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词:何继、批评家、诗人、艺术家、水墨涂鸦、彼得.伊利亚德、生活过去未来、新的世界、恢复、重组、荒谬、玄幽、语言、预见未来、新审美、线条、心灵触味的回归、第三代绘画、后工业文明、启示、语言量器、第二代绘画、摆脱与独立、文明时代人类工业智慧已知图
古往今来,真正的艺术家们从来不缺少素材,这源于他们自己的内心和时代,就拿中国画来讲,它已经流传到了今天,许多匠人开始了传承之路,有些艺术家开始了创新探索之路,探索美术史上的未知区域(盲点地域),这就像一次远征,原有的土地十分熟悉,甚至已经资源枯竭,所以需要发现新大陆,开始挖掘新资源,这些更偏向于艺术家自身的思维领域,看你如何梳理现有的自身绘画元素,并使用一系列的未知思维动作达成自己想要的定点,从起点到定点,构成一条前往新区域的抛物线,新鲜感和对已有事物的乏味使你做出了这一些列行动。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艺术家就是一位在传统艺术上进行创新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更多的现代化事物,还有不断扩张的艺术元素版图,以及他的“第三代绘画”,他就是“何继”。
何继
HeJi
80年代出生于福建上杭,现居北京,
Bornin Shanghang, Fujian in 80s, he now lives in Beijing.
著名当代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诗人
Famous contemporary artists, critics, curators and poets
80年代出生于福建上杭,现居北京,何继被人称作是这个时代不可忽略的批评家、策展人、诗人和艺术家。他是中国艺术界一颗垂直运行的新星,有人认为他的光晕明亮而暗淡但恰恰又符合他自身的旷野。
他所表达的思想均与生活现实有强烈的交汇,何继致力于诗性的水墨涂鸦呈现出后工业文明种种镜像带给了我们启示。
他的文风的奇掘、突兀、劲爽……形成了自身的语言量器,他常在写作中加进诗歌、小说以及寓言故事的结构和意象,更加使文章显得丰沛、离奇,常让人感到荒谬和玄幽。他认为他所构建的文字都是预见未来的途径……因此,何继的写作与众不同。
艺术家何继 年历
(2003-2018展览/策展/出版记录)
2018月8月 担任《行韵何方》2018当代艺术作品展学术主持 北京
2018年8月 担任《为观几何》飞了、丽莎艺术双人展学术主持 798艺术区
2018年8月 《磨砖》第三届长城之巅艺术展担任学术主持 北京
2018月8月 策展《次重生》▏刘国义画展(深圳朴石艺术馆)
2018年7月 策展语言的栅栏|王笑今全国巡回展(深圳站)
2018年6月 《耍大牌》2018何继个展·壶系列 北京
2018年5月 策展熊龙灯《红菌》全国巡回展•北京站
2018年4月 诗歌作品发表在《诗歌月刊》安徽
2017年月11月 “工业置后”与连州第13界国际摄影节平衡展—何继艺术巡回展第三站 连州
2017年月11月 “工业置后”何继艺术巡回展第二站深圳朴石艺术馆 深圳
2017年月7月 “工业置后”何继艺术巡回展第一站南京更斯艺术馆 南京
2016年 作品发表在201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6年12月 上上国际美术馆十周年展 北京
2016年10月 在798宏约当代艺术中心“熊龙灯、王勇、何继、雷刚”四人展。
2016年10月 作品参加宋庄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特展 北京
2016年10月 担任“言小雨个展”学术主持 北京
2016年9月 策展“逆向蔓延”后宋庄水墨提名全国巡回展 北京、成都、深圳、广州
2016年9月 参加中国新水墨画暨名家邀请展 四川
2016年9月 出任四川现代青年艺术院副院长。
2016年8月 担任《扫天捕云》长城之巅艺术展学术主持 北京
2016年5月 策展“艺术家陈栋个展” 北京
2016月5月 任上上国际美术馆学术部成员 北京
2016月5月 任《宋庄艺术论坛》副秘书长 北京
2016年10月 出任《当代艺术》报主编 北京
2015年 作品发表在2015《中国当代艺术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年12月《后工业系列》参加“上上国际美术馆”个展 北京
2014年10月《自行车系列》参加798第3届艺术节“推介展” 北京
2014年8月 水墨作品《献给苏格拉底的自行车》入选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 南京
2014年8月 从广州小洲艺术区迁移到北京宋庄成立何继工作室
2013年 《广东省何继水墨巡回展》,在广州、珠海、茂名、番禹、顺德等市展出。
2013年《参考消息》广东版整版报道何继水墨艺术。
2012年 出版水墨画册《我不是弑鹤者》。
2009年 出版“何继诗选”,个人诗选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北大.清华等全国五十多所图书馆收藏。
2008年 广东画院举办何继书画篆刻展 广州
2003年 福建龙岩何继书画篆刻展 龙岩
关于何继的 第三代绘画
(走出第二代绘画)
第三代绘画是指对未来崛起的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水墨涂鸦的诗性表达绘画群体与个人。
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过去”。第三代绘画主张未来空间引领已消逝过去,深刻揭示了“人”活着的虚拟世界的‘梦境可能性’,让人类重新发现被人忽略的.更奇妙,无法言语的世界。画家通过卓越的想象描绘出新工业时代进入文明的种种迹象,并把理想变成“必定呈现的可能。”这种可能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科学应证科幻的转化。中国新水墨绘画消解了垄断近千年的文人画体系,第三代的特征更是一种“心灵触味的回归”以及“对未来时代人类生存与行为的预言”,从中国画命脉解析,第三代的形式新颖,多以爆炸线性缠绕排列,并参以点.物器.意象……组合成一副“文明时代人类工业智慧已知图”。或者“人观察世界科学的新审美”,其中线条更加以膨胀.夸张.爆破.横裂…….既假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又保存了中国画源本,正因诸上因素,第三代成为当下艺术界发出独特的声音和不可忽略的现象之一。
第三代绘画已走出中国的“第二代绘画”困境,在过去的形式加以重建.破坏.恢复.组合……让个人意识发挥到极致,它不断地从传统绘画语言中自我救赎,摆脱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