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连接的空间:从“再现”到“表达”
——读刘影新作有感
如何让绘画空间回归它的纯粹的二维性,成为刘影挥之不去的个人情结。他开始尝试一些绘画语言表达的实验:放弃油画体积表现的最大特点,突出个人经验的言说与表达。他开始从自己的感动和记忆中寻找到场景化的社会景观,并以自己偏爱的丝网版画的单纯、鲜亮的艺术效果来进行视觉呈现。创作方法主要是以丙烯平涂作底,然后以薄油上彩,在单纯的空间分割中留下油画特有的笔触感和美感,最后辅以素描勾勒细节。并以模仿丝网版印制过程中的层层叠加,以及错版等艺术效果。在画面中形成了偏设计,偏构成的现代图景。
他开始从对“自然景观”的被动描摹,过度到了对“社会景观”的主动表达。他的作品主题开始留恋于琐碎的日常经历,混杂着许多个人幻想的元素,不仅使那些青春期的自我图像具备了一种超验特征和刺激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对于生活美学轻松的追求。在这个系列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发掘出刘影在一个疏离于画面的“自我”。这种画面感觉赋予了其作品一个突出的艺术特征:既观照现实,又游离于现实之外。
维特根斯坦曾认为,以色彩为媒介,就有可能对主观与世界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而以刘影的艺术实验,则是通过以画面空间为媒介,将自己质疑的现实世界与人生的主观体悟实实在在的联系在了一起。
显然,这类在绘画性和内在主题上都有别于以往一个时期的绘画特征,不仅体现了大众文化时代新的视觉方式,同时也可归结为图像时代的转向带来的自我诉求。依靠这种社会日益“景观化”的力量,在今天艺术家们试图打破绘画言说的边界,希望以此在艺术体验过程中寻得有关个人意义的归属。这一点在刘影的作品中被体现得更为直截了当,充满了感染人心的力量。
宁佳
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执行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