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逸灵秀 自然清新
――观盛鹏飞中国画有感
当代中国画坛是一派异彩纷呈的景象,福建盛鹏飞先生在这个变化不拘的格局中,以他执着的美学追求和勤奋的艺术实践,占据了一席不容忽视的独特位置。纵观鹏飞山水画作品,可用雅逸灵秀,自然清新来概括面貌。
雅逸灵秀,自然清新主要体现在,鹏飞山水画意境的创作与笔墨的提炼上,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出于情性,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准则。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对意境也有过论述:“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鹏飞自然深悟此道,他深入研究历代山水画名家的山水意境,他虽从传统入手,但不拘泥于古法,他的山水创作是追求中国意象神韵而达到自己的灵感气韵,通过画笔的表现而演绎成透入灵性的神奇妙境,读鹏飞山水画创作,其意境的主要特征,是在通过描写自然造化的山山水水,转换成为自己主观意念的审美情性,表现出极富个性与情致的图式。他的山水画意境新,是通过画家的意象创作已成景物与个人气质、情感的交合,融化为主观情景的艺术世界。
笔墨显高度,这是鹏飞对自己山水画创作追求的最高标准,更是传统山水画创作的形式美感最高要求。鹏飞山水画运笔用墨,挥洒自如,用笔沉着而劲健,用墨丰润而清厚,并在千变万化的笔墨运转中透逸出物象自然及主体心境浑然一体的境界。鹏飞山水画从陆俨少、黄宾虹入手,上追宋元明清诸家,尔后力学“元四家”,尤以黄公望着力最多,对董其昌也颇有研究。我们从鹏飞的画中可寻求到传统的根源,其劲健的线条与周密的用笔均可看出来自宋元诸家,而其清雅丰润,丰富变化的墨法则来源于倪云林与董其昌。然而,鹏飞的笔墨虽根源于扎实的传统,但由于他的悟性较高,能于各家各派中吸取精华,以丰富自己的笔墨表现形式。他用心于生活的感悟,故而能得以广历山川,师心造化,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笔墨风格。
《逐浪图》是鹏飞的成功之作,近景用较为浓郁的笔墨挥就,几株大树,显得苍古浓密,中景用简而淡的笔毫随意挥洒,再以浓墨重笔加以收拾,更以浅润之墨和柔和之色融合而成,连绵的山脉峻崇奇异,远景以极淡的笔墨画出云岗,显得虚无飘渺,整幅作品用笔用墨,极其洒脱随意,蓬松古拙,倾刻而就,一气呵成。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鲜明的艺术个性。《秋之诱惑》,画面山峰巍然耸立,左右两侧留出几条白带,使浓黑茂密的树林显现在一片朦胧雾霭的面前,飞瀑急流而下,整个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树叶用大红及朱膘点染,一派奇秀景色,这些山山水水塑造的艺术形象虽以一定的自然景物为对象,但由于倾注着他与家乡、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无限情怀和依恋之情,感化传统为己出,情趣于笔端,故这些作品与实景不同。是借山水以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性灵、是笔墨、形式、意境融贯一气的独特佳构。
有山水即有诗境,山水画是表现诗境的最佳途径,而其中诗之意,诗之境,又是画家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这意这境又不是画家直陈明示所能解决的,而须靠画家自家修养的体现与审美感悟间接体现出来,从鹏飞的这些作品来看,还匠心独具,构思奇妙,极有韵味,那自成一统的笔墨挥洒,别具一格的构图章法,成功地表现了诗的情感与画的意境。鹏飞对未来不断探索,明天,必定又和今天有所不同。
鹏飞又善长花鸟画,他笔下的花鸟题材多为作者所常见,但这些作品中,他尽可能运用简单的艺术语言,舍弃过多的细节,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质朴的表现方法和清丽明快的色调,在他的笔下得到了高度的和谐,他的花鸟画,线条刚柔相济,收放有度,以情趣为上,笔法与章法寓于情趣之中,而又能达到不经意之态。
当然,正值盛年的鹏飞艺术上还在发展中,艺无止境,愿鹏飞的艺术获得更大的成功。
丁雪峰
(中国美协、书协会员 中国美协《国画学刊》副主编 原中国书画报编辑)
200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