵真”“法贵天真”[ 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96 页],以及其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美学思想,都把“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作为审美追求,把“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庄子·达生第十九》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作为创作准则。其后魏晋的玄学家们更加崇尚自然,纵情山水,进一步发展了和谐共生的自然主义美学精神,并对当时和之后千年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自然美学的建构过程中,人们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中自然审美资源的发掘和运用。
第三节 自然美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启迪
对于我们现在的艺术家来说,在创作过程中,也要继承和秉持中和之道,始终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平等地关爱天地万物。中国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在技法、主题以及风格方面都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这种独有的美学意蕴值得我们去深思。从构图、选材到笔墨色彩的运用,构成画面的各种元素方面也应该渗透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意识,注重平衡与统一,同时不仅表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也表现出精神生态的和谐。
在本人创作的作品中,生命与自然构成了一幅奇异而美妙的画卷,在对于时间和生命延伸的追寻与思索中,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中,在不同绘画语言形式的学习与借鉴中,作品中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正是由于国画独有的表现技法与美学意蕴,作品中的自然美学精神才拥有了更为可贵的实践价值。中国画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和谐共生的美学精神,应当是一种对于现在已被日益破坏的自然生态与人类精神生态具有救赎意义的美学精神。中国画作品,其自身的具有传统画种优势,是最容易被人接受与理解的绘画表现形式,因而,在呈现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应当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启示与警醒的作用。也只有这样,人类才可能重新思考自然的重要性,思考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思考生命与时间的意义,寻回失去的“本真”,还原生命的本质意义。
第二章 时间与生命的隐喻
第一节 介绍拉斐尔前派风格及代表画家罗塞蒂
拉斐尔前派是诞生于 1848 年的艺术团体,三位发起者都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尤其是最后一位罗塞蒂是这个团体的领袖和代言人。他们质疑当时流行的艺术风格,甚至反对早期拉斐尔之后绝大部分的文艺复兴绘画,只称赞拉斐尔之前那些轮廓优雅,构图悦目的作品。他们崇拜 15 世纪以扬·凡·爱克为代表的尼德兰画家,因为他们淳朴直接,真诚而努力地再现大自然和当时人民的生活,而且更具精神性和道德感。作为代表人物的罗塞蒂很青睐文学和神话题材,创作了大量女性题材的肖像画。他在作品中坚持以写生的方式去描绘自然景色和花鸟鱼虫,这既是拉斐尔前派整体风格的展现,也是罗塞蒂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对时光流逝的不舍。而在客观表现自然对象之外,他也追求人物灵与肉紧密结合的状态。罗塞蒂面对世俗又平凡的时间长河,吟唱了一首生命的挽歌。因为所有生命都抵挡不住身体衰败的命运,面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罗塞蒂内心充满焦虑与恐惧,他将对此的感慨、思考与控诉都投射到了作品中,并审美化地将这些感情转化为另一种审美体验——忧悒之美,这也是他的作品呈现出颓废忧郁而唯美的风格的原因。也正因为不舍年
图(3)罗塞蒂作品
图(4)罗塞蒂作品
华的逝去,所以罗塞蒂塑造的女性形象经常是停驻在盛期的青春美丽而又性感的女子,自然风景也是凝固在四季幻变中某个美好的时刻,这都体现出他对于生命与时间关系的思考与匠心。图(3)、图(4)作品画面是一个静止的又凝固的时间交集,充满了魔幻现实的力量。罗塞蒂还习惯用时间并置的手法,将不连续的时间段进行了有目的的选择。“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时光流程中截取几个部分并置到特定的空间,以不同阶段的不同物体集合或同一物体不同阶段的形象变化集合作为视觉的形式。”
图(5)
图(6)
5 王金玲:《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罗塞蒂绘画的时间景观》,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3 年 5 月
