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百道 上下求索
2018-05-11 董希源
86年你上海的个展以来,大型个展也做了近二十次,且好评不断,去年,我参加了你广东东莞的个展,再次看到你的《黄山画卷》(长27米宽2米),再次体味那种身临其境,总觉得观画的视角其实就在黄山之中。《美术报》2001年底就曾经做过关于《黄山画卷》专版介绍,翻看王伯敏、王仲、孙克、斯舜威等对你的作品,特别是对《黄山画卷》的高度评价,我觉得这与作品本身具有摄影艺术语言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那么这样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者说,这样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是不是就是董希源式的呢?

我画中国画至今三十一年了,多年来,我大量临摹宋元时期作品,七上黄山写生,让我体味到在我的创作中,似乎总有一点困惑,这时候,摄影作品走进我的视线,无论中外,也无论黄山还是阿尔卑斯山。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能在平面上靠层次的深浅与光线的明暗,把实物的轮廓与形体复制出来。毫无疑问,艺术是相通的,摄影对绘画有着很好的帮助,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把自然光线引进我的创作中,这与传统中国画的散点用光是相背的,如何借鉴运用、取舍糅合,既不失传统的笔墨技法,又能使画面饱和丰满,且兼具空间感,这就是我兴趣与关注之所在。而其中,我认为光线的处理尤为重要,要围绕光线调整布局、选用技法及构思意境。中国画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体,但你要把各个部分的关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现清楚、准确。西画与摄影的共通之处是比较多的,我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探讨怎么样能用我们国画的传统技法,寻找与摄影的沟通,经过这七、八年的摸索,才形成你现在看到的这样一种局面。你说它是一种风格也好,你说它是一种绘画语言也好,总之,这一切都还是刚刚开始,我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追求下去。

近年来,你的山水画,绝大多数给人感觉画得很满,气势恢弘。用传统技法,却将山、水、云、石、树等画得既写实又精神,在留白上,你是留出了白云、白雪、流水,我特别注意到的是,你在云的表现上更具精到,留白也更显匠心独运,真正做到“笔墨”与“丘壑”并举。

中国古代的文论和画论首先所关注而强调的乃是艺术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这叫我常常想到南朝梁时刘勰说的“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游”字包含着交融渗透最后合而为一。然而,艺术的创造还不仅于此,我更愿意进一步强调在物我如一的过程中,“我”的重要性,东晋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的精论,意就是指“迁想”这种主观活动,我甚至此乃是一种关系到艺术作品成败的移情作用。中国画是即兴神驰的产物,它近乎中国的汉诗中国画家的兴奋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不能技续苦役般的描画之中。 中国画的线有独立审美价值。线的审美标准,在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已入高雅之境。线可以说是笔的别称。墨与笔是从主关系,而墨分五色说明墨的黑色包容了绚丽的自然。这种特有的认识,使中国画一直以水墨为基础。“计白当黑”,中国画对黑白极其重视,留白是使画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中国画一是讲含蓄,二是讲夸张。含蓄才有力量,回味无穷。艺术不是什么都画,去掉不必要的,表现你所需要的,这里便包含着剪裁与夸张。材料的组织加工,要有特定的内容,或者是天空,或者是云水,我认为将云水表现好了,我的作品才能变得灵动,而富有生命。中国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受时空限制,它的天地是很大的,不只包括视觉,也包括知觉,应包括所见,所知,所想。 所知是现在所见与过去所见的总和,“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这个意思。
你画的巨幅花鸟画《鹤鸣天地宽》,我去人民大会堂西北宴会厅看过,真的叫人很难想象,在五米多长,近两米宽的空间里,九只鲜活的丹顶鹤,竟表现得如此的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艺术家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反映,从主观上要反映出画家的意,从客观上要表现物象的神,这便是中国的“传神论”和“写意论”。古人讲“缘物寄情”表现风景,花鸟,不是简单的再现,而重要的是描写人的感情。中国的花鸟画与外国的花鸟画不同,外国的花鸟画有些好象是标本,死的,没有生命,没有人的感情。 中国画则讲究达到精神上的自由状态,这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境界。当你把传统已经看遍了,自然也都看遍了,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看,白纸对青天,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中国画家喜欢户外观赏,“目识心记”,做到“烂熟于心”,然后“一挥而就”,主张“以形写神”,“不似之似”,“意过于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因而,落笔之前大量的准备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为创作《鹤鸣天地宽》,我画的白描稿前后有近三十张。在造型方式上,中国画强调线条,强调味道。在色彩运用上,中国画主张随类赋彩,不追求对物象绝对真实的还原,有意加大了色彩与客观现实的距离。在构图安排上,中国画要求“造境”,主张“意主形从”,物我两忘,神与物游。可以用尺幅之纸表现万里江河,也可以画万仞高山,可以画全景,也可以画边角小景,可以画全树,也可画折枝,随意取舍,极其自由。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讲究艺术的空间感,讲究“无画处皆成图画”。而我想《鹤鸣天地宽》之所以得到现在这些好评,也是我在构图安排上,打破了传统花鸟画的小场景式,尝试一种全景画面,力求空间开阔而深远,以产生视觉冲击力。

孟子云:吾新而擅,则学行百道。我们期待着希源的求索能日臻成熟,而至炉火纯青!据悉,《董希源中国画邀请展》,将于七月三日在山东德州开幕为能够办好这次展览,画家精心创作了多幅作品,将最好的作品拿出来,展示给山东人民。
董希源简介:

1964年生于福建。福建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峡书画研究会研究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1986年首次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台湾等地多次举办巡回展。《富贵比浮云》、《黄山魂》、《新荷弄晚》等作品在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中获奖,此外还出版有《董希源画集》、《名家画范——董希源?我学山水画》等多本专辑。

应邀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创作《农家山市》、《春风得意》、《清音出泉壑》、《鹤鸣天地宽》、《山高云祥》。个人事迹及作品在《美术》杂志、美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人民网、中新网等国家级媒体上发表,并多次辟专栏介绍。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张愚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