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都解答画友提问
2023-09-03 康建都

那个画友,提出要我来说一下这个抽象画怎样看懂的问题。
我在画廊里边挂的我的抽象画,多半的人还是看不懂。我也常常跟他们去解释我的抽象画。
我也看到很多关于抽象画的文字叙述,有的是观看的观点,有的是画者的观点,我想就这个问题,因为我经常跟大家谈这个问题,可能我有一定的思考,所以说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首先就是人们对绘画的认知,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是认为绘画是要画具体的某一个东西,所以说观者,都在看画的过程中,都在去分析,去找你这个画面里边的文字性,文学性的东西,物象性的东西,遇到抽象画时,他们就找不到这些东西,就会说看不懂。
实际上这个认知的形成还是很古老的,因为当时人们绘画的目的还是为了记录,还是为了呈现,这个物象的东西。
还有就是大量的美术方面的教育,都是在他启蒙的过程中,都是对具体某一个东西去描绘,什么瓶子,苹果,房子,具体的对象去描摹,这样就让大家对这个绘画的认知都局限在具象性的这个范畴。
这个,近代,这个照相照相的出现,这个呈现这个功能,就已经让绘画中的具象绘画,被压缩,基本上没什么那个实际的价值了。
这个抽象,就在这个环境基础上就得到了发展和流行。
所以说,我认为要看懂抽象画,最最主要的还是要这个看的人,首先要摒弃在画面中去找东西,在画面里去找文字文学方面的表达形式,要摒弃这样的一种认识和认知。
我下面就我个人,画过具象画,也画过抽象画的一个画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我认同四川有几个搞美术研究的人,他们的一些论述,我最近看了一下子,我比较认同。
他们提出发展绘画的有三个元素:画面、绘画者和观者。那么绘画者他面对生存的这个环境当中,接触的很多物象的感觉,这个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他的学识,他都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感觉。
通过他的绘画的这个技能,把这些感觉画出来,这是形成了画面;观者,又通过观察分析这个画面,那么他们三者,就形成了一个三元素。
绘画者,他将他所看到或者感觉到的东西进行偏离,这种偏离的描绘就是说他看到的是这个东西,他可能是想到的是另外一种感觉,他通过这个东西发生一个偏离。
然而这个偏离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人的本性里边就有偏离这个这个倾向,只是说有的人,他的倾向于朝这个方向,有的偏向于另外一个方向。
这个也就是基本上,就是我们说的抽象化的这个概念,就是你抽象画,把具体的物象和具体的感觉把它抽离出来,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把它呈现出来。
当然具象画也有偏离的概念,你看到的这个东西,你看到的这个人,看到的这个物,你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状态,你也会在描绘的时候和真实的东西发生某种倾向性的转变。
可是他们在具象画的绘画这过程中,他还是具体某处存在某一个东西,他在这个基础上发生偏离。
而抽象画的偏离和这个偏离又有很大的不一样,抽象画的偏离它是经常的,你看我画画常常都是在画的时候,没有具体要画什么东西,在绘画的时候,慢慢的把自己曾经的感觉或者画面生发出来的感觉,然后把它慢慢汇总汇总,形成了一个画面。
那么这个画面的形成,它可能涵盖了你的思维,涵盖了你曾经的某一次的感觉,也涵盖了你的当时绘画的心情。
这些东西,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的感觉思维,这个,那个当时的情绪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每一个画家在不同时段,他绘画出来的作品也会发生很大的不一样。
所以说,抽象画比具象画,它发生的偏离要大的多,而且是发散性的。
作为一个观者,也就是这个三元素当中的一个元素,观者当他面对这个画面的时候,他也会发生偏离。
他会对你这个抽象画的某一个地方,让他曾经想到了什么东西,然后他会对你画面的某一个符号,更加有敏感,而且还有很多时候他是读不出来你绘画者,当时画这一部分的用意。
可是他能够用他和你不一样的感觉去审视这个画面,他可以得到不同的感觉,比方说积极向上,比方说情绪激昂,比方说忧郁,比方说平缓,比方说,运动感,比方说互相之间的力量的平衡感。
比方说树林里边的各种树木往上,各种植被往上生长,迎向阳光,它形成的那一种画面感。
比方说大家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排布在一个画面当中,形成了一个互相有机的舞蹈感。
比方说,在一个黄的油菜花的这个田野里面,有一个穿穿紫色衣服的女孩子,在那里翩翩起起舞,形成的那一种气场,一种张力。
抽象画,它就是要你去通过你的感受去得到这样一些结果,而不是要你看这个画,要你去看到,这个画是画了一个鸡子,还是一个猫子,还是个人,还是一个狗,它不是这样,要你去从抽象画里面得到这个东西。
