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于绘画之利弊
2018-04-19 孙志纯
摘要:本文从照相机的发明和对绘画的影响说起。论述了不正确使用照相机,抄袭照片对绘画艺术的危害性,进而阐明了正确使用照相机的重要性。绘画应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照相机成为绘画艺术的助手,而不会成为绘画艺术的杀手。
 
关键词:照相机绘画助手杀手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这项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轰动了整个世界,也震动了法国画坛。画家深深感到绘画这个行业受到威胁,发出“从此绘画要完蛋了”的感叹,有的画家甚至要求法国政府禁止照相术,更有人称照相为“恶魔之手”。如今,很少有人不懂得使用照相机。画家外出写生,除了带上画具之外,也会带上照相机收集资料。照相机已不像160多年前,被视为绘画艺术的终结者,而成了画家的好帮手。
 
其实,照相机的发明,对绘画艺术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据说安格尔著名的作品《泉》(图1)就是让自己的模特儿走进达盖尔的工作室,拍了照片后所创作的。印象派的产生,也应该感谢照相机,若不是照相术的发明,人们还会按照传统的写实技法,把眼之所见忠实地画下来。那么,注重外光色彩和笔意表现的印象派是不会那么快产生的。相比较如实地表现被写物,照相机有着绝对的优势,照相机在纪录和复制对象的准确性方面,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这就迫使画家另避蹊径,换一种角度去思考绘画的意义之所在。后印象派、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派(图2)(图3)、达达主义画派的产生都是以反照相之道、求新求变为宗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绘画艺术的发展真应该感谢照相机。
 
在收集素材和记录生活场景方面照相机要比画家写生快百倍,在捕捉瞬间景物上照相机也有不可比的优势。不论是春夏秋冬,大自然中的各类景物,照相机都能随时随地快速地记录下来。同样,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也能通过照相机即刻定格在胶片或数码卡上。在写生中,画家用照相机将写生时的景物记录下来,带回画室后再进行参照,使自己的绘画作品更趋完美,这些都应该感谢照相机。许多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也需要历史照片的辅助,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唯有通过历史照片才能让画家更真实地表现出来。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图4),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元勋的形象只有参考照片(图5)仔细刻画,才能栩栩如生。
 
然而,事情有时往往会走向反面。画家使用照相机的态度并不一样,目的性也是大相径庭的,其结果自然有天壤之别。有的画家缺乏写生创作的激情,外出写生只挎了一架照相机,收集资料是为了从一大摞照片中选出一张,进行闭门造车,照搬照抄!每次全国美展,都能看到一些画照片的“力”作。形象逼真,细节描写之深入,都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哪怕是千丝万缕的麻袋片,还是毫发纤毛的细部特征都能画得细致入微。然而,这些作品除了让初通美术的观众啧啧称赞之外,并不感人,充其量只是一幅能品。我认为把作品画得和照片一样好,看似有技,其实无技,危险性正在于把艺术性轻易丢掉了。作品能否打动人,能否拿人,关键是能否给人精神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感悟,才能画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来。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组画》(图6)是画家为了探究自然界的光色变化而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是照片所不能比的(图7)。那些迎合市民口味,矫饰唯美的画不但趣味低下,而且令人生厌。优秀的美术作品注定是艺术家反复激动过的,倾注着饱满激情并闪烁着灵感之光的杰作。
 
其实,画得像不像只具审美的初级意义,初学者在美术训练伊始,才津津乐道如实表现被写物的技艺,喜欢看起来“逼真”的绘画。我不否认这也是绘画中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做为一个艺术家,如果复制照片那就糟了,有人形容为“由一台机器带动的另一台机器的运动”,这样做只能使画家沦为画匠。荆浩在《笔法记》中讲得很清楚,“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对不谙画道的人来说,把眼前的山水外形尽量逼真地描摹下来,还无可厚非,但艺术家则不同,他们应该在作品中把握那种外形之上的内在精神。“外在形似并不等于真实,真实就是要表达出内在的气质和韵味。”石涛的山水画,舒胸中之臆气,得山水之精神,倾注着画家情感,才笔笔见真情(图8)。李可染笔下的山水,反复罩染,雄浑大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他的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画家心中的山水,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图9)。国臻画的《画家蒋兆和》(图10),虽然借鉴了蒋兆和生前的照片(图11),但人物形象却更出神入化。
 
自从照相机发明之后,画写实的画还有什么意义呢?能画得过照相机吗?比如一个苹果,画得很逼真,可是当你把一个真实的苹果摆在画前时,你就会发现,不论你如何有能耐,也是画不过真实物的。因此,只有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摒弃掉自然描摹的手法,才能表现出超越真实的心中的苹果。塞尚笔下的苹果,用笔大胆,色彩有力度,完全超越了真实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图12)。艺术家是要画心灵和思想的,这才是最好的技艺。
 
我以为视觉形象不是对感性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味的整体结构式样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中国古代道家的黑白、阴阳观,强调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和虚实相生之道,颇有借鉴意义。如果画面处处都实,面面俱到,反而会使艺术效果弱化。齐白石先生提出的“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也是这个道理。要留给观者以想像的空间,绘画中不完整的部分,由观者的想像去完成。过于精工细凿的画味同嚼蜡,如镜中反影。艺术不应是自然的翻版,需要概括和提炼,才能达到艺术效果。六朝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最强调“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以形写神,重在笔意表现,方能画出心中之像。
 
照相机乃绘画的助手是不争的事实。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如果仍然固执地拒绝这个助手是愚蠢的。许多大师的作品也参考照片,如德加的名作《舞池里的舞女》(图13)是借助了照片(图14)进行创作的。蒙克的《桥上的少女》(图15)和实景的照片(图16)相比。便可看出画家的艺术处理之妙。塞尚,马蒂斯,西班牙的毕加索、达利,美国的怀斯等都不同程度上利用过照片作画,但他们始终只是把参考照片当作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会像一些人那样毫不思考地去临摹照片,这样才能创作出超越真实的艺术作品来。
 
画画是要靠直觉和悟性的,任何照片仅仅是参照物,一种形和色的参照物,要把它们放得远远的,只看一个大概。抄袭照片,只能说明画家创造力的泯灭,一味地死抠硬磨,无疑将断送一个艺术家的才华。利用照片是为了创作出高格调的能够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趣的好的作品,如果画家不加思索地照搬照抄照片,亦步亦趋,不做任何取舍跟着照片走,到头来,只能成为照片的奴隶。从这一点上来说,照片真是一个可怕的杀手,用它的“恶魔之手”牵着画家的鼻子走。究其根本,还是作者精神的匮乏,创作思路的闭塞所致。也就是没有注重作品的内涵和作品所要传递给观者的艺术美是什么,即作品主体精神表达的问题,画家的创造性荡然无存。这难道还不应该让我们猛醒吗?
 
综上所述,正确地运用照相机是十分重要的,用得好能为我所用,使之成为绘画的助手;用得不好,没有创造性的运用,不经大脑思考依样画葫芦地运用,将使照相机成为绘画的杀手。
 
一句话,用照片者生,画照片者死。
 
孙志纯
2007.5.3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