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元在创作书画作品。
日前,漳州诏安县知名书画家吴友元的作品入选“福建省诗书画印作品邀请展”,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全省为数不多的诗、书、画、印四项全能,在这本作品集中,其被收录了两件作品:一幅行书条幅,诗录自作的七言诗《九侯山鲤鱼石》;另一幅为国画《三角梅》自题律诗。两件作品篆章均是他自己刻的。
铺开宣纸、泼墨挥毫、舞动画笔,不到一会儿工夫,就勾勒出一幅传神的国画作品。初冬的下午,当记者来访时,吴友元正站在案桌前,全神贯注地作画,落款时,还不忘题上一首自撰的古体律诗。白发童颜,自带一股儒雅的书卷气,这是吴友元给人的第一印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年近八旬的吴友元,号“五穷斋主”,是中国书协会员、福建省美协会员,其追求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
诏安作为“中国书画之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吴友元是土生土长的诏安人。上世纪60年代初,十几岁的吴友元随同在诏安一中图书馆工作的母亲寄寓在学校里,天资聪颖、酷爱阅读的他如鱼得水,常常一书在手津津有味地捧读,直到黄昏。
“我从小就喜爱书画。”吴友元说,在图书馆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许多文史、书画类的书籍,于是也开始跃跃欲试,经常手持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比画着,偷偷自学,但因缺少名师的指点,进步缓慢。
终于有一天,让他有机缘得到了人生第一本字帖,这让他欣喜若狂。“这本字帖是赵孟[~公式~]早期作品的字帖,并不是其水平最高的字帖,但当时得到时是如获至宝。”吴友元说,拿到字帖后,他迫不及待地临摹起来,没人指点,就这样一直练习下来。
“小时候家里穷,大多时候只能在报纸、地板上练字,当时连宣纸都没见过。”吴友元说,有一年,几位诏安书法家到漳州出差时买了10张宣纸,拿回来后,大家都稀罕着呢。
凭借着对书法的满腔热忱,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的书法理论知识,吴友元终于叩开全国各级书法展、赛的大门。他先后参加了“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文明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华杯”全国书法大赛、“华人杯”全国书法大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等奖项,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除了书法外,吴友元还痴迷篆刻和国画。他摸索了二三十年,才悟出篆刻的门道,一枚枚寿山石章在他的刻刀下焕发出新的艺术语言。与此同时,由书法再入国画,吴友元的国画水平也渐入佳境。
2012年11月,一则消息从浙江传到诏安,“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型选拔活动举行,吴友元的国画作品《谁道秋来少艳色》入展。本次展赛,仅有两件福建籍画家国画作品入展。这是他自2009年入展西泠“多项兼能”项目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的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西泠印社主办的书画印展赛,素来对艺术水平要求很高。
书、画、印、诗,四项全能、完美融合,使得吴友元在漳州艺坛中独树一帜,令人称道。多年来,吴友元始终淡泊名利,经常到一些高校、社区、基层,为学生义务开设书画课、帮群众书写春联等,以期更多的人喜欢书法,喜欢国画,爱上传统文化。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