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种生活状态
2017-11-27 张秋桔
|秋至天池| 120x20cm 2017年

期 待
深秋的天池虽没有春天那样野花似锦
也没有夏天那么淸爽怡人
但池水依旧是晶莹如玉
虽是深秋   四周的云彬依然苍翠
唯有那棵定海神针
秋风把老榆树的树叶涂上了金黄色   
飘落一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树上系满祈愿的红丝带
每条丝带都给这纯洁的圣境增添一份美好的期望
给这略有寒意的秋季带来一股浓浓的暖意
回想当年西王母娘娘是否也在此系上红丝带
叹穆王何事不重来?
千年的等待如南山积雪
心如瑶池之水明净纯洁
只有山和池水能明白西王母娘娘的心⋯⋯
10月28日晚秋桔记于乌鲁木齐

|穿越祁连山| 66x33cm 2017年

陇西行
祁连晴雪,银装素裹,榆树飘零,爽朗气清。
探雷台,马踏飞燕,名扬四海赞瑰宝。
步云梯,雷庭万钧,风起云蒸,招云布雨润我陇西。
游丹山,鬼斧神工,叹为观止,赋丹青七彩层峦入画卷。
过酒泉,忆将军,金戈铁马威名远扬。
昔日飞天梦,斗转星移,神州飞船傲视苍穹!
2017年10月31日晚秋桔记

|水映流沙| 66x33cm 2017年

秋 声
落叶飘零起归途
笛声婉诉深秋
顺应时序
四时更替
矮墩的平房偎依在黄土坡下
破旧的窑洞在晚风吹拂下更显沧桑和荒凉
唯有一群山羊在使劲的啃着草根
扬起阵阵黄尘
在晚霞的映衬下是如此凄美的一幅归牧图
屋后白杨树上鹊声阵阵
眼神突然从荒芜的惆怅中拉回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时才露出一丝丝的笑容

|天下第一雄关| 132x33cm 2017年


艺术是需要安静的过程,只有将自己沉下心来读书、写字、画画才会有所收获,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状态,愉悦地沉浸其中,可以不知疲倦的一整天都在与笔墨打交道。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画家要以生活为背景创作,不可能凭空捏造,对于生活的深入体验,行万里路去采风、写生,在体验生活之后开始总结,来表达你想要抒发的内容。写生是画家必须做的准备工作,只有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才能够明白一根草、一棵树、一栋房子,甚至是一阵风吹过,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里,它们的状态都会变化。

|祁连晴雪| 66x33cm 2017年

|嘉峪关内景| 66x33cm 2017年

现在,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存在破坏环境的情况,通过山水画的表现,来呼吁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对人文景观的珍惜与爱护,比如我曾画过一组诏安二十四景,就是基于清代人评选出来的景点,现在部分被破坏,很多景点甚至都消身匿迹了,我希望通过绘画的手段来激起乡贤对自然的保护,对家乡的热爱。
金碧山水和青绿山水画的繁荣,是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山水画是历代文人都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每一张优秀的山水画都蕴含着不同的,比如禅宗、道家、儒家思想的融合,追求一种自然的和谐,亦可以称为“天人合一”。这也是每一位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理想,也是另一种对五彩缤纷世界的体验。

|梦回敦煌| 66x33cm 2017年

|湖山远眺| 66x33cm 2017年

在我的画面里,一直在工笔山水的画面里传达清雅的厚重感,将南方人的灵秀气息和北方山水的挺拔气势做交融,以线性表达和平面塑造为主,点划为辅,让画面感的结构更为立体,当然,有些时候也难如人意,不能面面俱到,但是我相信这些都是相对统一的过程,求艺的道路还很长,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慢慢努力做得更好一点点。
在我不画画的时候,会约三五好友在画室天台聊天,我们坐在且停亭里喝茶、看书,这个亭子的名字是出自于李渔的一首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溪山这么美、这么漂亮,整天在忙碌也要懂得休息。我喜欢鱼游弋的状态,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的创作也应该像鱼一样,自由而自得。

|大围山印象| 66x33cm 2017年

|南湖公园一角| 66x33cm 2017年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