第二节 我的创作对罗塞蒂绘画风格的学习与借鉴
在我的作品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来展现女性的生命历程,与罗塞蒂一样,我也选取了人生中几个特定的片段:有诞生初始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形象,有蹒跚学步的孩童形象,有青春美丽又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以及最终走入婚姻殿堂,建立家庭的年轻夫妻形象等等。这些看似完成了一个人生的循环,但实际上我还是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美”的典型:婴儿是幼小的,柔弱的,因而惹人怜爱;孩童稚气未脱,天真可爱,孕育着希望;画面中占主体的还是年轻美丽的几个女孩,她们不论是整理头发,拉小提琴还是无语对花,哪怕只是抬头眺望远方,都透露着青春时期才特有的青涩和飞扬;婚姻是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转变,如若说在那之后她的青春美丽将随时间一点一点消磨、流逝,那么披着婚纱的她便是青春最绚烂的一笔。所有的花朵都绽放着,枝叶挺立不败,在视觉上创造出各种生命喷薄而出的繁荣景象,生命的过程就用这几个静止而又凝固的片段拼接了起来,接下来会走向的残酷和无奈,已被舍去,只留他们最美的样子。图(7)在罗塞蒂的作品中充满各种隐喻,前面已经提到,他最常表现的物象,如青春的容颜、盛放的花朵、活泼的动物和优美的风景,都是生命盛年的时间隐喻。此外在他作品画面的很多小细节上,都体现了作者精心的安排。比如他很多作品里女子的衣裙上都布满了各种花纹图案,有时甚至直接将艳丽的红色花朵铺到绿色的长裙上,这样的精心而大胆的布置不就相当于把春天的气息镶嵌到了画面之中吗?具体而言,一些特定的花草又会有各自不同的隐喻,比如他常用的石榴是女性生殖能力的象征,这点在中西方美术史上是一致的;百合花则象征着圣母的纯洁;罂粟象征的毒品和堕落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他后期也参与了很多设计实践,所以除了具象的花朵图案,也会运用一
图(7)《时之翼》局部
些抽象提炼的花草图案作为装饰,并通过色彩的浓淡薄厚来衬托出不同女性身上不同的气质和韵味。这些图案充满秩序美感,同时也有变化的形态呼应,再加上有意味的隐喻,完美地装点了他笔下的人物,也装饰了他的梦想,使得罗塞蒂的作品充满神秘感与唯美性。
在我的作品中也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在环境的组织和安排,人物动静的处理,色彩纹样的选择,情绪的确定等上面,我亦经过充分的考虑和取舍。那些郁郁葱葱的植物和灿烂盛放的花朵正如前面所言,是生命盛年的时间隐喻;前景穿红衣侧立,低头望着手中的百合花,神情忧郁若有所思的少女,之所以选择百合花与之她辉映,正是为了隐喻她的清纯善良,不谙世事;苹果在西方神话传说常有出现,有多重意义,远古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正是被蛇引诱,偷吃了禁果,犯戒而触怒上帝被逐出伊甸园,所以苹果又被喻为诱惑和罪恶的象征;我在画面左边角落里安排了一个穿蓝衣戏袍,手握红苹果的小丑,直面观者,似乎正向观者昭示某种预言,亦是喻示了生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诱惑和可能因此而引发的灾祸;图(10)孔雀绚丽多彩的尾羽,掩映着新郎和新娘欢快的身姿,正是对他们美满婚姻的祝福与期许;而栖于少女肩头欲飞的猫头鹰,也是一种喻义丰富的神秘生灵,西方人普遍把它作为智慧的象征,而中国的某些地方,猫头鹰则意味着厄运或不幸,
6 王金玲:《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罗塞蒂绘画的时间景观》,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3 年 5 月
图(8)罗塞蒂作品
图(9)罗塞蒂作品
在此我并不想给出明确的答案,相信每一个观者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我只是将之表现出来,给观者更多个人的想象空间;画面中刚出浴的两位少女,端庄而安详地注视前方,又似在展望未来,无不焕发出迷人的青春魅力和风采;图(11)画面中部脸带金色面具,身着鲜艳红色长裙,正在弹奏小提琴的少女,面具虽然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但是那火红的长裙依然隐喻了她激荡的青春热情;同样都是穿红色长裙,前景手执百合花的女孩却要温柔娴静甚至忧郁不少,因而她裙子的颜色要比之更暗,这小小的差别也正是人物性格差异的体现;画面众多鸟类的描绘以及下方诞生于鸟巢的婴儿,拨弄时钟的时间老人,活泼的小天使以及凝固静止的雕像,一上一下,一静一动,无不点出《时之翼》的创作主题,亦包涵了“天人合一”的寓意。
此外,植物和建筑物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我之所以选择棕榈,芭蕉,龟背竹等,不只是因为它们枝繁叶茂,符合对于生命盛期隐喻的需要,还是因为它们是我长久居住,给我无限生活体验和想象的城市——厦门最常见的植物,那块白色斑驳
图(10)《时之翼》局部
图(11)《时之翼》局部
