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天,游历了欧洲六国。这次旅行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之旅”。每天不是在美术馆里,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这期间,陆续写了十几篇《旅欧游记》,记下了当时所看、所想、所感。今重新翻阅整理,颇有意趣,并补充点缀了一些文字,以示同好,并请大家指正。
———题记。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前
一、
荷兰,与我而言,具有很浓的个人情结。
说来话长。
时光回溯到400多年前,即公元十七世纪的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的商船“克拉克号”,此货船上装有大量的、精美的产自于中国的瓷器,这批异常精美的瓷器被拦截后,当即就转运往荷兰的米德尔堡和阿姆斯特丹,并在这二地公开拍卖,在欧洲竟然引起了轰动。
人们奔走相告,以一睹中国瓷器芳容和拥有一件瓷器为荣。但因不明瓷器的具体产地,只知道这是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的贵重稀有物品,欧洲人便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
从此,“克拉克瓷”风靡欧洲,甚至一度成为欧洲皇室贵族的御用瓷器。
而这种精美的瓷器,就是产自于我家乡,一个偏僻的闽南山区小县城——平和南胜镇、五寨乡境内,时间大约在明代万历至清初。
后来,经中西方考古专家和瓷器鉴定专家长期的反复考查验证。认定当年输往欧洲的这种大宗青花、五彩瓷器“克拉克瓷”的产地就在中国福建漳州。并在中国瓷器论证会上一致通过并统一使用名称为“漳州窑”,我家乡平和是重要的“漳州窑”址之一。
对于“克拉克瓷”我是很熟悉的,也是我的收藏考察研究对象之一。
当年,我曾无数次地站在家乡“克拉克瓷”如一片废墟般的古老窑遗址上,怎么也想象不到这荒郊野山中,曾经是“窑火十里街船忙”的繁忙景象。
如今窑倒烟灭,人去窑空,曾经辉煌、身价百倍的“克拉克瓷“,现如今时过境迁,在岁月沧桑巨变中,只化作片片鱼鳞般的碎瓷片,掩藏毁灭于泥土之中,不禁令人长嘘短叹,无限感慨。
就因为家乡的“克拉克瓷”,从此,我记住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记住了阿姆斯特丹。
但今天我要说的不是“克拉克瓷”话题,要说的是荷兰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美术大师伦勃朗。
这是一位名载史册、耳熟能详的世界艺术大师,但既然来到了阿姆斯特丹,来到了伦勃朗大师的故乡,冥冥之中夹杂着某些怀念,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伦勃朗《自画像》
二、
荷兰是名副其实的色彩之乡。
蓝天白云下,我们的大巴车从城市郊区往市中心走,绿色的田野上与高大的风车交相辉映。纵横交错的河道旁,点缀着各种颜色的郁金香和其他颜色十分鲜艳好看的花卉。河道上停泊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游艇,河道边有专门供人们健身用的自行车专用道。
荷兰国家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广场边上,与“凡高美术馆”遥相呼应。
那天清晨,离原定参观“凡高美术馆”还有一个小时的约定时间,大家就在广场边的咖啡店静静等待,一边交谈聊天、一边闲逛拍照。
我被广场边上一座带有大小不一拱门的古老且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所吸引。此时,正是清晨上班高峰期,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流随着一阵阵自行车铃铛声中从该建筑物下的拱门中穿过。这座高大古老的建筑物墙上,是用各种各式的红色砖头与白灰色的岩石拼成了好看的几何形花边图形,拱门边上还竖立着古典人物的雕塑像。古色古香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很大的古典油画复制品的宣传海报,我感觉有些熟悉也有些好奇,就独自一人不知不觉走近它想看个究竟。
不曾想,我就这样冥冥之中注定又不期而遇地闯进了荷兰国家博物馆,并与伦勃朗等一大批欧洲古典艺术大师和他们的美术作品奇遇。
参观博物馆是要买门票的。我随着参观的游客们排队漫漫有序地进入了博物馆。
时光越过半千年。
欧洲十五、十六世纪之交。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之风吹遍荷兰,人文主义思想在尼德兰知识界广泛传播,反对封建主义的黑暗压迫与统治的要求日益强烈,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堕落也进一步暴露,社会上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宗教改革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荷兰人也开启了他们的文艺复兴时期。它虽然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间晚了一些,但可喜的是,荷兰人的宗教信仰变为新教,而不是罗马天主教。
其艺术绘画与天主教派最大不同点是,对装点教堂不感兴趣,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景象和现实人生的生活场景。”因此,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表现现实题材内容的独立画家,大师伦勃朗也是在此时,开始崭露头角。
其时,阿姆斯特丹的社会背景是,以前画家多为宫廷或教会包养,所画的题材多为圣母和神圣家族画之类宗教类内容。但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使市民富庶阶层和中产阶层,逐渐可以消费得起绘画作品,越来越多的画作走进了家庭,画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脱离宫廷、教会的供给,可以进行较自由的绘画创作。当然,这个自由创作还是不能脱离市民审美喜好,否则画就卖不动。但相对于过去的较为单一的大宗宗教绘画题材就有了更多选择的创作空间,现实主义题材内容的绘画,更多地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
《夜巡》画作前的观众
三、
