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赏:
真诚与用心
—— 写在杨荣孙油画作品展前
文/童焱
在一次交谈中,杨荣孙很诚恳地问我:“什么叫用心画画?”
这话我经常讲,但此时被他一问,竟然无言以对。是呀,”心”是个啥呀?
《惠女渔市》70X245cm
《秋叶》100X120cm
《安乐椅》150x120cm
《白日梦》 60x140cm
《繁花》150x120cm
我们中国人喜欢讲这个话,但”心”到底是个啥,虽然古代文献中有说法,但莫衷一是,谁也给不出一个标准答案来。我想,既然我们现代人还在说这句话,那就应该引用我们现代人的思想观点。既然我们是在用这句话来说艺术问题,那就应该是站在美学的立场,用艺术理论的概念来解释。
《行者》150x120cm
《画室》150x120cm
《民间乐师》80x100cm
《民间乐师---大胡》80x100cm
《手机的故事-3》85x85cm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对荣孙说:心是绝对内在,是审美直觉,是知觉感受。所谓用心画画,就是号召艺术家要凭借这些概念来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去积极表现自我,展示个性,实现创新。否则,就是玩玄学,在瞎胡闹,乱折腾,弄不出什么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好东西来。
《武夷岩韵---大王峰》100x120cm
《武夷岩韵---莲花峰2》100x120cm
《武夷岩韵---莲花峰3》100x120cm
《武夷岩韵---三姑峰》100x120cm
《武夷岩韵---桃花岭》100x120cm
其实,荣孙就是一个用心认真画画的人。这也是我们能够常年保持联系,成为好友的根本原因。上大学时,他受到王辉老师的教导和提携,确定了未来人生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后来,他来厦大美术系学习进修,受张立平老师的影响,顿开茅塞,在艺术上狂热地走上了表现性风景油画创作的道路。在接下来十几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他不仅坚持去乡间写生,而且还分别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去拜师学艺,前后接受了王克举和戴士和两位先生的指点和启迪,不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对于艺术的感知与审美趣味,而且在实际艺术创作表现上也体现出了进步、发展和成熟的趋向。就目前的创作面貌上看,他的作品已经摆脱了当初比较简单的风格图式模仿,在广泛学习、积累、沉淀、自我发现与创造当中,开始逐渐呈现出个人的风采和中国人的审美意趣,让我们在画面中看到了色彩语言表现的结构性和语言手法应用的丰富性,感受到了其中虽淡却开始飘出来的灵魂感染力。
《岩骨花香》100x120cm
《杨荣古宅--戏台》80x70cm
《窑洞人家--1》-70x180cm
《窑洞人家--3》-70x180cm
《荫》100x120cm
杨荣孙自小居住在闽北浦城,是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老师。他内心对于艺术的爱,对美的执着追求,令他不断地走出那片狭隘的生活小天地,来到美丽的乡村大自然,来到自由的艺术天地间,用自己的画笔讴歌赞美着生活,用自己的心灵触碰感受着世界。他为人纯朴,对待艺术的态度也十分地真诚,日子过得也非常地自然健康。希望他能够在生活中一直保持好这样的状态,不仅让自己身心健康,而且也通过作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和愿景。
他的画并不难懂,只要你用心,就可以跟它们交流。言不尽意,就此打住。大家还是好好地去分享艺术家的发现,去欣赏他的油画作品吧!
