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观杨继锋风景创作
2018-01-31 杨继锋

当代艺术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下,并未将其探索的视野局限于繁华的都市,他更多的是以一种多元化的语言方式在进行交流,在问题反思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片寄托心灵的空间。作为70后出生的艺术家,杨继锋的个人创作与当下的主流艺术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单指艺术的形式,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他对个体艺术语言的探索层面。风景绘画与静物写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被人看作是当代艺术的范畴,这样的绘画方式无法与当下的社会问题产生交集。的确如此,风景绘画如同传统水墨一般被当下艺术所舍弃,只因其不够先锋,不够当代,但当代艺术并非一个固定的艺术流派,在“为了艺术而艺术”和“人人都是艺术家”等言论的出现后,当代艺术就变成了在时间状态下的艺术形式——当下的创作。

随着艺术市场的渐趋转移,新生代的艺术家越来越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在50、60后艺术家的市场价格趋于稳定的同时,70、8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开始成为市场和藏家的下一个目标,众多年轻艺术家被商业所包装,正逐渐的成为未来的艺术明星。杨继锋的艺术创作是孤独的不为人所知的,他执着于自身的艺术理想,远离都市的喧嚣,在静谧的乡村原野中寻找艺术的灵感。如同塞尚对描绘圣维克多山的迷恋一般,杨继锋将“吕家”村落的角角落落引入画面,篱笆、围墙、线头,这些在常人看来在普通不过的物件在他的画中都有了各自的生命,角落也成为供养这些生命的家园。村落对于人而言,不只是一处生存的空间,更是整个社会文明发起的原点。在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乡村是落后、贫穷的代言,但正是这物质贫穷的村落,却成为今天都市人寻求精神旅行的乐土。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春天后的乡村成为杨继锋作品中经常描绘的场景,站在山岗之上,远望满眼春色的山村,安静、祥和、不染纤尘,丝毫没有都市中的忙碌与不安,站在这样的作品前,试着去凝视画中的山村,也能让疲惫的心灵获得片刻的宁静。

杨继锋的风景油画是平静的,在满眼物欲的今天,杨继锋依然能够如此执着于自己的艺术理想在进行创作,再给自身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能成为观看者提供心灵的寄托,这样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李涉的一首诗——《题鹤林寺壁》,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化,偷得浮生半日闲。

摘自《艺术视觉》杨继锋的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