远远就看到了一幅古色古香、装饰十分精美的古典画作占据着很大墙面,感觉很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这幅画作前面有许多游客在悄悄议论交流着什么。我走近定神一看才发现,这幅画就是伦勃朗创作的、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珍贵作品《夜巡》。在任何一本有关介绍世界美术史的书籍画册里,这幅画肯定是不能遗漏的。
伦勃朗,(1606年~1669年)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年轻的伦勃朗,和众多欧洲艺术家一样也是画了大量的宗教性题材的作品,较成熟了之后,不仅画肖像画,也开始画一些社会风情、市民生活题材内容,兼具有巴洛克画风。他的勤奋,不仅为他赚到了金钱,也赚来了名声。此时,他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求画订单,其中就有阿姆斯特丹城市警卫队订购的一幅画《夜巡》。
不曾想,这幅今天看来是伦勃朗最具代表性的油画杰作,却一度使他深陷穷困潦倒,身心俱疲的痛苦时期。
《夜巡》一画作于1642年,画幅尺寸为363X437厘米,洋洋大观,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此画是伦勃朗当年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有意思的是,原画表现的是白天巡逻情景,但画作因长期烟薰保管不善,颜色更加地变暗,白巡变成为“夜巡”,后来也就叫顺了并以讹传讹了。
伦勃朗的这幅《夜巡》是他一生中最著名也是最饱受争议的作品。画作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从画的构图、色彩、人物结构比例等等,都是无可挑剔,问题就出于人祸。据说,此画中表现的射手连队成员的警察们因为都付了相同的钱,但画面并没有为他们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形象,大大小小、前前后后都不同,因此人们争议不休。有些人要求修改此画,但遭到伦勃朗的拒绝。为了索回画金,阿姆斯特丹这些警员和与伦勃朗有些怨恨的公会,将伦勃朗告上法庭,并对他进行大肆攻击,引起轩然大波。更要命的是,大部分市民因不敢得罪这些有权有势的警察们,而站在他们一边,参与了对伦勃朗的口诛笔伐。
伦勃朗深陷人们的议论漩涡之中,百口莫辩。他的作画越好,生活却越日益拮据。此后,家庭也遭遇亲人过逝等不幸事件的打击,精神日益颓废。
这一年伦勃朗才三十六岁,正是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
在今天,《夜巡》成为人们参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的最热门的首选之一。毎天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一睹其芳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当年对伦勃朗谩骂嘲讽、口诛笔伐的这一大群人,给伦勃朗最大伤害的人,却伴随着《夜巡》而闻名了世界。伦勃朗在天之灵,是感到无奈的苦笑,还是失望的宽恕?!
在了解了画家与《夜巡》的不幸遭遇后,人们不禁纷纷感慨万千。欧洲这一段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处在文化交汇碰撞时期,一些艺术大师深陷于漩涡之中,有些大师也因此而早逝,如达·芬奇,拉斐尔等。今天看来,如果没有让伦勃朗的后半辈子长期陷于困境、苦闷束缚之中,而是任由他进行自由自主地创作,那么,荷兰乃至整个世界,必将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伦勃朗杰作。
伦勃朗《夜巡》
四、
欧洲的古典画作十分重视画面的构图、色彩和人物的比例结构、透视表现,尤其对人物的细致深入刻画描绘,再加上对主题的重视表现,使古典画作更加有思想性、艺术性,更加有深度、有内涵。
伦勃朗被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光明使者’"。他善于“以黑暗来画光明”,被称作“伦勃朗明暗法”,这在古典主义盛行的欧洲具有一种开创性昭示意义。据说,他为了更好地捕捉人的表情特征,更好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他特地去拜师求教,研究人相学,并且著作颇丰,堪称西方相学大家。
令人心动惊叹的是,伦勃朗经常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如电筒光似的集中,投到画面主要人物脸上,就好象站在黑暗舞台上,一束强光投射到脸上一样,凸落有致,亮暗分明,而其余部分则隐没在黑暗之中,给人稳重之感。”这种人物明暗光线处理,达到岀神入化地步,充满无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也是伦勃朗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油画创作特征,也让他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他描绘的其兄长《戴金盔的肖像》油画作品最为出色,此画中的人物神态、光线明暗关系、头盔金属质感艺术处理等,堪称完美极致。是画家用神奇、魔术般技法技巧探索岀的新成果:用光的明暗强烈对比手法,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造成人物表情到内心心理细微刻画的艺术效果。这种画法使主题更加鲜明,尤其画中主要受光部分的质感极为细腻强烈,画面的其余次要部分则很暗,退去相远,隐形于背景之中。
欧洲的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们称之是欧洲油画史上的“紫金色的黑暗”、“伦勃朗明暗光线法”。
伦勃朗在以其兄长为模特儿创作的《戴金盔的肖像》油画作品后不久,他的另一巨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的集体肖像画,又令世人为之着迷,再次赢得了他的艺术巨大声誉,并成为了伦勃朗绘画艺术最重要特色组成部分,更加确立了他在欧洲的崇高艺术地位。
伦勃朗在世时的后半生,他的生活极端艰辛,荣辱参半,可是他为绘画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影响了欧洲数百年,永载艺术历史史册。
伦勃朗之光,穿越时空,照耀古今。
——2016年7月21日夜于法国第戎。
——2023年夏补充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