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之要,在于意匠之工。意匠之工,常见于妙造幽谧之境。然幽谧之境,莫要于质朴之身。吾以为,董希源之绘画,其所独臻异境、妙夺自然者,正在于此。
2007年春,董希源自闽来京,应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之邀,为庆祝建国58周年,为天安门城楼正厅创作巨幅山水画。余因此得读其历时数月完成之新作,深为其制作之巨、气势之宏、命意之工、用力之勤所动。在此之前,其作《农家山市》为中南海收藏,《乡情》、《春风得意》、《清音出泉壑》为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收藏,两幅巨作《山高云祥》、《鹤鸣天地宽》作为新中国成立54周年国庆陈列画,于2003年先后悬展于天安门城楼正厅和人民大会堂西北宴会厅。此次来京所作巨幅山水《锦绣河山美如画》以黄山松云、晨光熹微为绘画主题,以山峙瀑泻、云海松涛为具体表现对象,呈现出祖国山河雄阔壮丽之景,表达了自然生活永恒不息之意。此等巨作,若无宏大之心胸、充勃之气息、精意之构图、扛鼎之笔力,实在难以完成。
纵观希源之绘画途程,无不是一次次超越自我,一步步更上高楼。希源1964年生于福建诏安县,自小从沈冰山、沈锡纯先生习画。1984至1986年,他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专业班,师从钱行健、乐震文诸先生,并得到海上耆宿谢稚柳、钱君匋先生指授。由于其对传统笔墨精神之深切把握,加之对大自然勃勃生机和无穷变幻之准确吸纳,开拓出造化与笔墨相融相解之绘画形式,从而以鲜明之艺术风格崭露头角。自1986年于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以来,他先后于福州、广州、山东、台湾等地举办个展20余次,并出版《董希源画集》、《董希源花鸟画作品选》、《董希源山水精选》等多部画集。
董希源之于绘画,可谓多面手,花鸟与山水皆能。其花鸟画多工笔细写、重彩积染,细致入微,富丽精雅,且注重诗意营造。其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所作《春风得意图》,梅之花干苍古与竹之枝叶繁茂交互掩映,树干之湿墨皴染与竹叶之勾线填色相得益彰,整个画面既丰富饱满又空灵脱透,一片明媚春光充溢画面,万缕骀荡春风拂人眉宇。希源且能作翎毛、走兽。画鹰得搏击万里之势,画虎有空山一啸之威,诚为随物赋情、传神尽妙、巧夺天趣之灵手也。
希源之于山水画,用心最深、用工最勤。其将北宋山水技法和龚贤密皴密点之画法结合,并在大自然中撷取画材,形成自己独特之密体山水风格。此类山水画笔致繁复,满皴满染,山体结构环环相扣,富有立体感,将自然山水之无穷变化和笔墨技法之丰富表现集于一图,给人以苍茫、浑穆、幽深、阔远之感。其2003年为天安门城楼所作《山高云祥》,题材虽与2007年春所作《锦绣河山美如画》相同,但构图和意境却各有侧重。前者以幽谧深远胜,后者以雄阔壮丽胜。两幅巨作均可看出画家成熟的笔墨技巧和驾驭大制作的能力。既可近观其质,赏笔墨之妙趣;又可远睹其境,感气象之宏深。希源之山水,不但能深造幽之境,亦能拈弄笔之趣墨之韵。
董希源由师古人而师造化,孜孜以求,研习磨砺,其艺境之成,其创作之富,不可谓不大矣。其年纪正富,精力正强,正可以锐意进取,探得艺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