的欧式大理石门廊,也是厦门鼓浪屿处处可见的景观,几乎天天经过,所以将其置入画面中,构成背景的一个重要元素,除了在作品中影射自己的思想感情之外,一些生活习惯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也自然而然带入其中,这也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在我的作品中最激烈的矛盾冲突,要数背景里大片的海水和水面飞翔的仙鹤。这片海面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用近乎白描的方式细致地画出每一层波纹和水花,仙鹤也是传统中国绘画里的典型意象,这就与旁边明显是西方的女神雕像以及欧式门廊形成强烈的对比。长着翅膀的孩童,虽然理论上应该称为天使,但却明显是传统中国婴孩的典型形象,拨弄时钟的老者却又有西方圣诞老人的影子,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放在了一起,构成了这幅表现时间和生命的作品,但他们又是统一在这种象征和隐喻的风格之下,正所谓“和而不同”,各种元素,各个意象在画面里和谐共生,这正是中国传统自然美学精神的体现,何况生命中本也是充满了矛盾冲突,需要不断磨合,才能走向和谐与完善。
图(12)
图(12) 《时之翼》局部
第三节我的创作对壁画构图形式的学习借鉴
在构图方面,如前文所说,我选择了时间的并置处理方式,有目的地选取了婴儿、孩童、少女、夫妻几个阶段性的时间,并大致将他们以“之”字形排列在画面中。这种时空建构方式有借鉴壁画的运动性特征7 ,亦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蕴。例如在敦煌壁画的很多佛本生故事画中,就会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安排构图,选取主要的情节,完整地展现事件的过程,同时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性。虽然我的画面没有完整的故事,但是选取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也是通过这种时空结合的方式来建构了画面,并展现了生命的一个循环和其中蕴含的思考。图(13)7 秦德梅:《壁画的时空建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 第 2 期
图(13)《王子舍身饲虎图》(敦煌壁画)
结语
天地大美,自然有道,生命从容,活跃其中。我的毕业作品从和谐共生的自然美学精神入手,对于中国画技法和精神进行了新的阐释,意图就在于说明自然美一直是中国画所追求的美学理想,它体现了人们对寄情山水,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活的不懈追寻,内蕴着对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理想生存状态的向往。本文通过对作品背后内涵的细致分析,重申了中国画中自古以来就蕴涵的对于生存的关注,对于生命的解读,对于自然的关爱,对于文化融合的努力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都具有积极意义。
图(14)《时之翼》
参考文献
1.王金玲:《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罗塞蒂绘画的时间景观》,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
文,2013 年 5 月
2.(美)克雷纳编:《加德纳艺术通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01
3.如山:《禅与艺洪州禅之缘·心·意·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12
4.占跃海:《绘画造型的时间结构》,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年 5 月
5.王金玲:《罗塞蒂画作装饰性风格中的时空意味》,《艺术探索》,2014 年
01 期
6.王金玲:《罗塞蒂作品中花草形象的装饰性审美特征》,《艺术探索》,2010
年 02 期
7.呐喊:《命运注定的女性——浅谈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的女性题材创作》,
《荣宝斋》,2011 年 12 期
8.佚名:《神秘而浪漫的拉斐尔前派开创者——罗塞蒂》,《美术大观》,2013
年 09 期
9.王雅儒:《拉斐尔前派的梦》,《世界文化》,2006 年 11 期
10.李建群:《从浪漫到象征和唯美——拉斐尔前派之路》,《美术》,2008 年
02 期
11.周洁:《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颂雅风·艺术月刊》,2012 年 09 期
12.刘悦笛:《中国绘画审美的“时间意识”》,《东方丛刊》,2000 年第 3 辑
(总第三十三辑)
13.兰友利:《绘画的时间性》,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3 年 5 月
14.冯坤:《从敦煌壁画的构图浅谈叙事的时间与空间》,《文学教育》,2014
年第 5 期
15.陈江晓:《敦煌壁画构图分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9 期
16.蒋继华:《带着枷锁的舞蹈——壁画构图的限制与弥补》,《南京艺术学院
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 年第 3 期
17.谭玉龙:《破解中国古代壁画构图之谜》,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6
年