这就是三元素里面的观者对画面的偏离,它的偏离并不是你要想表现的那个东西,它可能近似于你要想表现的东西。
这个也是观者看画以后的再一次创作。
你就拿梵高那个向日葵来说,梵高当时画这个向日葵,他当时是个什么心情,我们后来的人解读,看这个向日葵能够得到什么心情,不是一样的,梵高他当时画这个向日葵的时候的那种意图,那种感觉,那一种他的思维,和我们现在的人不是一回事。
可是他的向日葵是个艺术品,它能够可以让我们看它能够产生很多感觉,接受我们每个人自身的修养,自身对社会的理解,符号的理解,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我们现代人看向日葵的一个再创作,这也是说明向日葵是一个艺术品。
然而,让人们观看时能够产生偏离,能够让人们通过你的画面产生想象,展开想象的这个翅膀能够神游远方,这都源于你本身对物象的偏离描绘。
你只有有了偏离,让观者感觉到你的画面,让他能够产生联想,让他能够产生思维,形成一种触动,这就是抽象化的最主要的这个力量。
我这样讲,可能讲的不是很专业的术语,我只是从一个绘画者,按照我自身的一些感觉来描绘这个事情。我现在就,再具体一点,比如说我从我的绘画中拿几张出来,面对这张画,我来谈谈我对这些画的感觉,作为观者能不能得到我这种感觉,不一定,你们可能看到我这个画了,会联想到另外一种,那个画面。


我的抽象画有两类,一类是,就像我现在刚才展示这两张画样,它有具象画的一些元素,有具象画的一些特征,影子,而且,它是用抽象的方式来呈现。
比如我上面这一张,我叫他叫老狗,老狗,就是狗子老了。
他有一个眼睛在那里,通过这个眼睛,你再往往四周延伸展开,想象一个狗的头和它的后面的身体,逐步逐步就被你想象出来。
然而为什么去说他是老狗?我实际上在画这个的时候,我没有准备画狗子,我只画一个画面,它的各种线条怎么怎么交织,怎么停顿,怎么冲突,怎么怎么展开。
当我画着画着,慢慢一下,突然想到有一个老者的形状出现在我的眼前。有一个眼睛在隐隐约约的在看着我。
逐步逐步这个画面眼睛那个地方就开始具体一点,然后慢慢慢慢就生发出来一个狗子的形象。
那些皱纹,那些脸上很复杂的线条,那个不是很有神的眼睛,很忧郁的眼睛,让这个画面跟这个老者就发生了联。
老人,经过沧桑的人,有智慧的人,这个画面就慢慢慢慢的就置入了脑中,然后就把这种特征逐步逐步的就画入了画面。
这是我画这个画的一个心路,我最开始没有想画狗子,然后画着画着,是什么东西让我突然想到了这个狗子。这个东西我没办法解释,它就是逐步逐步的就生发,让我有这样的感觉。
当我明确了狗子和老者的这两个概念时候,那个再往下画的时候就是有意识的再往下进行。
可是这张画画出来这个样子,作为一个观者,你不一定能看的出来,或者你看出来以后,不一定是我想要呈现的这些东西,你可能看的是另外一个东西,皱皱巴巴的,有的平缓,有的开阔,有的东西在那里密集,有的地方让你在那里停顿,思考这个东西,你作为观者,你会产生偏离的,这个去思考这个问题。
可是一个抽象画的最基本的几点,这个画应该具备,第一,他的每一根线要有感觉,不是飘的,不是脑袋瓜子在看手机,在想别的事情,然后那个手在那里随便出来的线条。
然而线条和线条之间它要有关联,就是你这个地方有这样一个线,在另外一个地方要和它有呼应,它的粗细,它的走向,它的这个软硬都要有,都要互相的要关照。
再就是互相之间一个画面,它是有节奏的,它是要引导你的思想和眼光,随着哪一个主线在画面上移动,从哪里移进去,又从哪里交汇,又从哪里慢慢移出来,从边上你任何地方开始看起,都会慢慢慢的引到你一个一个区域。
这些是绘画的,这是绘画里边的一些技法和技能,也就是画面,你要有一种画面的构成,构成的一种画面感。
再拿第二张来看,第二张肯定一看两个眼睛就很明显,就能看出来,这张画,一方面可能是疫情过去没多久,给人感觉人好像都是被遮住了鼻子和嘴巴这种状态,我是想画这张画的一个最大的出发点就是说,觉得这个社会,变化的太快,总是让人感到惊呀、惊奇,原来学的东西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过时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生活上面的一些设备,一些网上所用的一些软件。
你不跟着这个东西,你马上要被社会所淘汰。
我就感觉到这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要不断的去要适应这个社会,无可奈何的去跟着学各种各样的东西,不一定是都是好事。


我的第二种抽象画,绘画的特点就是像这两张没有具体的物象特征的抽象画。
绘画这种画的时候,他的思维,有很多是潜意识的,潜意识肯定也太太玄乎了,比方说,我绘画的时候,你要说我是工程师,我就可能在力量上的这种感觉,平衡力量冲突,然后力量的架构,支撑点在这一方面,在画面上去编织,产生一种绘画的画面效果。
有可能是在绘画的时候,他的脑子里面可能是,比如说是俄乌战争,他是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你比方就像我来说,一下子觉得乌克兰罪,再把信息多了解一下子,又觉得俄罗斯罪,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让在影响你的思维,思辨,辨别这个俄乌战争。
