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开新来的《美术》杂志,忽然看到一则消息:“中法文化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法国巴黎艺术城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美术作品系列展首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法国巴黎艺术城展览馆隆重开幕,旁边配图里除了有我熟悉的刘大为、何家英之外,福建省政协委员董希源竟也站列其中,真颇感欣慰。我认识他短短的几年里,他在我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中从崭露头角而至名列前茅,是与他积累三十年深厚的传统功底,并一直忘我地辛勤耕耘分不开的。说实话,我对中国画不是非常精通,但在政协工作,所以经常有机会接触很多艺术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画国画的,同他们在一起,听他们谈国画事业繁荣的经验,国画艺术如何健康发展,我也就渐渐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国画艺术应当提倡创新,历史上所有的国画大师都有自己的特色造诣,都有自己的创新,但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都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了解,离不开国画特有的规律和章法,也离不开勤奋与敬业。同时,近代国画艺术的发展与飞跃,和宣传、推介是分不开的。举办画展就是一种宣传,但作为画家不能把主要心思用于宣传,用于广告、公关,只要作品好,即便一时不为人知,最终也会被历史承认。
董希源就是我所认识的青年画家中,立足传统、踏实肯干、心态平和且比较有建树的一个。这个闽南诏安的年轻人,九岁习画,八十年代初又到上海深造,师从钱行健、乐震文诸先生,并得谢稚柳、钱君匋等亲授,利用上海博物馆、美术馆藏画多的便利条件,临摹了大量古画,特别是对宋元时期名家的作品,更是悉心研习,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底,我应邀参加了董希源在广东省东莞的个人展,精挑细选的一百六十余幅作品,展现了他二十多年来创作心路的历程,从花鸟到山水,从工笔、小写意到写意,尤其是二十七米长,近三米高的《黄山画卷》,雄浑豪放,苍润劲秀。整幅画作,气象恢弘,场景壮阔。然而其间,又倾注了画家多少心力与汗水,我想,能有这样巨制的画家,一定是做到了力戒浮华,甘于寂寞,深入生活,潜心研习。据我所知,董希源七上黄山,饱览黄山之雄峻,云霞之飘逸,溪水之灵动,古松之婆娑,将大自然天工造物之美熟记于心,忘情山水之间。而后,历经半年,借尺高写生画稿中之灵感,细皴慢染,终得此宏图大作,实属不易,且难能可贵。所以说,《黄山画卷》是他在山水画创作中一个崭新的高度,也是历来以黄山做题材之画作中,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一切,让我看到一个为人处世平淡,为画做文奇崛的董希源,也不禁为政协能有这样出色的国画家委员感到高兴!
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近代以来,尽管我们的国家历经曲折、坎坷,但传统国画依旧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出现了许多艺术精品、名家巨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画艺术呈现出空前繁荣兴旺的局面,涌现出一批颇有造诣的优秀的青年画家,举办董希源这样的画展,就是宣传、推介优秀的青年画家。这也是从地方政协到全国政协美术界委员的共同要求。我们希望通过类似董希源这样的画展,使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能够被大家所认识,使更多的画家能够在比较中得到改进、提高,从而促进国画艺术的普及。
欣闻董希源受邀,正在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两幅大画,我问挂在什么位置,他依旧说,画好画是最关键的。会心一笑间,我由衷地希望董希源委员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