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中国美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倡议——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黄崖洞)
2018-05-13 董希源
戈横绝壁杀倭寇,血沃太行铸丰碑。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黄崖洞保卫战中涌现出来的那可歌可泣、英雄悲壮的故事和不屈不挠的太行山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踏着先烈的足迹而前进。


今天,画家董希源以一名普通艺术工作者的身份,带着对革命先辈无比的景仰之意,带着他对革命老区人民不尽的敬佩与感恩,带着一直随他风雨兼程的写生行囊,来到了当年八路军造枪造炮、奋勇杀敌的老战场,抚古思今,缅怀先烈,接受教育。“我是一名画家,长期接受红色历史教育,深深懂得我们今天日子的来之不易。我只有用手中这支笔来描绘祖国的壮美河山,更好地表现与讴歌老革命根据地的风貌与精神,才能对得起画家的称谓,对得牺牲了的革命先烈”。在黄崖洞所在的赫峪村口采风时,董希源作如是说。

黄崖洞位于山西黎城的太行山大山深处,是当年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奉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命令,将整个八路军的兵工厂总部修建所转移到黄崖洞,并且扩建为当时华北敌后我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每年的枪炮产量可以装备十四个团。在这里,八路军将士依靠黄崖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要,进行了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英勇抗击来进犯的日本侵略者。


尽量多地搜集积累创作素材,是一个成熟的画家必备的基本功夫,董希源也是如此。他到了黄崖洞后并没有急于马上展纸开笔,而是先到黄崖洞所在地赤峪口村里,进村入户,与当地农民促膝谈心,了解村情村况,走访村里当年曾参加过黄崖洞保卫战的老民兵后代石宝中等人,慢听当年战斗中发生的一系列感人事迹。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纯朴善良的山区老农,无不时刻让董希源感慨唏嘘,既然是要“深扎”,就要深入再深入再深入,于是董希源决定当天就住在村里,连续住村三天。

四月的太行山,正是农民梨田春播的大好季节,但翻土后的田园也不时散发出农民兄浇洒过的粪便肥料的阵阵臭味,但在田埂地头踩点的董希源并没有为之娇情与躲闪,脱口而道,这才是真正地接地气。在走访采风过程中,董希源甚至还与老战士后代张冬生、石宝中交起了朋友,邀请农民朋友在方便的时候到董希源美朮馆做客。石宝中开心地说:“以前虽然也有画家来黄崖洞写生,但大多是在小画板上画一两个小时就走,从没在这里过夜的,也从没有到农户家里来做客的。董老师是我平生遇到的最朴实、最平易近人的画家”。


 为了选取一个能更好展现黄崖洞整个风貌的写生点,董希源足足花了一天半时间,手臂也不知什么时候被荆棘划破了几道伤痕,脸也经风吹日晒变得更黝黑了,但人却更有精神了,因为他在太行山上找到了很多写生素材,也找到了创作的感觉。几经筛选,几经思考,第二天中午,他最后决定将进太行山黄崖洞写生创作的起笔,放在他刚刚有了初步认识、但又似乎已经非常熟悉的赤峪村的村口牌坊前。选择此处,既能环视整个黄崖洞连绵的群山全景,又能远望到更纵深的板山绝壁雄姿,而且所描对象的视线距离恰到好处,更主要的是村里几个刚刚交上朋友的农民兄弟,他们恳切地请求将赤峪村画进作品中。农民朋友的诚意与要求就是董希源创作的第一选择。

  作为一个职业画家,董希源早已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容易进入状态。从中午十一点落笔开始到下午七点,他就全身心地沉浸在与黄崖洞的对话之中,旁若无人,边画边自言自语。抬头,那是为了望景,低头,那是为了落笔,一抬一低,仅限于画板之前,除了中间喝几口水就一个馒头外,整整一个下午八个小时都握笔不放,或蹲、或半跪、或站立,一直不离于画板。当然,村里的几个农民朋友也一直不离不弃,陪伴左右。他们时不时地端来热茶、馒头,帮忙搬挪硕大的画板,向过来围观的外地游客介绍,称呼这是我们的朋友画家,自豪之情已经溢于言表了。


黄崖洞下缅先烈,赤峪村前挥长毫。黄昏时段,写生初稿已经完成了,而董希源与村里的感情也更加融洽了。望着他们画板前在交淡时互留电话、互拍合照,彼此亲密无间的一个个镜头片断,仿佛赤峪村农民兄弟的情感已经随笔墨也渐渐地融入这件丈二匹的画面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