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耘在攀西地区穿行了10多年,然后在西昌四牌楼买一栋老房子,一住就是10年。
他常常坐在老房子的天井里,喝一壶茶,画画或者抽烟,然后等西昌温暖的阳光从院墙的东头移到西头。天井里很简单,两坛清水里养着鱼,如果在春夏,一面房墙会长满爬山虎,另三面是斑驳的土围墙,黄泥随时都要掉下来,如古旧而易碎的回忆。
他的画经常挂在国内外的展厅里,被海外职业收藏家和政要收藏,他也常常游走在国内外各个城市,但最终,他又回到四牌楼的这方天井里。
他一直画着大凉山,他说,只有回到这里,才有最佳的创作感觉。
最近,他的住处,也即大凉山画院正在搞一场新春画展,川内一些画家的作品,由四川美术馆主办。
他坐在展厅的窗前,一套旧茶几上,一壶温存的红茶。
他说,他热爱大凉山,更痴迷彝族色彩。他在法国学画时,就被后现代派的色彩运用所吸引,后来见到彝族服饰上的色彩搭配,更是被深深震撼。他甚至觉得,彝族人民对色彩的归纳,比西方后现代派还要清楚。
这种对大自然的归纳所得的色彩,是那么的准确、简约、夸张,对比强烈,强过度,色系间带着强烈的冲击力。
这深深影响了他的绘画,如今,他正在尝试的,就是将彝族色彩赋予当代性,用绘画语言,将一种传统的,地域的色彩,以当代性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他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画大凉山,甚至走在北京,美术圈的朋友也一眼能辨出他就是来自山里。
过去几年,他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表达形式,没有固定自己的画风,在一种自己感悟出的规律中行走。
他画大凉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觉得,那是一种感受,也如数学公式一样,在这个体系里,他在求证自己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他对凉山的感情,也是凉山给予自己的艺术生命。
他说他已经离不开了凉山,他说,不论绘画还是文学,都需要坏境的塑造的,而他的创作环境,在凉山。
他走过很多地方,最终在凉山停留下来,然后再也走不出去。他会经常去北京,但在北京待久了,他就渐渐失去了创作的感觉,然后又赶紧回来。
魏耘(木旺)
祖籍福建厦门,1959年生。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93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1998年研修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美国大都会世界艺术家俱乐部会员,世界艺术家联盟平面造型艺术美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美术家理事会油画艺委会副主席,大凉山画院院长。
魏耘在大凉山十数年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他对大自然及人文情怀的新觉悟,奠定和造就了他“意象主义”的创作根基和标志符号,也成就了他的艺术探索和创作收获。
魏耘的大凉山意象主义系列作品大都被欧美等海外职业艺术收藏家和政要,以及国际著名博物馆、艺术院校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