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意象之诗——白磊国画小品诗画品鉴展即将在《美术报》福建艺术中心展出
2023-02-08 白磊
由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和《美术报》福建艺术中心主办的“意象之诗——白磊国画小品诗画品鉴展”近日在位于鹭江道的《美术报》福建艺术中心展厅展出。我市知名画家白磊先生展出了新近创作的中国画小品51幅。



主办单位:

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美术报福建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

2023年2月11日至28日,9:00 - 18:00



展览地点:

美术报福建艺术中心



详细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99号国贸金海岸真浩阁16楼E单元

前言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画家以诗作画,评论家以诗品画,诗画融合,与观众共赏诗情画意。在展厅里,每幅作品均有艺评家国楚先生以古诗词对该画的鉴赏文字,让观众在赏画的同时,深入领悟画中诗一般的韵味和内涵,从而增加自我的鉴赏水平。据白先生介绍,这些作品大都是疫情期间宅家的新作,既有大家熟悉的花鸟画,又有颇具创意的山水画。虽都是盈尺小画,却丰富地传递着画家对生活的领悟和巧妙的构思以及他别具一格的中国画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白磊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书画艺术,并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用水技法的研究和实践。他的作品个性突出,有鲜明的自家风貌,著名美术评论家林公翔先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李文绚均称其为“个人风格与闽南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典范”。白磊先生在创作中,强调作品的意象表达,画面水气氤氲,在精刻与朦胧的对比中,传递着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素养,他善于以书法入画,颇具金石味的灵动线条在与色、墨交融中,碰撞出节奏和韵律之美。近年来,白磊先生还尝试吸取西画中用光、用色表现手法,将之运用于山水画创作之中,形成色墨一体,浑厚明亮的山水画。他将多年积累的游历大美山川的写生画稿加于整理、完善,创作出寄托自己对大自然美好向往的一批好作品。白磊先生笔下鲜活而灵动的小品画,展现给人们“尺幅之间天地宽”的艺术享受。





个人简介

白磊,原名白锡程,1946年11月生于厦门。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创作中心执行主任、江苏国画院和福建画院特聘画师、厦门市罗丹书法研究会顾问,曾任厦门美术馆馆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用水技巧和书与画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并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展览并获奖,有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曾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和举办展览,有作品入编大型经典画册《中国画百年全集》,书画理论研究文章发表于多种专业杂志和报刊。

美术报专版

尺幅之间天地宽——中国画小品创作谈
白磊/文

朝南的画案,三米多长,画大画已有足够的空间,然而大画画上几个时辰,仍未尽意,平时裁下的尺幅片纸,却常是我尽兴的“地盘”。乘兴挥洒数笔,灵思妙想,敞开心扉,无拘无束,一种宣泄,一种放松,一种实验。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有失败的苦恼,在这种状态下作画,常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获。几点濡濡墨水,无意之中洒出能让人拿在手上把玩的小画,不亦乐乎!我常想:大画小易,小画亦难,再大的画,如果不能触及艺术的实质,无病呻吟,大又何用?小画之中如依附的是人的精神,有血有肉,小又何妨?
自古以来,画家的艺术成就并不以幅面大小定优劣,而是以他们的才学和本领展高低。近代大师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就是例证。陈子庄留下大量的小品,有的虽只有巴掌大小,却一样光彩夺目。可见,小画照样可以产生大画家。小画出大画家,大画出小画家,不足为怪。
笔墨的精炼和画面的简洁是小品画的特征。小,必然要求简,简而不简单;空而不空,空灵而不空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一花一鸟,若神采至上,亦天趣无穷,勾魂摄魄。小品画面小,一目了然,因此,画面的主次、虚实必须巧妙地布局,力求通过诸因素的整合使其小中见大、言之有物、格致井然、韵律迭宕。简,是从繁中提炼出来的,繁是简的前提和基础,高度概括,一笔顶数笔,简才能简约而不单薄,有充实的内涵才不致于空洞乏味。浓要浓得厚重扎实,淡要淡得丰富多彩。画家只有在不断的锤炼中去慢慢体会,逐渐完善,而且翻来覆去地由繁入简,再由简入繁,再简,如此往复,方能渐入佳境。应该指出,笔墨精神内涵的升华是小品画能久久打动人心的最主要原因。从高层次的要求,笔墨精神含量和深度是主要的,技巧是为提高笔墨神采服务的,是次要的。尽管笔墨技巧的掌握犹如语言词汇的驾驭,关系到表达能力,但一般的表达是不够的,只有深刻地理解笔墨的内涵并不知疲倦地加以磨砺,才能达到笔墨精神的至高美。在这一点上,八大山人的小品画历久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就是最好的例证。笔墨技巧类型可数,而幻化无穷,其把握的是总体精神,写意画的“不可控性”,使众画家邂逅三昧,造化天机。因此,所谓的“笔笔精到”乃是欺人之谈,试问,一动笔就想到笔笔精到,还有什么感觉和激情可言?千万别被技巧牵着鼻子走,本末倒置,一事无成。只有巧妙地借助于宣纸的渗透性,在七分必然和三分偶然中做文章,七分是功底,三分是造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墨的锤炼,永远是画好小品画的硬道理。

▲言象之外 47x53cm

▲铁干寒香45×48cm

▲春到小乡 49x41cm

▲诗意莲塘 45x48cm

▲故园三径吐幽芳 45×35cm

▲荷韵70×24cm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