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中国美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倡议—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 “两当兵变”旧址)
2018-05-17 董希源
4月21日,画家董希源来到了甘肃省陇南“两当兵变”旧址,开始了他红色写生之旅第11站的现场写生创作。

昨天董希源还在海拔近三千米的六盘山上挥毫,今天中午又出现在秦岭深处的两当县老南街头,对着“两当兵变”旧址画了起来,其一日千里的神速令人惊叹不已!的确,昨晚在六盘山上写生收工后,顾不上好好休整,就驱车五百公里,爬过秦岭,穿越灵官峡,沿着蜿蜒曲折、狭窄绵长的山间公路,一路狂奔,直扑甘肃省两当县。一抵县城,也没有稍作歇息,就摆开了架式,全神贯注地投入写生创作。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川交界的秦岭山区。该县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重要活动地之一,80年前,这里曾经发生了著名的“两当兵变”,这里也是兵变领导者之一的习仲勋同志走上革命生涯的重要开端。

1929年起,中共陕西省委派人到杨虎城部陕西骑兵第三旅二团二营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4月,经陕西省委同意,该营建立了党委,习仲勋任书记。1932年3月,营党委准备利用该营即将从驻扎地凤县、两当县出发前往徽县换防之机发动起义。起义地点确定在两当县城,起义后部队前往旬邑县与刘志丹率领的革命武装会合。1932年4月2日零时,在两当县城起义官兵击毙顽抗的敌对分子,解除了敌对势力的武装。习仲勋等起义领导人在兵变旧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战斗。参加起义的200多名士兵在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沿两当河北上,于3日到达两当的太阳寺,部队在此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两当兵变”如同惊天霹雳,唤醒了白色恐怖下的甘肃人民,鼓舞了革命斗志,拉开了甘肃革命斗争的帷幕,为陇南乃至甘肃地下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对西北革命历史颇为熟悉的董希源,很早就萌生过来两当县采风写生,创作一批反映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闹革命等红色题材作品的念头,他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关西北红军历史题材的国画作品,尤其是山水画作品,在国内画坛历来就是个薄弱环节。这次红色写生之旅计划确定后,两当也就理所当然地纳入计划路线之中了。为了尽早完成这一心愿,他一路上左催右促,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现场写生既考验画家对所要表现对象景物的归纳、提炼能力,同样也考验其细致与否的观察力和大场面透视的基本功。兵变旧址位于两当县城的老南街,是一座典型西部风格的三进院清代古典建筑,这是今天董希源现场写生的重点,也是整个画面的主体。古典建筑的描绘,要求透视比例必须准确到位,马虎不得。所以为方便近距离观察,董希源干脆将画板架在旧址门前五六米处,然后以近似工笔画般的长线白描手法,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细描慢钩院落外形基本框架结构,半掩半开的铜钉门板,就是门柱、门墩、门额、砖雕、梁柱、雕饰等细节结构也不粗疏应付,并尽量强化其古朴元素,以期能够更逼真地表现原状原貌,营造三十年代初的特定氛围与时代气息。

古建筑的描绘靠的是死功夫和泡时间,要有绣花女般的耐心与细致。夕阳已经西下,时针指向七点半,但董希源依然不愠不火、不紧不慢地半蹲在画板前,完全不理会旁观者的提醒,因为他想在天黑前将旧址外形基本勾勒出来。但山区的夜幕落得早,初稿尚未过半,只好先暂告一段落了。


 晚上回到旅馆,却是翻过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仍是这件作品的构图问题。两当兵变的几个要素怎么体现?流经县城的小河怎样摆置?新的纪念馆要不要放进去?周边的群山要截取其中哪几座山峰?有时夜不能寐也有其妙处,那就是思路逐步清晰了起来:把兵变旧址置于整个两当的大山水中来处理,既突出旧址主体建筑,又能体现整个两当县城的风貌特征,从而架构起一个更宏大的历史场面与叙述空间。

好不容易迷糊了一会儿,天却已发亮,简单洗涮了下,也顾不上吃早饭,董希源便急匆匆地来到两当河边,在江滨逡巡徘徊。几经观察,终于在“两当兵变”新纪念馆前的河对岸停了下来,确定作为新的写生点。


此时的江滨,小河流水潺潺,绿堤柳浪闻莺,新的兵变纪念馆及县城新区一览无遗,远处群峰叠翠,重檐古塔高耸山巅,眼前仿佛就是一件现成的边城山水画卷。面对此等春色美景,董希源步下堤岸台阶,从河里舀了满满的一壶水,倒进砚池中调墨,然后兴奋地画开了。

秦岭山区的气候变化多端,画着画着,忽然就飘起雨来了。但董希源却是不慌不乱,早有准备的他从车上取出了棚架,没有一根烟的功夫,一个硕大的四方型遮阳雨棚就搭起来了。雨中作画也别有一番情趣,苦是苦了一些,但是雨中的两当县城水墨韵味更足了,也给董老师现场创作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因为房舍屋构已经勾描出来,而背景山水又是董希源最擅长的,所以今天的写生格外顺畅。挥洒之间,雄伟的交椅山,以及倚靠此山的兵变纪念馆、青峰古塔等等皆已化入画中,而纪念馆前的小河也曲折蜿蜒,一衣带水地连接着兵变旧址,穿插其间的绿柳青杨影影绰绰,一派春机盎然。站在雨水滴滴答答的遮阳雨棚下,望着眼前的这件初稿,董希源轻松的说道:今天能够顺利地把画画出来,主要还是两当的山水景色好入画,尤其是两当的河水、雨水会调墨啊。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