童焱 2018-3-26 写于厦大西村卜二斋
《竹海若云--2》88x98cm
《寒塘野趣》120x100cm
《洪山》65x80cm
《脊》80x210cm
《蕉语瑟瑟》180x90cm
心物交融 抒情达意
文/张定钊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的不同又分为: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一般的写生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绘画技巧的练习和提高;二是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灵感,为创作搜集素材。自从上个世纪欧洲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直接到大自然中去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写生就此受到了艺术家们和无数热爱绘画者的推崇。然而,大多数的人(当然也包括艺术家)所做的油画写生仅仅停留在对对象的客观描绘上,有的还描绘得相当的逼真,可以说是“忠实的再现”了对象。
《可爱小船--4》60x140cm
《可爱小船-8》60x70cm
《可爱小船-10》60x70cm
《老房1》-60x120cm
《老房2》-60x140cm
当我们面对杨荣孙的这些油画写生作品时,却使人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怀!无论是他的《被遗弃的家园》系列、《老房》系列、还是《窑洞》系列,画布上那饱含韵律和节奏的纵横笔触、讲究平面变化和现代构成的画面章法,还有经过画家高度提炼和概括的丰富色彩,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大气、厚重。
在那组《老房》系列里,杨荣孙采用的大多为横式的宽银幕构图形式,运用厚重而单纯的深色来描绘这些饱含历史沧桑和人文内涵的中国老民居,确切一点讲就是福建闽北的老民居。他没有运用细碎的笔触,而是改用宽大粗放的用笔;没有拘泥于细节的深入刻画,而是将对象的特点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进行重塑和表现。他的这种重塑和表现不仅不受对象的真实形象所局限,而是采用了一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即中国绘画的写意手法。
《老房6》-60x140cm
《老房8》-60x140cm
《老房9》-60x140cm
《老房--13》-70x180cm
在构图方面,杨荣孙非常注重画面的构成:例如《老房1》、《老房2》、《老房8》、《老房9》里,他不再追求西方油画常用的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而是将房子的屋顶和结构都处理成平面的效果,形成一种富有装饰感的形式美。正如马蒂斯所说;“绘画是一种表现。画家不用再从事于琐细的单体的描写,摄影是为了这个而存在的,它干得更好,更快。。。。。。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的确,杨荣孙在写生时,对物象在造型上更趋向平面化,色彩和造型也更具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对情感表现的作用,以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
《五夫里盛荷--2》65x80cm
《五夫里盛荷--3》70x90cm
《五夫里盛荷-6》70x90cm
《五夫里盛荷-8》88x98cm
《五夫里盛荷-10》100x120cm
《五夫里盛荷-11》90x90cm
《窑洞》系列的构图则采用的是油画风景中较少见的竖构图。他是先立意再构图,从物象中抽取出能够表达立意的点、线、面、形和色等绘画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构成;而色彩则对西方油画各种流派进行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使其服务于自己的立意。《窑洞》系列每一幅的色调各不相同,有的色相对比柔和,有的色彩明亮活泼,还有的则淡雅丰富,但都又统一在各自不同的色调中,充分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色彩修养和对色彩的驾驭能力。在造型处理上,他并非照抄照描自然物象,而是将客观的自然变成胸中的自然,心物交融;再把胸中的自然变成画布上的自然,实现了“神遇”和“迹化”的过程。同时他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情感,运用抒情写意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进行了抒发和宣泄。
《安定桥》-65x80cm
《安静老街-2》60x60cm
《被遗弃的家园--1》90x90cm
《被遗弃的家园--3》90x90cm
《被遗弃的家园--6》100x120cm
在阅读和欣赏杨荣孙的油画作品时,人们常常会被其中所透出的独特气质所打动:这里不仅有真诚,有激情,还蕴含着善和美!在这里我想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杨荣孙开车陪同我们夫妇一起去闽北山区采风。山道弯弯,车子顺着盘山公路也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突然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住了;我们正在纳闷时,就见杨荣孙从驾驶室里探出头去问正在路边的一位上了年纪手提着大包袱的老妇人是否是去前面的村子?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立即招呼老人上车,告诉她我们也去那儿,顺路可以捎上她。老人上车后还问要付多少钱?杨荣孙直说“不要钱!”一直将她送到了村口。后来他告诉我们:这样的事他经常做,只要他遇到。从这里我也看到了他作为一名真正艺术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善良、真诚和大气!这正可谓是“画如其人。”
《浮动》90x70cm
《桂花何年再飘香--2》65x160cm
《海之音--1》70x70cm
人们常说“艺贵创新”、“笔墨当随时代”。那么,何为油画的时代感?如果我们固守西方原有的一套写实模式,或是照搬国外现成的当代时尚的种种表现形式,那都只能是拾人牙慧,这是死胡同。只有当我们立足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地上,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之树根深叶茂;而只有当我们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有机地融入艺术作品中,这才会使你的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命,焕发出别样的丰彩!杨荣孙正是在这条艺术道路上努力探索前行着。
杨荣孙对艺术的勤奋、执着和努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的多思和不懈追求,使他的油画作品在众多的油画中脱颖而出,成为让人过目难忘的佳作。他还年轻,前面的艺术之路还很长;他有很大的潜力,其艺术前途不可估量。我期望他能继续探索,并殷切期待着他能创作出更多的油画佳作。
张定钊 2018.3.25
艺术简历:
杨荣孙,男,1970年生于福建省浦城县。1992年毕业于武夷学院美术系,2002-2005年在厦门大学油画系进修,2009-2011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油画),2011--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壁画学会联办、第三届壁画高级研修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张定钊东方油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代表作:
《大地肌肤系列》
《河边风景系列》
《盛荷系列》
《窑洞人家系列
《老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