18.王耘:《中国佛教叙事性壁画的构图形式及其内蕴理念》,《装饰》,2005
年第 6 期
19.翟晓冰:《中国古壁画构图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6 期
20.张世彦:《壁画的构图》,《美术研究》,1984 年第 1 期
21.李清利:《浅析敦煌壁画构图的形式美感》,《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2011 年第 11 期
22.秦德梅:《壁画的时空建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 第
2 期
23.王金玲:《论绘画中时间意味的表达》,《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2 期
24.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年
25.万志全:《汉魏六朝道家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年 5 月
26.魏士衡:《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 年 4 月
27.李思孝编著:《西方古典美学史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12
月
28.卢建荣:《魏晋玄学的自然观与自然美学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2009
年
29.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1
年 5 月
30.赵安启,胡柱志主编:《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2008 年
3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03
32.黄洋:《视觉艺术的时间之维》,《艺术研究》,2010 年 5 月
致谢
在举笔开始写这篇致谢的时候,才猛然发现我即将与自己宝贵的央美学习生涯说再见了。在美院学习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是我收获了很多,美院良好的学习氛围一直感染着我,也激励我不断进步。心中非常不舍这段美好的学习时光,老师与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至今历历在目。首先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导师唐勇力先生,先生德高望重,虽事务繁忙,仍耐心细致地指导我们学习,并且对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严格要求,是我们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先生对我的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也一直十分关心,定期询问进度,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在我踌躇不前时,总是唐老师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另辟蹊径。没有唐老师的指导,就不可能有毕业创作《时之翼》和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其次要感谢美院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你们的陪伴让我在这两年里过得非常充实而又快乐。尤其是张依青,张震,穆赛,刘德生,李春兰等同学,经常与我在专业上相互探讨,互相激励,在我因工作不得不离开北京之时,还帮助我处理毕业作品的装裱等琐事,让我可以在最繁忙的时候能够两头兼顾,衷心地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希望你们以后一切顺利。还要感谢我的室友周磊,于珊珊和杨宇源三位同学,你们的陪伴和关心让我在 411 生活的一年时间里非常开心。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你们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一直以来才可以放心追求自己喜爱的绘画事业。总之,所有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师长和亲朋们,衷心谢谢你们!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序号 作品/论文/著作名称 期刊/出版社 发表时间 作者排序 备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序号 获奖/展览名称 主办单位 时间 级别 备注
(本表仅作为统计格式使用,可根据实际成果进行增减)
要求:
1、在读期间研究生作品参展、获奖,论文发表、出版都可计入;
2、凡列入统计的项目,需另提供以下证明材料均以 A4 纸复印后交至院系
a 期刊文章、作品发表需提供期刊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页及内容页;
b 专著发表需提供封面、封底、版权页及内容摘要、目录;
c 展览及获奖需提供入选或获奖证书及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