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伦 岁月 136×68cm 2017年
“墨彩人和”全国著名人物画邀请展
策展人邹立颖、王新伦访谈精选
艺术厦门:两位老师好!为什么会选择以水墨人物画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主题?
邹立颖(以下简称“邹”):水墨人物画是具有中国独特艺术形式的画种之一。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中,水墨人物画的历史积淀并不丰厚,可参考借鉴的成功范例并不多见,如果试图在古人作品中找参考答案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借助于艺术厦门展示平台以水墨人物画为主题进一步梳理、研究、探索,藉此展览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艺术家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主题性创作,只有人物画能更完整、更直接地完成这一当代任务,从这一角度,我们也在不断推崇人物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近年来,纵观全国各类展览,写意水墨人物的作品相对薄弱,在一些大展,几千件参展作品中水墨人物画作品比例少、新人少、精品更少。综上作为一名崇尚中国画的美术工作者,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助推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在艺术厦门博览会搭建这次品鉴的交流平台,更好地利用这次契机来全面推进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这就是选择水墨人物画为主题的初衷。
王新伦(以下简称“王”):我们之所以定位在人物画,是因为中国画的范畴太广,不仅有人物、花鸟、山水、还有工笔写意等等。我们很难把所有画种都囊括在一起。另外,如果把所有画种做集中,展览的分量难免不够明确。所以我们就定位在人物画里,希望把这次展览做的更加深入,这是第一点。
第二,人物画在中国画里最贴近现实生活,也是长久以来作为中国意识形态方面、作为歌颂人民、歌颂党、歌颂国家中最有表现力的。所以人物画就目前来说是中国画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艺术厦门:本次的《“墨彩人和”全国著名人物画邀请展》主要有哪些特点?
邹:本次参展画家基本上都活跃在一线的写意人物画领域。我们想通过本次展览,让受众群体更清晰地感受到作品的时代性以及画家表达的个性,以一种平实的面貌呈现出中国画时代发展的走向与趋势。
通过本次展览,引导人们去体会写意艺术,通过艺术的美进一步体会中国画笔墨神韵,减少虚饰和矫饰主义,让作品多一份真诚和热情,在表现生活与自然的同时,显现出新时代的创作初心。希望通过展览的作品释放出更大更多的信息量,让观众通过展览既能回望过去、体察当下、关注人生。这就是我作为策展人的初衷和想法。
王: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展览的规格比较高。所谓规格高,是指参展艺术家的艺术成就比较高,在各方面都是被认可的,许多都是全国或地方美术界的领军人物。
第二,在参展艺术家的地域选择上。参展的13位画家,有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甘肃地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还有来自北京中原的几位画家。从两个丝绸之路的起点到中国的文化中心,三个地域的选择是一个很好的布局,通过地域性以点代面,基本代表了整个中国人物画的面貌。
第三,参展画家所处的地域不同的需要,创作风格也不一样,我们做展览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有促进画家交流作用。因为区域的不同,像海洋文化和高原文化之间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展览,让艺术家进行南北之间的交流,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并互相取长补短。
艺术厦门:以“墨彩人和”为题目,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邹:“墨彩人和”,是以人物画”的“墨”、“彩”、“人”为主体,最后再结合中国画的基础的理论“天人合一”,所以我们用了“和”字,综合考虑就定了这个名字。
从字面上看,墨彩就是颜料或者说是一种物质,但事实上并不是。中国传统线条勾填上彩的作品,在唐代金碧辉煌的工笔人物画和山水画成功的范例比比皆是,但传统水墨和传统颜料的结合,做的很成功和具有文献价值的,我目前还没看到。因此,展览中的“墨彩”是一个大命题,“墨彩人和”更是艺术家在新时代要努力追求和实践完成的使命。
因此,本次展览,不仅要突出浓厚的时代气息,更要“笔墨当随时代”。以“墨彩人和”为命题将从本质上解决现实文化内涵的缺失,使中国画写意精神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的全新生命力!
王:“墨彩”是对绘画的定义,“人和”是对题材的定义。对人物画家来说“人和”符合当下的一个趋势,同时也是画家想追求的东西,也就是在创作中不经意地达到“人和”的状态。让艺术家通过一些活动以联络更多的感情、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我们的艺术创作有更多的交流以形成“人和”的氛围,从而让“墨彩”焕发出更多的光芒。我想以“墨彩人和”为题,它的含义就在这里。
艺术厦门:对艺术厦门未来的发展的一些建议或者意见?
邹:任何一个博览会和艺术展都应该以作品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质量为重要指标,同时要体现一个“博”字 ,体现艺术门类的全面性以及地域板块的结合性。要力求全景式地展现作品的学术面貌和深度广度。
我们的艺术博览会应该按照题材与风格,以主题逻辑为线索去全面考虑。比如说“历史国魂”、“都市景观”、“林泉造物”、“翰墨戏韵”等等,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全面展现新中国美术新生力量的艺术思考与创造实力,展现新中国艺术的创作生态和学术指规。未来艺术厦门博览会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让它作为一种常态、一种品牌往前推广的话,必须要有这个高度的思考。
一个好展览是不断延伸衍化和推进的过程,对此我深有感触。以我多年参加展览和参与部分展览策划活动的体会而言,同时在中国长城书画院从事艺委会的秘书长的体会来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思考才能与时代同步。艺术博览会是属于一个工程、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要以广揽天下英才、广开纳贤之路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宗旨,创造机会使艺术作品能更大范围地与人民共享,在策划过程中综合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舆论作用、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效应和广大观众意见尤为重要,只有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才能够更好的去筹划和调整厦门艺术未来的发展。
王:我本人已经连续参与了四届艺术厦门,是看着它一步步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对它充满信心,因为我认可艺术厦门的整个团队和办展理念。今年第四届艺术厦门已经体现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定位的准确性。我也一直在跟组委会负责人强调:“我们不仅要有战术,还要有战略的眼光。”艺术厦门四年来所做的所有努力,必将得到更多艺术家、艺术机构、拍卖行和政府的认可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