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赤子情怀总是诗
2023-01-07 沈逸舟
沈逸舟

福建诏安人,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

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福建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诏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诏安教育书画研究会会长





作品《溪山无尽》入选首届全美术教师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铭记》入选“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河兴图》入选“邮驿路运河情一一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入会资格)

作品《喀纳斯湖上的雄鹰》入选“墨香诏安ー一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入会资格)

作品《林端远岫青》入选“水墨融情海丝梦一-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雨过林霏清石气》入选"海丝情中国梦"一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PART-01

家乡是艺术生活的起点


诏安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诏安,人人都能写,人人都会画,诏安沉淀了多年的文化底蕴都体现在这座小城生活着的人们身上。出生在这座书香墨韵浸染的小城,沈逸舟对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


PART-02

家庭是艺术生活的启蒙

沈逸舟的父亲沈吉文,是诏安当地有名的书画家,诏安人都亲切地叫他“吉文师”。沈吉文的山水画融合了海派和岭南派的风格,书法上更是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吉文体”。




年幼的沈逸舟总能在家中看到来来往往的叔伯们同父亲切磋画技,探讨书法。追随着父辈的脚步,沈逸舟小学起就开始执笔,在宣纸上的涂涂画画中,沈逸舟度过了他的童年。
PART-03

校园是艺术生活的源泉

书画是需要静下心来品学研读的,可少年人的热情总是像风一样,呼啸着来又哗啦啦的去。高中毕业以后,沈逸舟并没有选择书画作为专攻主业,而是选择了中文。



回忆起在闽南师范大学读书的日子,沈逸舟很是怀念。诗情画意,山水画与诗词的联系密不可分,美术创作离不开文化修养的浸润。技法是可以依靠练习来弥补的,思想境界的提升就只能够依靠看书,得参悟,而悟这一字就难倒了许多人。



书看得越多,对画的感悟也越深刻。在中文系的学习,让沈逸舟对中国文化理解的逐渐深入。诗词歌赋的婉转优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绘,深深打动了沈逸舟,也激发了沈逸舟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对绘画的热情


PART-04

稳定的日常让创作自由

大学毕业后,沈逸舟回到诏安走上了三尺讲台,他并没有选择教授语文,而是选择当一位美术老师。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绘画上来。成家立业是人生重要的转折节点,安稳的学校生活,并不繁重的教学任务,幸福美满的家庭,再加上小女儿的出生。躁动了半生的心总算安定下来。沈逸舟又重新投入到了绘画创作中去。

画作欣赏

山云半绕峰  沈逸舟 2020年

高山巍峨林立,河流自远处蜿蜒而至。远处山峰陡峻清晰可见,山脚处云海漫漫。近处高山挺拔秀丽,草木丛生。民居在山体与树林的遮挡下若隐若现,颇有世外桃源的逸趣。

石桥晴岚  沈逸舟 2022年

远景群山连绵,草木成林,云雾缭绕由远及近。近处白墙黑瓦,富有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两条小船摇摇晃晃慢悠悠的通过桥洞。悠闲的乡村景致跃然纸上。


雨过林霏清石气 沈逸舟 2018年

山峰连绵巍峨,如屏障般遮蔽了半边天。山色清新,烟岚浮动,为群山笼上一层薄纱。山上草木林立挺拔,房屋错落于山中。一亩方塘澄澈如镜,倒映着秀气的山林。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