他在画面上来,就在那里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在里面交织着,形成各种各样的线,最后,还是感觉到,这种判断不是谁对谁错,不是由我们来能够看明白的,老百姓是看不清楚的,因为你自己的那个知识面,你自己了解的信息,你那个信息面是非常非常有限的,然后就算你都了解了,也没有办法真正去看到它的本质性的东西。
那么你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你去画这个抽象画,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它就已经不是具体的一个东西在影响你的画面了。
就拿上面这幅作品来看,它是有一个主线向上在升腾,旁边也有一些线条也在从底部往上升腾,它在这个升腾的过程中,它不是一个很单调的线条,它是在那里,有的时候是时断,时续,有的时候是在方向发生各种各样的偏移,然后有的时候,它是,单纯的,有的是复杂的,它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在那里不断的往上升腾。
你去感觉它是在水里边有一个东西往上升腾,还是人们的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对这种自我成就的一种渴望,挣扎着,努力着,奋进着,向上着。
第二幅画就有一点那种音乐的感觉,他那种节奏,那种聚合,那种停顿,那种互相的这个关联。
这种纯抽象性的,这个没有物象的这种抽象画,它会让人的感觉发生更大的,更多的偏离,就是你没有具体的指向了,它就会产生更多的偏离。
作为一个绘画者,他发生这种偏离,他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感觉,或者各种各样的一种思考,他交织在一起,他没有一个具体的设定,让他画成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在这个绘画的过程中,他就很容易产生新的东西。新的绘画形式,新的符号,新的绘画画面的感觉,这个就是创造型。
他可以诱发观者产生一些偏离的思考,想象,在他的这个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环境,日常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物象当中没有的东西。
偏离想象出超出他这个认知,超出他这个这个曾经的思考,超出他原来的感受以外,得到一些新的感觉和新的认知。
我们绘画的人,比方说我曾经是个工程师,是工程师里边的这个设计的方式和理念,和图像绘画当中的这个图示笔触,这个线条发生联系。
一个社会学家和一个心理学家、哲学家,他们所具有的一些思考,和你绘画的画面的这个风格,这种绘画的方式,这个思考发生联系。
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门类,不同的技法,不同的感受,他能够在抽象画这个呈现当中能够自由的穿插汇合。
然而,这些画面只是艺术家他呈现出来的一个产品。
真正的落脚点还需要观者,通过他们对你这个画面的观看思考,产生再一次的偏离,得到了一个再一次的创作。
这一个过程就是绘画本质性的三元素。
我认为我们中国画里边,中国画的这种绘画方式,和这个抽象画的里边东西是比较接近的。
西画,它一般的绘画的过程都是眼睛看着对象,然后思考着怎么怎么,把所看到的东西通过分析,通过这个色彩的搭配。
通过块面的分析,这个素描阴影,立体空间,等等这些东西,这个技法,对它进行呈现。
他们去向的,就是传统的最高这个境界,就是他绘画出来的东西,他自己或者是观者看他的时候,都让他感觉到这个东西和对象就是他绘画的对象,有多大的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肯定就艺术性就越高,这是比较传统的观念。
所以说,我看到很多大师们的绘画,好像就只能非要看到东西,看到某一个东西他才能够画。
离开了东西,它就好像就没有东西了,它没办法展开了,绘画就老在里面,没办法画了。
中国人画中国画,就跟他们不太一样,你比方说,画虾子或者画竹子。
他们肯定是进行了大量的观察虾子或者是看竹子,然后他自己在具体画的时候,他脑袋里面呈现的一个虾子,他不是随时看着一个虾子去画,他是脑袋里面形成的一个虾子,然后再用笔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画这个虾子。
画这个竹子,他可能在他在绘画的时候,他还考虑到竹子有没有风在吹,还要考虑这个虾子,它是游动时候的那一种感觉,这就和那个具体看到东西画就不一样。
再加上中国画,他很强调他的修为,他在绘画的时候,他把竹子,画出人的感觉,把虾子画出儿童的感觉,他把它赋予了他的那种思维和感觉。
所以说我认为中国画,跟抽象画是比较接近的。
那好了不找了,我就谈谈我自己的感觉,这个想法,没有什么理论性,那个完全是个性的,是我个人的一些感觉,供大家参考,算不算回答那个老师,不知道回答这个问题没有。
讲的不是很专业或者很准确的,这些观点,大家可以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康建都
2023/3/10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