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书画院院长——赵星
2021-01-04 赵星
品诗作画,鉴赏书法。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向您介绍福建省厦门书画院院长、画家赵星的绘画艺术。同时,请赵星先生用其擅长的人物画为我们表现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千古名作《出塞二首》当中的的第一首。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诗人从描写景物入手,第一句就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用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暗示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停止过,突出了战争时间的久远。“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是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诗的后两句,诗人直抒胸怀,希望名将卫青、飞将军李广永远镇守边关,确保世代和平、安祥。“龙城飞将”四个字,用典自然,恰当好处。

书画家简介
赵星,1960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国画专业,曾担任过《甘肃日报》、《厦门文学》美术编辑。现为厦门书画院院长、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福建省美协中国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等展览;获“当代中国青年美展优秀奖”、“甘肃省美展一等奖”,“福建省第三届书画节金奖”等奖项;出版了《中国画名家艺术研究——赵星写意人物》、《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赵星》等多部画集。被国内近30家美术专业出版社联合提名为“100位最具影响力画家”。

作 品  赏 析
美术评论家徐恩存评价(节选):
赵星的作品紧紧把握着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与空灵感,强调的是“得意忘形”、“意到笔不到”、“画外之境”。淋漓处率性挥洒、任意泼墨,细致处精微传神、气韵俱足,用笔灵活,富于变化,笔线在虚实之间若即若离,结构处辅以皴擦,以笔立骨的写意手法,结实、稳定而不涣散;用墨以泼墨和浓淡相破手法为主,营造枯、湿、浓、淡的丰富变化及水法带来的墨色幻化。在一片墨韵、墨气之中衬托人物关系,使画面产生流动感,打破了静止状态,在运动中使画面顿生蓬勃之气韵。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画家贾德江评价(节选):
景贤从技法入手,改变他早期海派花鸟画的画风,他在酌参山水画法、点厾dū法之后再加烘墨积色,使花叶显得茂密厚实,与传统效果拉开了距离。这一变法增强了花鸟画的亚热带特色;植物繁茂、色彩热烈。因而确立了景贤作为画家的独立性与价值,他不仅仅是一位海派的福建门徒,而是足可代表福建花鸟画特色的画家之一。



艺术家曹锐评价(节选):
赵星离开甘肃多年,但他还是以独特敏锐的审美视角和深切的人文情怀。以真切深沉的艺术感受,大视野、多角度地展示出西部大地的悠远沧桑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的壮美画卷。他的笔触硬朗大气,为人们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他的画笔还把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凝固成永恒,蕴涵着永不凋零的生命精魂!
面对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他始终保持着他那份执著与宁静。他将他的人生完全投入到绘画之中,单调机械地与画笔相伴,但他丝毫没有感到失落和孤独。于是,他的艺术便在日落日出潮平潮去的时光流逝中逐渐走向成熟。他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确保着他对绘画艺术高度的尊崇,确保着他的绘画艺术不受功利主义的羁绊。他把虚构的绘画世界建立在他脚踏着的大地上,不断地用手中的画笔去体验人生,去丰富人生,去超越人生,去弹奏人生中最为理想的华美乐章!



无论是千笔纵横的巨幅之作,还是寥寥几笔的疏落小品,都是大气奔涌,意韵深远。从画中渗透出的善的真情和美的真情,能使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尤其是他的那些不刻意追求唯美,只追求震撼效果的人物画,更是焕发出憾人心魄的力量。因为他把人的状态、人的心灵、人的无奈、人的灵魂、人的超然、包括命运的软弱和命运的痕迹,都诠释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也在他的作品中读出一句话,只要他的生命不止,他就会为了他的绘画艺术继续背起行襄,为艺术再次起程。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3387