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屋草木诉衷情一一读高继文先生《野菊残荷图》有感兼以此文追忆许沙洛先生
2021-06-08 沈逸舟
下了几天的雨,将诏安五月的炎热浇得有点秋意。傍晚时分,来到翔福阁饮茶,窗外淅淅沥沥小雨,屋内茶烟氤氲,莫名竟有几分忙里偷闲的况味了。
茶间,翔福阁主人琦敏先生拿一幅画示余,画乃高继文老先生昨日所作,墨迹尚新。高老乃诏邑画坛名宿,今年已九十有二,然精神矍铄,每日笔耕不辍。
作品略大于四尺三裁,画一池残荷,几株雏菊,后添一抹山崖,笔墨生动,设色淡雅,浑然一体。最难得的是画面上的落款与平日的三言两语大不相同,是一大段的长题,先题自作诗一首:

野菊生崖畔,荷残已断枝。
墨痕多泪点,能有世人知。

高继文先生作品

后加长跋一段:辛丑年为许沙洛先生逝世已十周年矣,先生生前所咏残荷野菊二首,情景悲恻感人。兹绘成图,并题一绝,以寄哀思。九十二叟,高继文誌。
阅后我久久无语而窗外雨声忽急。
画乃心声,诗亦言志。这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画家在对一个故去的诗人画家的思念和淡淡的愁绪。高师对许老无疑是敬佩和怀念的,曾多次听高师言道:惜其才,敬其人,怜其境况,经久难以忘怀。
许沙洛先生(1919一2011)原名许慕沂,福建诏安人。斋名榴屋、榴屋别业,又名嚣嚣室、三月榴花已破颜斋。艺名榴屋主人,半聋老人。归侨。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许沙洛先生曾任诏安书画院首任院长,而高继文先生则是继任院长。
琦敏先生言及此画来源道,昨日高老唤其前往三溪草堂,指着刚完成的画作道:你平日喜吟沙翁荷花诗,这画就送给你了。原来平日里琦敏先生喜诵许老荷花诗作:

飒飒秋风起,荷池寂寞寒。
何堪枝叶断,剩见水云宽。
明月空相照,庸人已厌看。
还将糊涂笔,凝露写栏栅。

高老听吟多次,默记在心,值此许老逝世十周年之际,有感而发,作此画而赠之。许老另有一墨荷诗:

多年搁笔已忘情,尘世沧桑白发生。
犹忆池塘西子立,那堪风雨一宵倾。
幽香沁露醒还睡,月魄笼烟淡转清。
最是真魂真相在,何须颜色写琼英。

读后或觉许老咏荷之诗意兴阑珊,萧瑟凄清。许老一生经历丰富,命途多舛。曾说过:我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政治黑暗而文化繁荣、烽火连天而光明在望,是蔡元培、鲁迅群星灿烂的时代;跨进五十年代,神州大地历经劫难和变革,左祸横行,精英尽失。我一生坎坷,亡命流落,蒙冤受屈,贫病交加。晚年更跌断膝骨和失去爱子娇女,体验人生的艰辛,敢憎敢爱,也歌也哭。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也懒于参赛,淡化奖项,更无意高攀。以我心写我画,别无所求。
言辞恳切,闻之恻然。


许沙洛先生作品

许老曾于厦门美专、福建省立师专艺术科求学,得谢投八、吴茀之先生指导。许老一生从艺,于诗词书画皆有涉及而成果斐然,造诣极深,是一位素孚众望的长者。
许老于诗词书画,其词高雅,其情真挚,是遣兴是宣泄,我辈后学不敢妄自揣测,用许老自己的话说,他是要留下苦难和希望,作为历史的见证。唯录许老《破阵子.我的艺术格言》词一首和后学诸君共忆:

一抹流云无影,一湾流水无声。独坐黄昏谁是伴,隐约阑珊几点星。长街夜话轻。
露白伊人何在,苍茫浑沌空灵。尽得风流羞涩语,不可言传暖眛情。怜渠逸秀清。

许沙洛先生作品

许沙洛先生作品


沈逸舟
夏日雨夜于不系园大尚堂
2021年5月30日

沈逸舟
福建诏安人,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诏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