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艺术: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2018-12-23 周榕清官网
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以开风气之先载入史册。

而进博会的艺术品展示,也同样与有荣焉。古今艺术横穿千万年在今天重逢,不只传递中国文化,更形成文化的对话,促进文明的互鉴。

在这次进博会主会场的迎宾大厅与中方领导人会客休息室的四幅重要上位的画作,分别是:

陆光正的东阳木雕屏风作品《锦绣中华》

姚建萍的刺绣《玉兰飘香》

陈琪的国画《春风又绿江南岸》

周榕清的漆画《春和景明》

它们在“隐”中凸“显”,很好的突出,烘托了进博会的主题。

从一开始,进博会艺术总监童雁汝南,就给进博会艺术空间的布置定位为“隐”,从而更好的凸显进博会主题的“显”。

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的显角就是中国的硬实力,隐角就是中国的软实力;显角就是中国的科技与社会发展,隐角就是中国的文化复兴;显角就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隐角就是以画讲中国故事。

这四幅“最中国”的画作,很好的在进博会中隐中显;显中隐,体现中华文化阳刚与阴柔的和谐统一;达到了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展示的和谐统一;讲好中国故事与“一带一路”故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和谐统一。

悠悠五千年,巍巍华夏情。中华文明自诞生以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言以蔽之,全靠两个字“文化”。

而中华文化的流通全靠两条大动脉……文化的任脉与督脉。中华文化的任脉就是“可言传”的经史子集;中华文化的督脉就是“可意会”的艺术。从他们的力作中,来参加“进博会”的四海宾朋,就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悠久与魅力。这些大师,有的是该画种的非遗传承人;有的是该画种的领军人物。而“进博会”迎宾大厅这四幅国粹巨作,既有代表中国文人精神的国画;又有代表中国工匠精神的工艺美术……木雕,苏绣;又有从工艺美术中脱颖而出,如今也成为中国美术新画种,融合了中国文人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中国漆画。

总而言之,这些国粹艺术所代表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劳动创造。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老祖先什么时候懂得用木头盖房子,就有了木雕;老祖先什么时候懂得用木头做生活用品,发现了漆,就有了漆画;老祖先什么时候懂得养蚕抽丝,懂得使用针,就有了刺绣。这些国粹艺术都非常接地气。它们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它们在首届进博会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示给世人面前的是一条活生生的四足中国文化龙。

进博会的艺术品展示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除了进博会迎宾厅的国粹艺术作品展示之外,在进博会的其他区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展示。

来源:搜城记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