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里云烟寄乡愁
文/王来文
诏安置县于明嘉靖年间,于八闽诸县中并不算太长,然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乃至成为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宋时,此地有陈景肃、吴大成等学者名士在渐山建书院读书讲学,后人誉之为渐山七贤。至明清时期,更是文风炽盛,文人艺术家迭出。在清中期形成的以谢琯樵、汪志周、沈古松为代表的诏安画派,其画风影响及于福建、台湾和广东等地。现当代,沈耀初、林林、沈福文、沈柔坚等书画名家在中国书画界享有盛誉。以一个县份,能有如此众多成就蜚然的书画大家,实属罕见。
生于斯邦的诏安人,闻此风、汲此流,温文雅尔,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有着天然的敬畏和挚爱。历经时代变迁,这种淳朴、儒雅的民风依然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这样的民风铸就了诏安崇文尚艺之风尚。
张秋桔生长于丹诏,从小受熏陶,凭藉过人的艺术禀赋与勤奋执着,其近年来在全国、全省美术大展中频获佳奖,引人注目,在福建的美术界显露头角。观秋桔先生绘画,有着鲜明的艺术语言,在大胆吸收郭熙、范宽、渐江等人的构图基础上,结合自己写生时的内心感受,很好地揉合现代绘画的形式感。且在保留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放胆使用色彩,作品构图奇崛不落俗套,且色彩绚丽而又能归于平淡。近期之佳作中,已不是简单的技法展现,而能将个人意趣追求和创作情感注入到作品之中,呈现出很好的审美意境,画面寂静幽远,秀润中透出雄健之气。使观者深受感染,涤荡心灵。
诏安北枕乌山,东南濒海,青山毓秀,沧海浩渺。境内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众多,民国《诏安县志》曾载有诏安二十四景。对于在外游子而言,故乡的景色总是最宜人的。近年,秋桔以诏安的景色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表现故乡美的山水作品。乌山的雄奇,九侯胜景的清幽,钟门巨浪的壮阔,以及那些散落在山脚田野的村舍,无不洋溢着画家对故乡山水的真切情感和美丽乡愁。秋桔在回乡写生中,选取了诏安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创作了新的诏安二十四景。作品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云一水,都透露出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感。一间小庙,庙边一亭,临溪而筑,而溪流至此有一段小小的瀑布,流水欢歌,青山和鸣,也许这就是他最早接触到的自然美景,而这样的风景伴随着美丽的乡愁,即便是后来看遍无数的名川大山,依然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与情感的寄托。这样的乡愁,是地理上的,亦是时空的,更是人文与审美的。
诏安画派自明清以来,成为闽派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沈瑶池、沈耀初等人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闽派绘画对外传衍的重要人物,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文艺传承有序且不断创新的精神世代相承,优秀青年艺术家代表张秋桔,生于斯、长于斯,志于追溯前贤,继往当代诏安画派的繁荣,其对艺术的虔诚与担当精神是可嘉的,其近年的艺术成就为诏安画派的发展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王来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美协副主席)
巜丹诏风韵》1000cmX200cm
前言
张秋桔把笔墨的意味、文化格调、当代审美趣向与青山绿水的固有表现能力很好地融合一起,形成了自己新青绿山水绘画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淳朴优雅的生活气息。
在艺术上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对家山的神往,这种乡愁在他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直坚信艺术创作必须是生活中的感悟,才能贴近生活,才能体现时代的精神。对于画家来说,找到了对艺术的自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张秋桔的艺术属于他自己的整个生命,他的每一幅画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是纯粹的个体生命体验。历时半年创作从起稿到完成这幅青绿山《丹诏风韵》宽10米高2米,体现了张秋桔对艺术严谨态度及对"家乡是艺术家灵魂最好的归宿"完美诠释。
请将手机横屏欣赏
横屏效果
作品局部图
创作过程
南詔安靖,造化垂青。山連南粵,水接東溟。人從八閩,地屬懷恩。五緣相聚,寶島在望;海西對接,位當要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形勝列漳南兮,感懷天然運造;史古寫千秋兮,承恩時雨潤澤。
水澹澹兮,滌吾心;山青青兮,延我年。望洋懷遠,海天一色;祥麟獻瑞,氣象萬方。見龍在田居福地,功覃閩粵震南關。登大石巷可仰首朝聖,臨詔安灣宜俯身拜水;游天後宮當頂禮悟道,上報國寺好淨心參禪。烏山雄奇,八仙清幽,鬥岩圓靜,南峰蔥蘢,漸岳挺秀,翠岫蒼巒作詩章;東溪澄明,龍潭瀲灧,古井瑩澈,松澗泠洌,鐘門澎湃,水影波光入畫屏。香茶漫山潑綠,繁花匝地;嘉禾遍野鋪金,百果盈疇。四季如春,最喜梅開香雪海;五穀豐登,更愛物阜魚米鄉。
节選陈木生先生的《丹诏赋》
艺术简介:
张秋桔 1973年出生于福建诏安。1993年毕业于泉州师范,现在福建省画院工作。漳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美协青年艺委会副主任,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漳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福建省画院画师,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