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伦:厦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很少
2018-03-15 王新伦官网

8月27日,收藏寻城记登陆厦门,厦门的收藏在国内排名第五名,但是厦门美协主席王新伦先生在现场表示,厦门收藏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来讲比较少。

   

王新伦说:“厦门在打造文化之城、艺术之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块是厦门市政府强调在做的,我作为从事文化教育这一块的工作者,感触很多,这几年接触多了以后,知道厦门收藏市场相当大,在城市收藏里是第五名,厦门有很大的收藏群体和收藏市场。收藏瓷器和玉器方面很多,书画少一点,这倒是一个现实。

   

厦门市从事书画买卖的大小企业有4000多家,规模很大。但是整个厦门文化收藏和书画私藏的文化创意产业很少,它创造的利润和价值比较少。我们刚才讲这些东西,都是在北京、上海买的,上千万的东西都没有在厦门买的。前些时候马来西亚有一个展览,带了八个艺术家的作品做展览,电视台采访,就说我们厦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潜力很大,说到收藏市场、书画市场、优化产业市场很大,但是没有创造更多的利润,政府也没有太大的支持力度,刚才郭老师说买了以后,市政府可能会关照,我们就是没有创造让人关注的经济效益,所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所以我说收藏市场有很好的发展,而且文化产业也有很大的潜力,这几年就可以腾飞。

    

厦门应该搞文化特区

   

厦门的收藏在国内排名第五名,但是厦门美协主席王新伦先生在现场表示,厦门收藏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来讲比较少,针对这一情况,厦门政府和私营企业应该联手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厦门市城市收藏家、艺术家都喜欢落户厦门,有一个潜在的环境。另外,厦门市的场馆很多,湖边很多旧厂房空置着,政府有很好的政策,使更多的收藏家收藏机构进来,文化能不能搞特区?我做起来,政府能不能给一个政策,比如免税多少,先拉进来再说,三年或者五年做一个文化特区,所以政府要不要先做起来,有一个扶持和支持、关心。

   

另外企业家的支持很重要,今天做的展览和昨天做的展览,都是民营企业在运作,不是政府的,民营有很大的潜力,而且从以前的房地产转型到做文化,他们感觉到我们做到一定程度最终还是回归到文化这里,我接触到的很多朋友以前都是房地产老总,现在都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收藏这一块。

   

我们民间资本的注入会使厦门呈现更好的市场,现在已经有苗头了,刚才的这些美术馆、博物馆,全部是民营的,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家目前也在准备做自己的美术馆,今后的美术馆像日本一样,政府占的比重越来越少,有很多限制,民营企业没有什么限制,有东西就拿过来马上就可以做,但是需要政府支持。如果我们民营企业现在有趋势,加大对文化的投资,我想对收藏界也是很好的。

   

另外,大的拍卖行应该在厦门设立分支机构,而不是预展一下再拿到北京上海展,厦门的市场很大,很多企业家、收藏家,但是往往都是在这里展过了,拍卖成交还是在北京,有时候从北京坐飞机回来碰到几个朋友,都是到北京拍东西去了,有的人是拿东西过去卖,有的是过去买。我想像这些大拍卖行能够在厦门落地设立分支机构,我听说大件的作品准入门槛很高,需要一个团队鉴定,本土的拍卖都是很小的规模,我看到报纸在说,厦门市的书画拍卖交易额不到八千万,我说这个什么概念?前年一张作品就是4.2亿,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拍卖公司太小型了,他们没有一个拍卖机构,这样就造成了厦门市的拍卖市场都是在外地的原因,如果这几点做好了,我们厦门市的拍卖市场还会更加繁荣,发展会更好。

 

厦门艺术家为什么低调?

   

现场文化论坛的嘉宾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厦门的藏家和艺术家都一直很低调,那么为什么厦门的收藏家会如此低调呢?


   

第一是喜欢,喜欢就不舍得拿出来,别人看到了也很喜欢就想要,他就不愿意拿出来了,所以一般不愿意给别人更多的交流。
   

第二,不是一个功利的行为,买了以后不是做投资投机,买了以后就作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没事拿出来把玩一下。
   

第三,我发现身边有几个收藏家,从一个喜欢这个东西,买了以后变成这一行的专家,把它变成一个理论化的东西。像一个朋友收藏了砚台几千方,我都没办法跟他交流,他把自己从一个简单的爱好转变成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形成对知识的理解,这一块是我感触比较深的。
   

第四,这些收藏家之所以不卖,还有今后更大宏伟的规划,就是建立专业的美术馆,刚才不是讲了,厦门以后肯定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更多美术馆,现在已经有不下四家的私人美术馆,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做的很规范,给大众学习观摩的场地,相当好,所以大家不拿出来也是有这么一个原因。尽管倪振年先生现在很“穷”,但是这是他为厦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