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造化镕新境----董希源先生绘画历程新探
2018-05-11 董希源
  董希源先生潜心于绘画艺术三十余年,其审美思想及艺术历程,可用北宋著名画家范宽之言以概之。范宽曾隐于终南山大华岩隈林麓之间,常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画趣。所作山水,笔墨沉厚,气势雄伟,峰峦峻茂,意境深幽。其论画云:“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希源先生之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亦正如此。先师古人,研习传统绘画之笔墨程式及精神意趣;后师造化,摄取自然之无穷变化与蓬勃生机;再师诸心,化合万有于一炉,出其精蕴于众妙,别生奇伟,熔铸新境。
  希源先生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六年间就读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专业班之时,得到海上名家谢稚柳、钱君匋、钱行健、乐震文诸先生指授。并到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研读宋元明清名书名画,临摹大量宋元名作,对董源、巨然、范宽、王希孟、黄公望、龚贤诸家深有研习。希源先生于丙寅(一九八六年)夏日所画仿古山水《朝看雨脚暮看晴》,为其师法传统之代表作。其师乐震文先生为该作题跋云:“朝看雨脚暮看晴,山半昏沉湖半明。昨日风光今又变,眼中谱熟手中生。” 其师严教之下,仍觉其“眼中谱熟手中生”,实此作已深入传统堂奥,构图环环相扣,用笔健劲含蓄,设色淡雅明丽,意境宁静清幽。
  由于对传统绘画之笔墨精神之深切体悟和长期临写,其终于认识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希源先生开始用国画之传统技法,在艺术之题材、形式、思想等方面寻求突破。因此,希源先生四方游历,登山临水,寻幽探奇,履迹遍海内。仅黄山就曾数次登临,徜徉、游观、写生、创作,少则月余,多则数月。经过了七、八年之倾心探索,开拓出独特之绘画风格。其作品深摄大自然雄浑瑰丽之气概,对造化之勃勃生机及无穷变象尽情吸纳,将笔墨趣味与自然神韵相融相解,呈现山川烟云阴晴晦明之变化,以清新之意境崭现画坛。其《黄山写生》诸作,以水墨、积墨写云山生趣,笔精墨妙,构图严准,境象浑成。尤其《黄山雪景》一画,以龚贤之法写雪松雾岭,层层积墨,浑厚饱满。既有物象之体量感,又有意境之深幽感。由此作可见其高超、奇绝、成熟之绘画手段,又可见其细腻、深沉、博大之精神世界,使人不得不对其心手俱化之艺术修为叹赏不已。希源先生曾言:“中国画在经营构图上,极重视疏、密、虚、实,做到‘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虚实相生,疏密相用。布置画面,要有主客,有配合,有虚实疏密,有高低上下,有纵横曲折,有气势相承。在山水画创作中,我多用横皴来处理画面的疏、密、虚、实,刻划物象的细节,用于烘托画面的意境氛围,表现山体、树木、云层的明暗结构,以达到一种细腻微妙的艺术效果,具有真切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然希源先生并不以此为足,其以为“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因此他灵心独探,幽情妙运,山川烟云尽入灵府,树石泉瀑巧出胸臆。纵横剪裁,经营布排,一以心成。心灵与造化相合相成,笔墨与精神浑然一气。深得绘画之三昧,独辟山水之新境。其不但将传统之笔墨技法用于山水画之创作,亦将山水画之笔墨技法用于花鸟画之创作。其所作积墨《荷花》多幅,便是变法出新之成果。其于丁亥年(二零零七年)所作《出水荷风带露香》,纯以水墨积写丛丛荷叶荷花、浮萍飞鸟,其物象之繁复重叠、花叶小鸟之生动自然、画境之统一明净,皆见其戛戛独造之功。物象繁而不乱,笔墨细而不板,意境幽而不寂,其技法难度和韵趣深度,堪称双绝。希源先生不但于传统山水、花鸟得其法妙,其于写生山水、水墨荷花、双钩设色梅竹、设色葡萄等无不心至手成。 
  返观吾国绘画之创新,无不根植于对传统之深入继承和对自然之独特认识。无传统则无笔墨,无自然则无生机,无心得则无妙趣。心与境会,境与笔会,笔与心会,众会兼至而后万象浑融。希源先生以一心会万境,又以万境化合于一心,无论花鸟、山水,无论工笔、写意,无论古典、写生,皆各得其细腻、浑雄、宁静、幽深之致。此犹天之赋春于万物,著于山则青苍,著于水则明净,著于草则蒙茸,著于树则葱茏,著于花则娇艳,无不有欣欣之意焉。希源先生从古人至造化至心灵之艺术历程,无不是前贤所先由者也,此亦中国绘画之康庄大道。由大道行者自成大道,此古今画史所明证者也。
徐鼎一 二零零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写于北京通州梨园乙斋北窗
(本文作者系《荣宝斋》编辑部主任、荣宝斋画院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