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彰见笔 色墨清新
文/林英仪
潘天寿题拟晤涛山水轴: 「苦瓜佛去画人少,谁写拖泥带水山」。石涛破历来画家讲求墨分五色、匀净的通例,善用浓、淡、渴、水,江河挟泥沙齐下的拖泥带皴,为后人所拜服。历来画家以浓墨易滞、淡墨易薄,有的浓淡分用,以涂抹手法,平板而无灵气。

白磊 早春
近年来曾读白磊的画,知道他从石涛的水晕墨彰的画理中进行探索,这次读了上海书画出版社刚出版的《白磊书画选》,深感他已进入了有所突破的境界。

白磊 春风入我家
纵观《白磊书画选》,欣喜白磊的作品已有了他自己鲜明的面貌,形成晕彰见笔,色墨清新的格调。他善于把画中事物的骨法用笔,益以行草书法于绘画,锋芒不露,互破有笔,泥里拔钉。如《富贵花将墨写神》、《春意图》、《清荷》等,气韵生动,在骨法用笔的基础上,以泼墨、破墨、积墨,充分发挥墨、色、水的变化效果。在丰富的墨色变化中,把主题事物,用不浓的色彩加以提出,令人在浑化的墨韵中看到清新醒目的几点色彩,因而特别突出而提神。如《滴露研霜》图中的黄菊、《初春》中的一对小鸟、《鱼乐图》的金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沿袭许多入追求的西洋构图的填满'所表达的主题形象异常简炼,或左右、或上下出笔,概括完整,令入观后有爽朗明快之感,因而能与读者共鸣。因为他深谙中国画必须有全面素养,包括书法和抒发情感的题跋,既很好地继承民族形式,而又焕发出清新的时代气息。

白磊 艳阳天
白磊的书法素养,已经在他的绘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行草揉合了黄道周的折叠相续和张瑞图的痛快斩截书风,峻峭险劲,别具一格;篆隶作品《读书万卷始通神》、《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用笔洒脱,章法奇特,乃有新趣。

白磊 和风
白磊中学时代随厦门著名工笔画家黄敏习工笔花鸟画,受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随后,醉心于大写意花鸟画。二十多年来孜孜以求,敏而好学。从揣摩名家手迹、探讨现代画坛新人新作中,他发现凡有成就的艺术家,莫不有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功夫在画外!为此,他努力读书,开阔视野,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涵,生熟循环,获得成功。《画选》的出版,正是他心血的结晶,有是新的创作起点。白磊才及中年,富有感情又谦冲得体,来日方长,知其于书法与文学,必将有更幽邃的心得,当能有更大的成果。

白磊 行草苏东坡诗
——《厦门日报》
林英仪
已故著名书画家,原厦门书画院副院长。先生艺术造诣颇深,诗、书、画、印四绝,在闽南戏曲和方言研究诸领域也多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