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漆打磨“丝路妙音”
2016-03-24 周榕清官网
作者:周榕清(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漆画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说它古老,是指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原料,大漆的使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漆画相对国画、油画而言,独立成画种不过几十年左右。漆画光泽清明,亮度典雅,观赏性好。许多漆画既是艺术品,也是装饰品,成为壁画、壁饰和屏风等的重要表现形式。

“丝路妙音”系列之童戏(漆画) 周榕清

我的漆画创作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重在表现对故乡土楼的乡愁和依恋。第二个阶段以土楼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符号,结合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将土楼与传统山水熔为一炉,表达对天地人和的一种思考。第一、二阶段,题材上彼此关联,或许可归为乡土摹写与山水思索,即乡愁一类的作品。第三个阶段,则是从2009年至今,由于对外艺术交流渐趋频繁,反过来激发了我对历史文化的多角度、多侧面的珍视,我开始从中国古代传统壁画中汲取营养,寻找新的漆画艺术载体。

“丝路妙音”系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发酵、萌芽。所谓妙音,即妙音鸟,在梵语里面叫作“迦陵频伽”。相传,它在未破壳时便会啼鸣。它的嘴上有七个音孔,每个音孔都能发出不同的单音。每当季节变化,它便吹奏不同的曲调,声音美妙,悦耳动听。它还有翠绿的羽毛,色泽亮丽,体态轻盈,四处传播梦想的种子。因此,妙音被视为一种具有神性的吉祥之鸟。据史料记载,妙音的传说最早出自于古代希腊。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延展,妙音形象由印度传播到中国,并与中国文化融合,进而逐渐发展为象征平和、慈悯、喜乐的飞天形象。2010年底,我利用假期重温敦煌洞窟壁画、麦积山石窟壁画,当眼睛又一次停留在妙音鸟这一形象之上,被它的生动而柔美的线条与表现形式所迷住时,很快就有了一种创作“丝路妙音”漆画系列的冲动。

“丝路妙音”系列之丝路千里(漆画) 周榕清

确定选择“妙音”为题材进行创作以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内心都处在一种昂扬、激动的状态。但是,在具体考虑应当怎样以漆元素呈现妙音鸟作品时,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作为一种与传统漆画相似又不同的漆作品,“丝路妙音”系列要在平面的画布上展开,漆的语言、工序却样样不能缺。经过反复的斟酌,我决定不再一味追求漆材质的炫目光泽之感,而是髹漆打磨形成粗犷含蓄的视觉效果,在画面上保留古典绘画内在的统一、宁静之感。

到制作的时候,我将上等麻布作为地胎,并在地胎上刷底漆、刮漆、做底漆,反复多次直至打磨平整。然后,将设计好的画稿,用拷贝纸描绘好复制在漆底板上。采用天然的漆液粘贴与生漆厚涂相结合的办法,使肌理发皱,并在干燥后用刻刀切去多余部分。接下来,根据画面所需的色调、形象,调制出所需的色漆,进行不同表现手法的描绘。

由于“丝路妙音”系列作品想表现一种斑驳沧桑的艺术效果,所以还需要对事先设计好的点线面进行折压、雕刻、拍打、揉搓,使漆面有些不期然龟裂的点、面,以及不规则的纹路开裂线。这时候,用薄漆液髹局部或全部的描绘形象,再把金、银箔贴在需要的部分,用较大的羊毛笔轻轻拍打,使箔粘牢。同时,根据需要用砂纸打磨,使线与面相互交融,自然衔接。根据画面的要求,从画布边沿抽出部分麻丝,使其在随意中又显得错落有致,富于节奏变化。然后用透明漆、透明色漆在漆面罩染或根据色调进行局部渲染与打磨。最后再用提庄漆(一种上等生漆)反复擦涂多遍,直到做出理想温润的画面效果。

“丝路妙音”系列共25幅作品,前后实际制作逾一年之久。而当我真正开始着手之时,正好到东京艺术大学从事学术访问。为表达对“丝路妙音”系列作品的肯定和认可,东京艺术大学举办了“丝路妙音——周榕清漆艺作品展”。2017年,“丝路妙音——周榕清漆画展”再一次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鸠山会馆举办,展出全部作品25幅。其中一幅作品由鸠山由纪夫先生收藏。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1日 11版)

作者:2018年01月21日 11版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