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通化写生作品
2018-07-17 李振宏
山水入画,紫气东来。
 在春夏时节,走进位于长白山南麓,素有“紫气东来”之称的吉林省通化县东来乡,首先见到平整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争艳,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文化墙上绘制的尊老爱幼、倡导新人新事新风的图画让人耳目一新,田野上绿油油的庄稼与青山连成一片,犹如一幅鲜活的水墨丹青随着山谷展开。
 东来乡依托“紫气东来”的优美生态环境,全力加快农村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建设。“窗户纸糊在外,草坯房子篱笆寨,烟囱砌在山墙外,南北大炕对脑袋。嘎拉哈决胜败,摇着秋千真自在,唢呐花轿等在外,新郎骑马娶真爱。”东来乡鹿圈子关东民俗村就是以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工具、饮食为特色的民俗旅游观光村落。这里建有满族、朝族不同风格的特色民居及农家小院:有展现长白山区木把文化的木刻楞房,有青砖灰石的满族大院及小户人家的泥草房,有风格不同的朝鲜族民居。还有上千件民俗物品,展示了关东风情、农家生活风俗和农业生产风俗。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墙,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述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又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东来乡鹿圈子村凭借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是目前长白山区典型的保护完好的传统村落,浓郁的民族文化痕迹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展现着民族的特点。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墙、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述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那斑驳的、陈旧的牛皮靰鞡、辘轳井、煤油灯等会清晰你一段段模糊的记忆。走进风格独具的满族、朝鲜族小屋,你会感受到浑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上阵父子兵》、《远去的飞鹰》等影视剧都在此取景拍摄。 
清光绪三十四年,有60多人垦荒分散居住在现鹿圈子村和大西岔村,他们在山里挖一些地窨子做房饮炊。早年这里鹿较多,猎人经常在山中挖上一个个近3米深的鹿窖,内底按上硬杂木扦子,上面杂草、树枝遮掩,用来捕鹿,即称“鹿圈”,满语挂锅之义,“子”是汉语的口语,因此得名鹿圈子。当时,按地理面貌区位划分,分别称前、后鹿圈子,有44户,216人。
随着时代发展,鹿圈子村村庄建设日新月异,交通四通八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有的土路变成崭新的柏油路,两侧的住宅现也整体修缮,而老村仍保留完整的20余处院落,独立又相通,高低错落,其民居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大部分院落依旧保存完好,随处可见的木屋、古井、石碾子,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新村和老村呈现出古今争辉的特色,乡土韵味十足。















【东福村写生】布面油画 2017 60*80


【鹿圈子花开】布面油画 2017 70*90


【复兴村写生】布面油画 2017 70*90


【东兴村三社写生】布面油画 2017 70*90


【五人把村写生】布面油画 2017 70*90


【杉松窝子写生】布面油画 2017 70*90


【东福村写生】布面油画 2017 70*90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